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2025年河北居民医保新政出台 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较上年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700元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16日 15:35 1 admin

记者获悉,河北省医疗保障局等三部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提到,我省将进一步提升待遇保障水平、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筹资、强化制度运行管理等有关工作。

​2025年河北居民医保新政出台 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较上年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700元

其中包括:增强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能力。巩固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全面落实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员近亲属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以及参保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个人自付医药费用。进一步加强居民医保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将参保居民在门诊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产前检查相关医疗费用纳入门诊保障范围,由各统筹区确定具体额度;合理提高住院分娩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规范门诊慢特病病种管理,统一全省门诊慢特病认定标准。协同推进落实分级诊疗,有条件的统筹区可根据基金承受能力稳步提升门诊保障水平,向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倾斜,引导群众基层就医,推进“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

提升大病保险保障效能。大病保险资金从居民医保基金中按一定比例划拨,各统筹区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大病医疗费用情况、基金支撑能力等因素,按政策要求合理确定大病保险筹资水平,科学设置起付线、最高支付限额、报销比例等待遇标准,规范支付范围,维护收支平衡和资金安全,坚决防范大病保险超支引发医保基金支出安全风险。继续对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实施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等倾斜支付政策。按照《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经办管理方式的通知》,2025年底与商业保险公司签订大病保险合同期满的统筹区,要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做好大病保险基金清算,优化大病保险经办管理流程等工作,确保合同期满后平稳过渡。

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做好过渡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收官工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分类救助政策,将孤儿纳入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原则上不设起付标准,在年度救助限额内符合规定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可按不低于70%的比例救助;对经三重制度支付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可按规定给予倾斜救助。按照《医疗救助经办管理服务规程(试行)》要求,做好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共享互认、资助参保、待遇支付等经办服务。各地医保部门要加强与民政、农业农村、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扎实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工作,确保两类人员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进一步优化困难群众就医服务管理,协同相关部门做好监测帮扶,开展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对于异常高频住院的困难群众在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上进行标识,实行红黄标识管理。坚决防范不法分子诱骗困难群众“免费住院”“免费手术”“集体住院”“全年住院”等损害困难群众健康权益的行为。

持续推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在夯实三重制度保障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慈善等多种保障形式发展。支持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补充保障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保障需求。鼓励慈善组织参与医疗救助帮扶,支持慈善组织纳入国家医疗救助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推动需求和慈善资源高效、精准配置,促进慈善组织、医疗互助、临时救助等协同发展,形成规范化、透明化的慈善医疗救助新机制。

合理确定筹资标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费用水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等因素,2025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较上年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700元;个人缴费标准在合理测算基金支出需求,确保基金当年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可维持每人每年不低于400元。鼓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对农民参保缴费给予资助。鼓励有条件的统筹区积极探索“零存整缴”“慈善捐缴”等缴费方式。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高校学生医疗保障工作,完善新生儿参保和享受待遇政策,用好“出生一件事”平台,做好新生儿参保工作。

做好困难群众资助参保工作。按规定落实好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全额资助特困人员、孤儿,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纳入监测范围且未消除风险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按不低于60%的标准定额资助,具体资助标准由各统筹区根据本地区现行医疗保障政策规定执行。为进一步减轻低收入人口参保缴费负担,有条件的地区可在省级规定的最低资助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对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及未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资助标准。

加强基金运行管理。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扎实开展医保基金使用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优化办理流程,提高参保登记和缴费的便捷性、集成化。(石家庄新闻网 记者 赵晓华)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