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题:深刻把握时代大势 指引亚太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热议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的重要...
2025-11-02 0
在国际社会里,《联合国宪章》就像是大家公认的“行为准则手册”,明确写着不能随便动武,要讲规矩,可最近有件事让不少人跌破眼镜。
伊朗议员和法律专家直接喊话,说美国和以色列把这本“手册”当废纸,所谓的“自卫”根本是借口,真实目的就是“灭口”。这事儿不是空口白牙的指责,背后牵扯着一场冲突和一堆法律条文。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把时间拨回到今年6月,本来中东地区就不太平,可以色列和美国的接连出手,还是让局势彻底升级。6月13号,以色列突然发动袭击,目标是伊朗的军事指挥官和核科学家,更让人揪心的是,袭击还造成了平民伤亡。
关键是,连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都能证明,这些被袭击的目标虽然在制裁名单上,但以色列的袭击完全是“突然发难”,没有任何前期挑衅的铺垫,这还不算完,仅仅9天之后,美国就跟上了脚步。
6月22号,美军直接轰炸了伊朗的纳坦兹、福尔多和伊斯法罕三个核设施。要知道,这三个地方可不是普通的军事基地,一直处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严密监督之下,伊朗也反复强调是用于和平目的。
两场袭击下来,伊朗方面损失惨重,而美以两国却没拿出像样的理由,只含糊地提了句“自卫”。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打击,而非被动的防御。
不管是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讲规矩都得先看“章法”,国际社会的章法就是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法律专家们一出手,就点出了美以行动的核心漏洞,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款。
这条规定说得很明白,除了正当自卫或者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任何国家都不能随便用武力,咱们先说说“自卫”这个借口站不站得住脚,按照国际法的标准,自卫得满足一个前提:必须是受到了实际的、迫在眉睫的武力攻击。
可美以两国从头到尾都没拿出证据,证明伊朗当时正准备对他们发动袭击,他们搞的是“预防性攻击”,也就是觉得对方可能有威胁,就先动手了。这种操作在国际法里根本不被承认,就像你不能因为觉得邻居可能要吵架,就先冲去砸人家家门,这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更过分的是,他们袭击的还是核设施。根据《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像核电站这种藏着“危险力量”的设施,因为一旦被破坏可能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所以享有特殊保护。
就算以色列没加入这个议定书,美国只是签了没批准,可这俩国家都受习惯国际法的约束,不能搞滥杀滥伤或者不成比例的攻击,把处于国际监督下的和平核设施当目标,这哪是自卫,分明是无视法律的任性妄为。
伊朗议员维拉亚特马达尔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戳中了关键,国际人权机制已经明显被政治化了,某些势力在操控着这些组织。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从实际情况来看,美以之所以敢无视《联合国宪章》,很大程度上是仗着自身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优势。
尤其是美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常常利用否决权为自己和盟友“开绿灯”,让安理会的监督和制裁机制有时候形同虚设,面对这种情况,伊朗能做的似乎只有自己硬扛。
维拉亚特马达尔就明确表示,伊朗议会的相关委员会正在严肃跟进此事,司法部也在通过正式法律渠道推进追责,而且这种追责绝不会是象征性的,在国际社会里,弱国无外交的现象依然存在,伊朗的法律行动能起到多大效果,谁也说不准。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联合国宪章》这些规则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大家都愿意遵守,也有“守护者”来监督执行。可当“守护者”自己都不遵守规则,甚至帮着违规者站台时,规则的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
不过话说回来,伊朗的坚持也不是没有意义,至少他们在用实际行动表明,就算规则被操控,也不能任由强者为所欲为。这种对法律途径的坚守,其实也是在给国际社会提个醒:规则要是成了“软柿子”,谁都能捏一把,最终受害的只会是更多国家。
回头看美以这次的操作,所谓的“自卫”借口被法律专家戳穿,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事实也摆在眼前,这场冲突不仅让伊朗遭受了损失,更给国际秩序敲响了警钟,如果强大的国家可以随便曲解规则、践踏法律,那么世界和平就无从谈起。
伊朗议员的坚持追责,其实是在维护所有弱小国家的权益。因为今天要是默许美以撕毁规则,明天就可能有其他强国效仿,到时候国际社会就会陷入“以强凌弱”的混乱局面。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靠伊朗一个国家的努力。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尤其是那些有影响力的大国,更应该扛起责任,维护安理会的权威,让《联合国宪章》真正成为所有人都遵守的“硬规矩”,而不是强者的“工具”。
和平从来不是靠武力威慑得来的,而是靠规则来保障的。希望美以能正视自己的违规行为,也希望国际社会能凝聚共识,让那些破坏规则的人付出代价,《联合国宪章》的尊严才能被捍卫,世界才能真正实现长久的和平与稳定。
相关文章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题:深刻把握时代大势 指引亚太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热议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的重要...
2025-11-02 0
2021年北京保利春拍现场,一卷尘封的手稿前挤满了藏家。当拍卖师报出2.3亿元的落槌价时,全场哗然——这卷名为《平安春信图》的底稿,竟出自一位被乾隆帝...
2025-11-02 0
文|北什么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前言最近的小区里的变化特别明显,早上晨练的老人比年...
2025-11-02 0
前言2024年,中央正式定调,“渐进式延迟退休”不再是个遥远的传说,而是明确写进了政策时间表。尤其是2030年这个节点,有人说这是“最后一班车”,有人...
2025-11-02 0
华人数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达到新高度。王虹成为2025年唯一同时获得塞勒姆奖和ICCM数学奖金奖的数学家,与邓煜、袁新意一道,三位北京大学数学...
2025-11-02 2
文章来源于新京报书评周刊,作者申璐今天是(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一年一度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茱萸节、登高节、敬老节,是表达对老人尊敬与爱护的节日。...
2025-11-02 2
文 | 锐观经纬编辑 | 锐观经纬在俄乌冲突的电磁战场上,电子干扰早已成为左右战局的关键变量,乌军无人机每周损失超2000架,美制“海马斯”火箭炮命中...
2025-11-02 2
李大爷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女儿刚打来电话,说看中了一套学区房,首付还差三十万。他想起存折上的那笔养老金,那是他和老伴攒了半辈子的积蓄。说还是不说...
2025-11-02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