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亚当夏娃的 “老家” 在哪?这些考古学家坚信伊甸园真实存在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8日 02:36 3 admin
亚当夏娃的 “老家” 在哪?这些考古学家坚信伊甸园真实存在

地球是一个奇迹

历史|全球

亚当夏娃的 “老家” 在哪?这些考古学家坚信伊甸园真实存在亚当夏娃的 “老家” 在哪?这些考古学家坚信伊甸园真实存在

《圣经》记载,上帝将亚当与夏娃逐出伊甸园后,在园门处安置了“基路伯与火焰之剑”。学者们认为,此举意在阻止二人重返这片人间乐园。但即便人类被明确驱逐,考古学家、神学家与游客们探寻伊甸园踪迹的脚步,却从未停歇。

《圣经》中对伊甸园的地理描述生动具体,为探寻者提供了重要线索。书中先是提及,伊甸园“坐落于东方”,“园子中央”生长着生命树与分别善恶树——正是分别善恶树上那枚诱人的果实,让夏娃不顾上帝警示执意采食,最终导致二人被逐出乐园。

《创世记》2:10-14则进一步缩小了伊甸园的位置范围,文中写道:“有一条河从伊甸流出,滋润全园,此后从那里分为四道支流”。这四条支流包括位于亚洲西南部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以及至今仍让研究者苦苦追寻的比逊河与基训河。

这样详尽的细节在《圣经》中并不多见,它为这个故事增添了几分真实感,也让早期读者坚信,伊甸园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

耶鲁大学神学与宗教研究教授乔尔·巴登(Joel Baden)表示:“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试图弄清《创世记》的作者是否为伊甸园设定了某个实际位置,或是这个故事的灵感源自何处。”

现代学者大多对伊甸园的真实存在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旨在解释我们如今所见的世界起源。尽管如此,仍有部分考古学家不愿放弃,试图找到这个《圣经》经典故事背后对应的现实场景。

以下便是关于伊甸园可能位置的几种主流理论。

溯源伊甸园的四条河流

如今,我们仍能找到伊甸园部分地理标记的痕迹。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水系在地图上清晰可寻,它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土耳其东部的托罗斯山脉,沿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向南流淌,随后进入伊拉克境内。在伊拉克南部,它与幼发拉底河汇合,合流后的河水最终注入波斯湾(the Persian Gulf)。

相比之下,比逊河与基训河的位置则更难确定。《创世记》中记载,比逊河“环绕哈腓拉全地,那地盛产黄金”,而基训河则“环绕古实全地”。学者们推断,哈腓拉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这片区域自古便以出产贵金属闻名。

古实的位置则更为模糊,巴登指出:“‘古实’一词在《圣经》中所指的区域有两个,一个在美索不达米亚境内,另一个则在非洲,大致位于努比亚附近。” 埃塞俄比亚的传统观点认为,基训河与青尼罗河有关联,这一说法源于对“古实地”的记载。

但这种对应关系,与《创世记》中描述的地理格局并不相符。巴登认为,将比逊河、基训河等同于尼罗河与恒河的说法并不成立,“一来这两条河从未有过这样的名称,二来从地理方位上看也完全不符”。他解释道,恒河的位置与《创世记》中描述的方向相差约2350英里,而且尼罗河与恒河也不像书中所写的那样,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相连。

也有学者提出,比逊河与基训河可能是季节性河流,或是早已干涸的古河道,如今只留下干涸的河床。考古学家詹姆斯·绍尔(James Sauer)在《圣经考古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假说:比逊河或许就是巴廷干谷——这条河道间歇性干涸,从沙特阿拉伯西部一直延伸至科威特。

伊甸园是否藏于美索不达米亚?

尽管大多数考古学家对亚当、夏娃的存在持质疑态度,但专家们普遍认为,《创世记》的作者很可能从伊拉克南部沼泽地区的肥沃土地中获得了灵感。虽然伊甸园的故事或许只是神话,但它显然受到了古老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影响,因此美索不达米亚也被视为伊甸园位置的首要候选地。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曾因富庶的家族与如诗如画的皇家园林闻名,这些园林中植物繁茂、树木葱郁,或许正是《圣经》中伊甸园故事的原型。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存在,也为“伊甸园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理论提供了支撑——这两条河流为一片广阔的泛滥平原提供了水源,这片平原便是著名的“新月沃地”。新月沃地涵盖了如今的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部分学者认为还包括埃及。

每到雨季,河流便会淹没山谷,在这片原本干旱的土地上,孕育出肥沃的土壤。

新月沃地气候稳定、水源充足,古代人类在此发展出了农业体系、城市聚落与政府机构,这里也因此被称为“文明的摇篮”。这一称号由埃及学家詹姆斯·亨利·布雷斯特德(James Henry Breasted)在19世纪提出——当时主流观点更推崇古希腊与古罗马,而布雷斯特德则坚持认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是新月沃地。

伊甸园是否沉睡于海底?

20世纪80年代,德裔考古学家尤里斯·扎林斯(Juris Zarins)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伊甸园或许淹没在波斯湾海底。他认为,基训河对应的是伊朗的卡伦河,比逊河则对应巴廷干谷水系。

为了证实这一观点,他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拍摄的卫星图像。结果显示,阿拉伯半岛中部与南部曾有两条大型河流,它们的干涸河床至今仍在,最终流向波斯湾西南部。

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是这一理论的核心依据。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末期,红海大部分区域尚处于干涸状态,这使得古实地的范围一直延伸到阿拉伯半岛西南端。而在《创世记》成书的年代,山上的冰雪消融,让这些河流成为了当时主要的水道。

不过,目前尚无任何海洋考古发现能够证实扎林斯的理论,这一观点在现代考古学家与《圣经》学者中也颇具争议。研究伊甸园位置的圣经考古学家乔尔·克伦克(Joel Klenck)便指出:“扎林斯的理论与《圣经》记载相悖。”

扎林斯认为四条河流均流入伊甸园,但克伦克强调,《创世记》“明确记载所有河流皆‘从’伊甸园流出,而非‘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都基于同一个前提:伊甸园是真实存在的地方,既能在地图上标注,也能通过考古发掘找到踪迹。

伊甸园:真实之地还是象征之境?

当考古学家们四处探寻伊甸园的位置时,并非所有学者都相信它真的存在过。

埃克塞特大学教授弗朗西斯卡·斯塔夫拉科波洛(Francesca Stavrakopoulou)认为,伊甸园是一个象征性的空间,其原型是古代的皇家园林,从概念上讲,它就位于耶路撒冷境内。

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古代犹太教与希伯来圣经教授马克·勒彻(Mark Leutcher)则表示,对于这个故事的古代作者与读者而言,伊甸园并非某个具体的地点。在他看来,伊甸园象征着古代西亚世界的整体。

勒彻解释道:“它所承载的理念,对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它通过象征与隐喻的语言传递这些理念。换句话说,伊甸园代表的是从地中海沿岸,到亚述帝国与巴比伦帝国东部边境的整个文化世界。”

伊甸园的故事植根于西亚的地貌之中,却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数千年来,人们对它存在的信念从未消散——这份信念跨越了时间,甚至超越了证明它存在的所有证据本身。

撰文:Candida Moss

编译:Arvin

校对:钱思琦

版式设计:钱思琦

亚当夏娃的 “老家” 在哪?这些考古学家坚信伊甸园真实存在

点点,谢谢关注。

伸出小手

亚当夏娃的 “老家” 在哪?这些考古学家坚信伊甸园真实存在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