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广西5岁娃田间丢了4天,妈妈哭到沙哑:就3分钟没看,只剩个手机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2日 13:35 1 cc

当 5 岁的曹某玮在广西全州市才湾镇的田埂边 “消失”,一场牵动人心的搜救行动随即展开。从 9 月 12 日上午那几分钟的 “大意”,到 9 月 16 日母亲唐女士在田埂上嘶哑的呼喊,4 天时间里,无人机、警犬、数百名搜救人员地毯式排查,却始终没能找到孩子的踪迹。这个说话不太利索、爱跑爱闹的小男孩,像人间蒸发般,让整个家庭陷入绝望,也给所有家长敲响了 “孩子安全无小事” 的警钟。
一、9 月 12 日上午:田埂边的 “几分钟”,成了母亲一生的痛
9 月 12 日,广西全州市才湾镇的清晨带着初秋的微凉,天空飘着薄云,太阳躲在云层后,光线柔和,算不上炎热。这样的天气,对于需要下地干活的村民来说,是难得的 “好时候”。唐女士早早起床,给三个孩子做好早饭,安顿好老大和老三在家写作业、玩玩具,然后牵着 5 岁的二儿子曹某玮,往自家的农田走去。

广西5岁娃田间丢了4天,妈妈哭到沙哑:就3分钟没看,只剩个手机


曹某玮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个子大约 1 米 2,穿着一件蓝色的短袖 T 恤和灰色短裤,脚上是一双有些磨损的白色运动鞋。因为说话不如同龄孩子利索,表达能力稍弱,附近的幼儿园暂时没有接收他,所以唐女士无论去哪,只要条件允许,都会把他带在身边。“带着他虽然累点,但能看着,心里踏实。” 唐女士后来回忆,语气里满是懊悔。
上午 10 点 30 分,母子俩抵达农田。这片田就在村子旁边,周围种着水稻和蔬菜,田埂旁有一条小路,不远处是一条宽约 10 米的江,江水不算湍急,岸边长满了杂草。唐女士要做的活是拔除稻田里的杂草,她从随身的布袋里拿出小锄头,准备开工。以往来田里,她都会紧紧牵着曹某玮的手,哪怕弯腰干活,也不敢松开,生怕孩子乱跑。但这天,曹某玮从家里带了一部旧手机,蹲在距离唐女士两三米远的田埂上,安安静静地玩着里面的小游戏,没有像往常一样到处乱窜。
“当时看着他那么乖,就想着‘就忙几分钟,拔完这一片杂草就好’,孩子在眼皮子底下,应该出不了事。” 唐女士一边挥动锄头,一边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曹某玮,见他始终蹲在原地,便放心地加快了手上的动作。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田埂上,稻田里的水反射着微光,周围只有风吹过稻穗的 “沙沙” 声,以及曹某玮偶尔发出的、因游戏输赢而有的小声嘟囔。
大约 20 分钟后,唐女士觉得有些口渴,直起身准备叫曹某玮一起喝水。她转过头,却发现原本蹲在田埂上的孩子不见了,只有那部旧手机黑屏躺在地上,屏幕上还沾着几根杂草。“当时脑子‘嗡’的一下,像被人用棍子打了后脑勺,瞬间一片空白。” 唐女士丢下锄头,疯了似的跑到田埂上,拿起手机,反复按亮屏幕,又快速关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孩子去哪了?”
她开始大声喊曹某玮的名字:“玮玮!玮玮!你在哪?” 声音在空旷的田野里回荡,却没有任何回应。她沿着田埂跑了一圈,目光扫过每一片稻田、每一处草丛,脚步越来越快,呼喊声也越来越大,嗓子很快就变得干涩沙哑。周围的村民听到动静,纷纷从自家田里走过来,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当得知曹某玮不见了,大家也跟着着急起来,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帮着在附近寻找。

广西5岁娃田间丢了4天,妈妈哭到沙哑:就3分钟没看,只剩个手机


二、失控的搜寻:从江边到村落,每一分钟都像一个世纪
唐女士心里最担心的,是曹某玮跑到了江边。孩子平时就喜欢玩水,每次路过江边,都要拉着她的手在浅滩上踩水,虽然每次都只敢在靠近岸边的地方玩,但这次他一个人跑出去,万一走到深水区怎么办?想到这里,唐女士的心像被揪紧了,她拔腿就往江边跑,鞋子陷进田埂的泥里,她也顾不上拔,光着脚在小路上奔跑,脚底被碎石子硌得生疼也毫无知觉。
从农田到江边大约 60 米的距离,唐女士只用了不到 1 分钟就跑到了。她站在江边,眼睛死死盯着江面和岸边的草丛,江水 “哗哗” 地流着,声音在她听来格外刺耳,像是在嘲笑她的疏忽。她沿着江岸一边跑一边喊,时不时停下来,弯腰查看草丛里是否有孩子的身影。途中遇到一位正在江边种菜的大爷,她抓住大爷的胳膊,声音颤抖地问:“大爷,您看到一个 5 岁左右的小男孩吗?穿蓝色短袖,灰色短裤,大概 1 米 2 高。” 大爷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说:“没看到啊,我在这种了一上午菜,没见过这么大的孩子过来。”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唐女士头上,但她没有放弃,继续沿着江岸搜寻。村民们也分成几拨,有的在农田周围扩大范围寻找,有的去村子里询问其他村民是否见过曹某玮,还有的骑着电动车,沿着村子周边的小路寻找。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从上午 11 点到中午 12 点,将近两个小时的搜寻,没有任何线索,曹某玮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唐女士的丈夫接到消息,从打工的工地赶回来,看到妻子失魂落魄地坐在江边,手里紧紧攥着孩子的旧手机,眼眶通红。他没有责怪妻子,只是默默蹲下身子,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拿出手机,拨打了 110 报警电话。电话接通的那一刻,这个平时不善言辞的男人,声音也忍不住颤抖:“警察同志,我的孩子丢了,在才湾镇的田里,麻烦你们快来帮忙找找。”
下午 1 点左右,才湾镇派出所的民警赶到现场,同时赶来的还有当地的应急救援队。救援队带来了两架无人机,操作人员迅速将无人机升空,沿着农田、江边、村落的方向进行全方位搜索,无人机的摄像头实时传回画面,地面上的救援人员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蛛丝马迹。民警则分成两组,一组向唐女士和村民了解详细情况,记录曹某玮的体貌特征、穿着打扮、平时的喜好和经常去的地方;另一组则在现场拉起警戒线,保护可能存在的线索,同时对周边的监控进行排查 —— 但由于农田和江边附近没有安装监控,排查工作陷入困境。
三、4 天 4 夜:搜救不停,母亲的眼泪从未干过

广西5岁娃田间丢了4天,妈妈哭到沙哑:就3分钟没看,只剩个手机


从 9 月 12 日下午开始,搜救行动就没有停止过。第一天,无人机反复在半径 5 公里的范围内搜索,救援人员和村民分成 10 个小组,对农田里的每一片稻田、江边的每一处草丛、村子里的每一条小巷进行地毯式排查。唐女士和丈夫跟在搜救队伍后面,眼睛盯着每一个角落,只要看到和曹某玮身高、穿着相似的身影,就会立刻跑过去,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当天晚上,天气转凉,还下起了小雨。救援人员给唐女士和丈夫送来雨衣和热水,让他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休息,但唐女士根本坐不住,她穿着雨衣,拿着手电筒,继续在村子里转悠,嘴里不停喊着曹某玮的名字,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雨水顺着她的头发往下流,和眼泪混在一起,模糊了她的视线。“玮玮怕冷,晚上这么凉,他一个人在外面怎么办?会不会饿?会不会害怕?” 这些念头在她脑海里反复出现,让她心如刀割。
9 月 13 日,搜救范围扩大到 10 公里,更多的村民自发加入搜救队伍,还有附近乡镇的志愿者赶来帮忙。上午 10 点,救援人员带来了 3 条警犬,警犬嗅过曹某玮的旧手机后,沿着田埂、江边、小路开始追踪。其中一条警犬在距离农田约 1 公里的一处草丛旁停下,对着草丛狂吠,救援人员立刻围过去,仔细搜查草丛,却只找到一只不属于曹某玮的旧鞋子。唐女士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看到不是孩子的东西,又瞬间沉了下去。
接下来的两天,搜救队伍又先后排查了附近的山坡、废弃的房屋、灌溉用的水渠,甚至抽干了江边一处水较浅的水坑,但始终没有找到曹某玮的踪迹。无人机的电池换了一块又一块,救援人员的鞋子沾满了泥土,嗓子也喊哑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弃。唐女士和丈夫几乎没合过眼,每天只吃一点点东西,身体早已透支,但只要听到 “有新线索” 的消息,就会立刻精神起来,可每次都是希望破灭。

广西5岁娃田间丢了4天,妈妈哭到沙哑:就3分钟没看,只剩个手机


9 月 16 日上午,距离曹某玮走失已经过去了 4 天。唐女士再次来到当初孩子走失的田埂上,她蹲下身,拿起那部依旧黑屏的旧手机,贴在脸上,仿佛能感受到孩子留下的温度。她站起身,对着空旷的田野,用尽全身力气喊:“玮玮!玮玮你出来啊!妈妈错了,妈妈以后再也不会松开你的手了!” 声音划破田埂的宁静,带着绝望的哭腔,周围的搜救人员和村民听了,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当天下午,搜救指挥部召开会议,调整搜救策略,将重点放在村子周边的山林和更远的乡镇,同时加大线索征集力度,通过当地媒体、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曹某玮的走失信息,希望能有更多人提供帮助。唐女士和丈夫则在志愿者的陪同下,来到才湾镇的集市,向过往的行人发放印有曹某玮照片和信息的传单,每遇到一个人,他们都会深深鞠躬,说:“麻烦您帮忙留意一下,要是看到这个孩子,一定要联系我们,谢谢您了。”
四、全城接力:每一条线索,都是希望的光
曹某玮走失的消息,通过网络迅速传遍了全州县,甚至引发了广西各地网友的关注。当地的自媒体账号纷纷转发孩子的走失信息,短视频平台上,# 寻找广西 5 岁走失男童曹某玮 #的话题阅读量很快突破 500 万,网友们纷纷留言:“希望孩子平安无事”“一定会找到的,加油”“已经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不少热心市民也主动参与到搜救和线索提供中。9 月 15 日下午,一位在才湾镇附近工厂上班的张先生,看到走失信息后,联系了搜救指挥部,说他在 9 月 12 日中午 12 点左右,曾在工厂门口看到一个穿着蓝色短袖、灰色短裤的小男孩,独自站在路边,看起来有些迷茫。“我当时以为是附近村民家的孩子,就没太在意,现在看到照片,觉得很像走失的曹某玮。” 张先生说,他还提供了工厂门口的监控录像,虽然录像比较模糊,但能看出孩子的身高、穿着与曹某玮基本吻合。
搜救人员立刻赶到张先生所说的工厂,沿着工厂周边的小路展开搜索,同时调取了更多周边的监控。虽然最终没有找到孩子的踪迹,但这条线索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 至少能确定,曹某玮在走失后曾走到过距离农田 3 公里外的工厂附近,说明他可能没有走远,只是暂时迷路了。
9 月 16 日上午,一位家住才湾镇边缘村落的老奶奶,也联系了唐女士,说她在 9 月 13 日早上,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村子的小卖部附近徘徊,想买零食却没有钱,小卖部老板给了他一根棒棒糖,他就拿着棒棒糖往村后的山上走去。“那孩子穿着蓝色短袖,不爱说话,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也不回答,就知道笑。” 老奶奶说,她当时觉得孩子很可爱,就多留意了几眼,看到走失信息后,觉得很像曹某玮。
唐女士和搜救人员立刻赶到老奶奶所说的村落,对村后的山进行搜索。山上植被茂密,救援人员只能拿着砍刀,一边砍断杂草,一边缓慢前进,唐女士则在山下,对着山上一遍遍喊着曹某玮的名字。虽然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孩子,但每一条这样的线索,都让唐女士重新燃起希望,也让搜救队伍调整方向,扩大了搜寻范围。
为了方便热心市民提供线索,搜救指挥部公布了 24 小时联系电话,同时在才湾镇的各个村口、集市、超市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张贴了曹某玮的走失启事。启事上,印着曹某玮的近期照片 —— 照片里的孩子穿着蓝色短袖,嘴角带着腼腆的笑,眼神清澈。启事上还详细写着孩子的体貌特征:5 岁,身高约 1 米 2,说话不太利索,表达能力较弱,不爱说话但爱跑,走失时身穿蓝色短袖 T 恤、灰色短裤、白色运动鞋,随身携带一部旧手机(已黑屏)。
“只要有一丝线索,我们就不会放弃。” 搜救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说,截至 9 月 16 日晚上,他们已经接到了近百条热心市民提供的线索,每一条线索都安排了专人核实、跟进。而唐女士和丈夫,依旧守在才湾镇,他们不敢离开,怕错过任何关于孩子的消息,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在临时帐篷里,看着曹某玮的照片,一遍遍祈祷:“玮玮,快点回来,爸爸妈妈等着你。”
五、警钟长鸣:孩子的安全,容不得 “几分钟” 的大意

广西5岁娃田间丢了4天,妈妈哭到沙哑:就3分钟没看,只剩个手机


曹某玮的走失,让无数家长感同身受,也引发了大家对 “孩子安全看护” 的讨论。在才湾镇,不少村民在帮忙搜救的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看护孩子的方式。“以前总觉得孩子在村子里跑,不会出什么事,现在看来,哪怕就几分钟,也不能掉以轻心。” 一位有两个孩子的村民说,她现在出门,无论去哪,都会紧紧牵着孩子的手,再也不敢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们也纷纷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和安全看护心得。有网友说:“对于年幼的孩子,尤其是表达能力还不完善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做到‘视线不离开,脚步不远离’,因为孩子的好奇心强,随时可能跑开,而危险往往就发生在一瞬间。” 还有网友建议:“可以给年幼的孩子佩戴带有定位功能的手表,虽然不能完全避免危险,但至少能在孩子走失时,更快找到他们的位置。”
当地的教育部门和社区,也借着这个事件,开始筹备 “儿童安全看护” 宣传活动。计划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举办讲座、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向家长们普及儿童安全看护的知识,比如如何避免孩子走失、孩子走失后该如何正确报警和搜救、如何教会孩子记住家庭地址和父母电话等。“希望通过这些宣传活动,让更多家长重视孩子的安全看护,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社区工作人员说。
9 月 17 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搜救队伍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搜寻。无人机再次升空,警犬也整装待发,唐女士和丈夫拿着孩子的照片,继续在才湾镇的街头巷尾寻找。阳光渐渐升起,洒在田埂上、江面上、村落里,给这个充满焦虑的小镇带来一丝温暖。虽然已经过去 5 天,但所有人都没有放弃,大家都在期待着一个奇迹 —— 期待曹某玮能像往常一样,突然从某个角落跑出来,笑着喊 “妈妈”。
集市上,热心市民还在互相传递着曹某玮的走失信息;网络上,网友们的转发和祈祷从未停止;搜救队伍里,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每一个人的努力,都在为曹某玮的回家之路,点亮一盏希望的灯。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