医护人员很辛苦,这是客观事实,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工作轮轴转,夜班、周末无法休息,没法像其他行业那样可以正常享受周末和节假日,无论人员如何调配,周末都需要...
2025-09-03 1
九三阅兵进入倒计时,明天就要举行,本该是聚焦庆典的时刻,台海却突然出状况,显然是有人想借机搅局。
可问题是,这次他们一边挑衅一边又想维持稳定的老套路,恐怕行不通了,赖清德一味走军事对抗的路,结果把局势推向危险边缘。
而在这个时候,美国防长想打电话沟通,却遭到中方拒绝,连通话请求都被“已读不回”,那么这背后体现出一种国际形势怎样的变化?
赖清德最近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岛内政治上,他接连遭遇打击,两轮“大罢免”投票,民进党都没能占到便宜,反而被在野党压制。
而且在他上任后的民调也一路下滑,如今跌到新低,说明越来越多民众对他的执政表现失去耐心,与此同时,国民党在议会里动作不断,正在加快权力布局,准备形成更强的制衡力量,未来赖清德的施政只会更加困难。
面对这种内外夹击的局面,他迫切需要一个突破口,把压力往外转移,这时美国送上了“舞台”,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专机访台,高调强调要强化所谓“美台关系”。
赖清德立刻顺势表态,抛出一个震动岛内的承诺:台湾防务预算要短期内提升到GDP的3%,到2030年更要冲到5%。
可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台湾目前一年财政收入只有这么多,公共开支本就捉襟见肘,要突然挤出这样庞大的军费,几乎不可能,外界普遍认为,这不是一个实际可行的计划,更像是赖清德在向美国表忠心,求保护的态度。
可问题是,这种做法本质上就是豪赌,他赌的是美国会因为台湾愿意掏钱,就在关键时刻出手保台。
但美国的对台政策一向是“模糊战略”,承诺多、行动少,真遇到大冲突,美国会怎么权衡?是全面介入,还是继续模糊?赖清德心里未必没数,但他还是把筹码压上去,选择向美国示好。
更严重的是,台湾真正的核心优势在产业,而不是军费,台积电是台湾经济的命脉,也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支点,可现在,台积电最尖端的2纳米技术正被日本积极吸引,有可能外流。
如果这个技术优势一旦被分走,台湾赖以自豪的“护国神山”就会失去核心地位,到那时,台湾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将大幅下降,面对这种产业安全问题,赖清德并没有拿出有效对策,反而把全部精力放在对美国示好。
赖清德在岛内政局不稳的情况下,急着向美国表忠心,希望通过提高军费预算来换取美国更多的安全承诺,但与此同时,远在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其实也没那么底气十足。
最近,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想和中方进行沟通,但对方并没有积极回应,甚至连电话都没接,这在外交上就是明确的信号——美国的沟通并不是中方的优先事项。
这种情况让美国有点尴尬,一方面,他们在台海、南海不断挑衅,派军舰军机刷存在感,还宣布要在日本部署“堤丰”导弹系统,好像要全面展示武力。
但另一方面,美国自己心里很清楚,他们的海军状况并不理想,几艘航母正在维修,造船进度又跟不上,战备水平根本没有外界宣传的那么强。
如果真爆发高强度冲突,美国很可能难以承受长期消耗,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一边想保持强硬姿态,一边又急着找机会和中方沟通,避免意外升级。
美国的这种矛盾心态,也被盟友们看在眼里,英国过去在台湾问题上说得很硬,但最近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是否会介入台海冲突,他直接回避,用“不回应假设性问题”来搪塞。
说白了,就是别指望英国真下场,韩国态度更明确,李在明政府早就公开表示,韩国不会在台海问题上军事介入。
这些表态说明,美国想在台海问题上拉拢盟友一起“站台”,并不顺利,欧洲和亚洲的主要盟友都不愿意冒这个风险,他们都清楚,一旦台海爆发冲突,代价巨大,而且大家都选择谨慎,不想替美国冲在前头。
北京最近选择了少说话多行动,这不是没话可讲,而是有意保持战略性的沉默,支撑这种沉默的,是大陆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以及“九三”阅兵等即将到来的大动作。
台军自己的内部报告也承认,大陆的目标是在2035年前完成全面现代化,到时候不仅能全面封锁台湾,还可能把台湾海峡变成事实上的“内海”,赖清德在喊着要把军费提高到GDP的5%时,显然没有认真对比这种现实差距。
北京想传递的信息很直接:一边搞各种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事情,一边还想要和大陆保持沟通,这不可能。
对话不是美国想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而是要看中国愿不愿意,什么时候合适,由中国决定,什么时候恢复沟通,取决于中国的节奏和底线,而不是美国的焦急。
这种态度,实际上和过去的做法不同,以前还有点“边谈边斗”的意思,但现在的逻辑是:先把挑衅停下,再来谈,否则免谈。
也正是这样,就彻底打破了美国长期的一种策略,一边制造麻烦,一边又要求对话来控风险,中国的选择,让美方很难找到施压的空间。
对赖清德来说,这更危险,他现在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压在美国身上,希望通过花大钱买安全,但现实是,美国自身都顾虑重重,盟友更是态度暧昧,没人愿意真替台湾冒险。
如果美国摇摆不定,赖清德反而可能因为焦急而做出更激进的举动,把局势推向不可控。
最终的残酷现实是:赖清德开出的防务支票,美国不一定愿意兑现,美国盟友说得再好听,真要动手时没人敢冲在前头,而北京保持冷静的战略沉默,已经让一些虚幻的幻想逐渐破灭。
台海局势的关键,不在于口头上的表态,而在于各方能不能认清彼此的实力和底线,如果有人在错误估计对方能力和耐心的情况下,幻想破灭后失去理智,才是最危险的时刻。
《“美防长想和中方通话,但中方尚未看到改善关系的明确路径”》观察者网
《美参议院军委会主席窜访台湾,中方:强烈不满》观察者网
相关文章
医护人员很辛苦,这是客观事实,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工作轮轴转,夜班、周末无法休息,没法像其他行业那样可以正常享受周末和节假日,无论人员如何调配,周末都需要...
2025-09-03 1
前言近日,日本操控多国抵制中国阅兵的内幕曝光,日本政府不仅施压各国不派高级代表,甚至连普通代表也不得入京。调查显示,日本外务省曾秘密拨款560亿日元,...
2025-09-03 1
三天不练“龙蹲虎坐”,膝盖像灌铅、腰背像生锈,这不是夸张,是群里上百条私信里最常被提到的痛。 今天这篇,把最新拿到的实验室数据、中医院康复科反馈、还有...
2025-09-03 1
护士拿冠军频繁调班引众怒,院方甩锅同事,未来路在何方?最近网上吵翻天的女护士事件出新情况了。这位护士本来在医院上班,还参加了马拉松比赛拿了不少奖。后来...
2025-09-03 1
2025年的8月末,华盛顿的空气异常紧张。三天的中美经贸谈判刚刚落幕,中国代表团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特朗普又一次把全世界的目光拉回了自己身上。但这一次,...
2025-09-03 1
文|青橘罐头编辑|青橘罐头前言2025年9月,北京的天空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历史回响——九三阅兵,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然而台湾岛内却因一位重量级人物的...
2025-09-02 3
2001年那场南海撞机事件,很多人到现在还记得清楚。那时候中美关系本来就挺敏感的,一下子闹得沸沸扬扬。事情发生在4月1日早上,美国海军的EP-3电子侦...
2025-09-02 3
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九三大阅兵开始之前,祖国肯定会邀请岛上一些政要人员前来参加。这对于赖清德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大陆决定好的事情,民进党任...
2025-09-02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