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微信广告 11 年:800 万伙伴靠什么赚钱?短剧小游戏藏增量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02日 19:43 1 cc

卫夕今年9月10号去成都参加了“微信广告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会上微信广告团队放了不少数儿和信息。

微信广告这事儿已经做了11年了,从最早的公众号,到后来的小程序、小游戏、视频号,甚至现在的“小绿书”。

微信广告 11 年:800 万伙伴靠什么赚钱?短剧小游戏藏增量

它从来没靠“爆发”出圈,但偏偏能让近800万人把生计绑在这个生态上,这事儿本身就值得唠唠。

800万这个数儿,说出来可能没概念,但你想想,这背后是800万个大大小小的企业、团队,还有像咱们一样的个人创作者。

能让这么多人“用脚投票”选微信,靠的绝对不是运气,创作者和开发者最怕啥?怕投入了时间、钱,最后啥回报都没谱。

而微信最让人安心的,就是“预期稳”,你知道往这儿投精力,大概率能拿到该有的收益,不会今天一个政策、明天一个变动,让人摸不着头脑。

微信广告 11 年:800 万伙伴靠什么赚钱?短剧小游戏藏增量

就拿2025年8月的数据来说,公众号创作者比去年多了不少,移动端发文的人更是多了一大截。

本来想觉得公众号都13年了,早该“过气”了,后来发现人家靠“小绿书”又活过来了,短图文、轻量阅读,读者爱看,创作者也愿意发,现在“小绿书”的日均阅读量都翻了三倍多。

不光是内容形态,公众号的变现也在升级,程序化广告的收益涨了,留言区加个广告位,不少人收入直接多了六成,还有3000万种商品能返佣带货,老平台玩出了新花样。

公众号13年还能打?“小绿书”和变现工具帮它续了命

说起公众号,13年的“高龄”在互联网圈里算是“老前辈”了,很多产品到这个岁数早就凉了,但公众号不一样。

李筱懿做了11年,地球知识局写了9年,卫夕自己也写了8年,他们都不是那种一夜爆红的号,却能一直做下去。

微信广告 11 年:800 万伙伴靠什么赚钱?短剧小游戏藏增量

为啥?因为公众号的逻辑特朴素,你写得好就有人看,有人看就有广告投,广告不烦人,作者就能赚到钱,然后更愿意写,这就像个慢飞轮,转得不快,但停不下来。

而且微信还在帮这个飞轮“上油”,比如马上要上线的流量主界面,把数据诊断、变现指引、收益分析都放一块儿了,不用再在后台跳来跳去。

这种“把细节做细”的操作,比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新功能管用多了,创作者不用花时间琢磨怎么用工具,专心写内容就行,这才是真的帮到了点子上。

公众号稳住了基本盘,最近两年真正的“黑马”其实是短剧和小说。

微信广告 11 年:800 万伙伴靠什么赚钱?短剧小游戏藏增量

短剧这东西,你别看它短,现在日均变现能到千万级,差不多每周都有一部能赚千万的爆款。

它火不是没原因的,正好接住了大家刷短视频的习惯,几分钟就能看个爽点十足的故事。

但短剧团队也有痛点,本来想他们最关心赚多少,后来发现不是,小作坊式的团队,现金流比啥都重要,怕钱回不来没法周转。

微信也看明白了这点,直接把结算周期从25天缩到15天,还搞了个“收入快周转”,赚的钱2天内就能提70%当投放金,接着投下一部。

微信广告 11 年:800 万伙伴靠什么赚钱?短剧小游戏藏增量

这招直接戳中了他们的需求,钱能快速转起来,团队才能一直做下去。

小说这边也不差,近一年在投的书多了20多倍,变现规模翻了12倍,长篇靠“卡点+激励视频”留住人,短篇靠“轻量广告+快解锁”抓碎片时间,俩路子互不抢生意,还一起把市场做大了。

现在不少小说的推广素材,都是AI自动生成的,系统能抓高光情节,一键做图文、视频,省了不少冷启动的钱。

小游戏靠“看广告换福利”逆袭?IAA模式成了主流

再说说小游戏,这玩意儿挺特别,又要好玩,又要能赚钱。

微信广告 11 年:800 万伙伴靠什么赚钱?短剧小游戏藏增量

2025年最明显的变化是,靠广告变现的IAA模式成了主流,纯靠广告赚钱的小游戏,占了整个小游戏广告收入的七成,而且连续四年都在涨。

之前我还觉得小游戏得靠内购才能活,现在看完全不是,把广告做成游戏的一部分,用户不反感,钱还能赚到手。

比如激励视频,看30秒广告就能复活、拿道具、解锁新角色,用户觉得“划算”,愿意看,开发者能拿到广告收益,广告主也能曝光,三方都不吃亏。

除了激励视频,微信还搞了“激励拼图”“激励试玩”,甚至“原生轮播”,把广告藏在游戏场景里,不突兀。

微信广告 11 年:800 万伙伴靠什么赚钱?短剧小游戏藏增量

更绝的是微信的社交优势,加个“小店送礼”“福利券”,既能让用户裂变,又能留住人,这是其他平台学不来的。

现在投小游戏的钱也越来越多,不光是传统广告主,微信小店店主、短剧团队都来投。

有店主说,投小游戏引来的用户黏性更高,愿意复购,所以就一直加预算。

工具方面也给力,小游戏智投系统能按项目分配预算、调出价,开发者只用设目标,剩下的交给算法就行,还有7天、30天的ROI出价工具,能精准抓长期用户。

这些工具把开发者从复杂的投放里解放出来,能专心做好玩的内容,这也是《寻道大千》这种爆款能出来的原因。

其实不管是公众号、短剧还是小游戏,微信广告生态能走11年,靠的不是光有流量或者技术。

微信广告 11 年:800 万伙伴靠什么赚钱?短剧小游戏藏增量

最核心的是两点,一是懂人,知道创作者、用户、广告主各自要啥,二是尊重常识,好内容该赚钱,不能让创作者“用爱发电”,用户体验也不能丢。

现在刷公众号、看短剧、玩小游戏的时候,很少会觉得广告烦,偶尔看到一条广告,才会想起背后有这么一套精密又克制的系统在转。

微信广告这11年,没搞过啥惊天地的操作,却像老黄牛一样慢慢搭台子,让800万人能在上面安稳赚钱。

以后“小绿书”、视频号再发展发展,估计还能有新的增长点,这种“不追快钱、先做生态”的路子,虽然慢,但走得稳,也走得远。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