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题:深刻把握时代大势 指引亚太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热议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的重要...
2025-11-02 0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在俄乌冲突的电磁战场上,电子干扰早已成为左右战局的关键变量,乌军无人机每周损失超2000架,美制“海马斯”火箭炮命中率大幅下滑,甚至北约侦察机都曾被俄军电子战系统“蒙蔽”双眼。
现代战争中,任何依赖无线电通信的装备都面临被干扰、拦截的风险,而战场架桥这种需要近距离作业的任务,更是让工程兵时刻暴露在敌方火力之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款能抗干扰、防拦截的远程架桥装备,无疑会成为改变战场规则的关键。
俄罗斯工程师近期推出的Impulse-M远程操作突击桥梁系统,恰好精准解决了这两大痛点,这款号称首批机器人桥梁铺设平台的装备,究竟藏着怎样的技术突破,它又能为战场机动带来哪些实质性改变?
战场机动的核心瓶颈,从来都离不开“障碍跨越”与“人员安全”的矛盾,在俄乌冲突前线,沟壑、小河等自然障碍随处可见,部分障碍还因战斗损坏突然出现,成为装甲部队推进的“拦路虎”。
传统架桥作业中,工程兵需要驾驶装备抵近障碍,手动操作铺设桥梁,不仅耗时费力,还极易成为敌方狙击、炮火打击的目标,随着电子战技术的普及,远程操控装备的通信链路随时可能被干扰。
俄军在前线每10公里就部署一套电子战系统,“摩尔曼斯克-BN”这类超远程装备的干扰半径可达5000公里,能轻松压制无线电通信和卫星信号,这意味着,普通远程架桥装备即便能让人员远离前线,也可能因信号被切断而陷入瘫痪。
Impulse-M的出现,正是对这一战场痛点的精准回应,这款系统基于NRTK“Impulse”底盘打造,最核心的突破在于采用了“无线电+光学线控”的双操控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信号干扰难题。
在无电子威胁的环境下,它可通过无线电实现最远5公里的远程操作,满足常规战场的架桥需求,而当面临高强度电子干扰或电子攻击时,指挥官可切换至光学线控模式,通过光缆传输控制信号。
这种系留控制方式完全不受无线电压制,不仅能避免信号被拦截、欺骗,还能让操作距离进一步延伸,确保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能稳定作业。
要知道,俄军“克拉苏哈-4”电子战系统能干扰无人机和机载预警系统,而Impulse-M的光学线控模式恰好避开了这一威胁,其抗干扰能力在同类装备中处于领先水平。
除了核心的抗干扰技术,Impulse-M的参数设计也充分贴合战场实际需求。它专门适配6米长的模块化桥梁,全质量仅280千克,却能支撑重达500千克的车辆通行,完美匹配轻型机器人车队和突击部队的跨障需求。
对比我国用于市政建设的智能架桥机器人总重量360吨,可吊装200吨以下构件,Impulse-M更强调轻量化和战场适应性,其模块化桥梁部分与安置器机制的组合,能快速在小河、沟壑等障碍上完成部署,大幅缩短部队突破时间。
这种设计思路与现代战场“快速机动、精准打击”的理念高度契合,在固定基础设施缺失或受损的情况下,一款能快速部署的远程架桥系统,往往能成为机动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从实战价值来看,Impulse-M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工程兵的作战模式,过去,清除雷区和克服障碍是工程兵的核心任务,但架桥作业始终面临“既要快又要安全”的两难困境。
Impulse-M通过远程操控实现“无接触架桥”,让工程师无需亲临前线,从根本上规避了暴露风险,它的双操控模式让其能在电子战激烈的环境中保持战斗力,这一点在俄乌冲突中显得尤为重要。
乌军曾多次尝试摧毁俄军电子战设备,但受限于专业人才短缺,始终未能有效破解俄军的电子压制优势,而Impulse-M无需依赖外部卫星导航或无线通信,仅凭自身的双操控系统就能完成任务,战场生存能力显著增强。
横向对比来看,Impulse-M的技术路线既贴合俄军作战需求,也顺应了全球“机器人化作战”的趋势。
英国陆军已选定第16空中突击旅作为首支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加强旅,计划2025年形成作战能力,核心方向就是通过无人装备提升战场覆盖和火力打击能力。
与英军侧重多任务支援的机器人系统不同,Impulse-M聚焦于架桥这一细分场景,通过极致的专业化设计实现了“一招鲜”。
而美国的M104Wolverine架桥车虽具备快速架桥能力,但仍需人员近距离操作,在防干扰和人员安全方面远不及Impulse-M,可以说,俄罗斯军工凭借自身在电子战领域的深厚积累,为战场机器人装备找到了一个精准的突破口。
Impulse-M的诞生,不仅是一款装备的技术突破,更反映了俄军对现代战争规律的深刻理解,在电子战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装备的生存能力都离不开抗干扰技术的支撑,而“无接触作战”已成为减少伤亡、提升作战效率的核心方向。
这款机器人架桥系统将远程控制、模块化设计与抗干扰技术深度融合,既解决了传统架桥的老问题,又应对了电子战带来的新挑战。
对于需要在复杂地形和强对抗环境下机动的部队而言,Impulse-M的部署将大幅提升其持续作战能力,让战场机动不再受限于障碍和敌方干扰。
未来战场,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而Impulse-M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军工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只有精准对接战场需求,将核心技术聚焦于解决实际痛点,才能打造出真正具备实战价值的装备。
俄罗斯在电子战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正在逐步转化为战场优势,而这款抗干扰机器人架桥系统,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相关文章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题:深刻把握时代大势 指引亚太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热议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的重要...
2025-11-02 0
2021年北京保利春拍现场,一卷尘封的手稿前挤满了藏家。当拍卖师报出2.3亿元的落槌价时,全场哗然——这卷名为《平安春信图》的底稿,竟出自一位被乾隆帝...
2025-11-02 0
文|北什么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前言最近的小区里的变化特别明显,早上晨练的老人比年...
2025-11-02 0
前言2024年,中央正式定调,“渐进式延迟退休”不再是个遥远的传说,而是明确写进了政策时间表。尤其是2030年这个节点,有人说这是“最后一班车”,有人...
2025-11-02 0
华人数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达到新高度。王虹成为2025年唯一同时获得塞勒姆奖和ICCM数学奖金奖的数学家,与邓煜、袁新意一道,三位北京大学数学...
2025-11-02 2
文章来源于新京报书评周刊,作者申璐今天是(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一年一度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茱萸节、登高节、敬老节,是表达对老人尊敬与爱护的节日。...
2025-11-02 2
文 | 锐观经纬编辑 | 锐观经纬在俄乌冲突的电磁战场上,电子干扰早已成为左右战局的关键变量,乌军无人机每周损失超2000架,美制“海马斯”火箭炮命中...
2025-11-02 3
李大爷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女儿刚打来电话,说看中了一套学区房,首付还差三十万。他想起存折上的那笔养老金,那是他和老伴攒了半辈子的积蓄。说还是不说...
2025-11-02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