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0 日,2025 vivo 开发者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作为 vivo 年度技术战略的重要发布窗口,本次大会延续「同心·同行」的...
2025-10-24 0
前脚刚和中方通完电话许诺协商,后脚就翻脸对中企下狠手?欧盟这波操作简直让人看不懂!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
当地时间10月22日,欧盟借对俄实施第19轮制裁的名义,悄悄把12家中国内地及香港实体拉进黑名单,其中不乏石油贸易、石化加工领域的骨干企业。
更有意思的是,还没等欧盟庆祝 “制裁胜利”,不到24小时就求锤得锤,中国外交部直接提出严正交涉,同时放出狠话:必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权。
这场突如其来的经贸博弈,到底是欧盟蓄谋已久的挑衅,还是焦虑之下的昏招?这就要看背后的三重隐情了。
首先,就是被稀土 “卡脖子”,让欧盟彻底慌了神,拿制裁当救命稻草。
中方依法完善稀土出口管制,本是维护产业安全的常规操作,却直接戳中了欧盟的 “命门”。
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
要知道,欧盟80%的稀土都要从中国进口,而这种 “工业黄金” 是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的核心材料。
没了它,欧盟喊了好几年的 “绿色转型” 就是空谈。
虽然欧盟早就喊着要摆脱依赖,联合澳大利亚建冶炼厂,但现实骨感得很——
这座工厂要到2028年才能投产,产能还不到中国现在的零头。
眼看自家新能源产业要 “断粮”,欧盟不琢磨怎么加快替代进程,反倒想着用制裁逼中方让步。
这种 “病急乱投医” 的操作,未免太不理智。
欧盟计划与澳大利亚深化合作
其次,欧盟内部的政治博弈,才是这次制裁的关键推手。
德国、法国、波兰等国在峰会前集体对华强硬,说白了就是各怀鬼胎。
法国想借对华强硬,提升在欧盟的话语权,德国嘴上喊得凶,背地里却犯愁——要是真闹僵了,德国汽车产业的日子可就难过了,还指望着靠中国市场盈利呢。
更讽刺的是,欧盟2023年底就出台了号称 “经济核弹” 的《反胁迫工具法案》,但一直没敢用。
这次借着对俄制裁的由头,捎带上中企,不过是想上演一场 “政治秀”,试图用外部矛盾掩盖内部在能源政策、经济复苏上的分歧,可惜这种小伎俩根本骗不了人。
欧盟内部也存在分歧
最后,从外部因素来看,欧盟这次敢这么嚣张,背后离不开美国的推波助澜。
就在欧盟宣布制裁的同一天,特朗普政府同步对俄动手,还取消了与普京的会面,明摆着就是要极限施压。
而欧盟早就被绑上了美国的战车,一边怕不跟着美国走会被孤立,一边又担心被美国收割。
这种 “左右为难” 的处境,让欧盟最终选择拿中企开刀,既想向美国表忠心,又想趁机在对华谈判中占点便宜。
可欧盟忘了,中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这种依附他人的博弈,从一开始就注定会输。
中国打开出口贸易新局面
面对欧盟的单边制裁,中方的回应快准狠,闪电反击、绝不含糊。
制裁公布还不到24小时,中方就提出严正交涉,直接点破欧盟的谎言——
中国始终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出口,从未向冲突双方提供致命武器,所谓 “协助规避制裁” 根本就是莫须有的指控。
更关键的是,中方早就有过反制先例。
今年8月,欧盟制裁中国两家金融机构后,中方迅速出手,将立陶宛境内的两家欧洲银行列入反制清单,禁止境内组织和个人与其交易。
中方曾依法反制两家欧洲银行
这两家银行瞬间陷入困境,立陶宛的农产品出口结算直接瘫痪,不少企业哭着求欧盟帮忙,却没人敢出头。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欧盟这次制裁,无疑是自讨苦吃。
放到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看,这场中欧经贸摩擦,本质上是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较量,也是短期政治算计与长期经济利益的博弈。
欧盟试图用制裁施压,不仅低估了中方的决心和能力,更忽视了中欧经济深度绑定的客观现实——
2024年中欧货物贸易额达7320亿欧元,中国既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德国汽车、法国奢侈品的重要市场,制裁中方,无异于自断臂膀。
中欧关系
说到底,在全球化时代,没有谁能靠制裁独善其身。
欧盟如果执意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只会加剧自身的经济困境,损害中欧关系的根基。
唯有摒弃零和思维,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这场博弈已经给出明确信号:任何试图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都必将付出应有的代价,而多边主义的潮流,终究不可阻挡。
相关文章
10 月 10 日,2025 vivo 开发者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作为 vivo 年度技术战略的重要发布窗口,本次大会延续「同心·同行」的...
2025-10-24 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中美AI大乱斗!中美AI对决,谁更胜一筹?这场关乎未来国运的科技大战,最终谁会胜出?今天一篇文章一网打尽。前两天的重要...
2025-10-24 0
10月23日,已经15岁的泡泡玛特(09992.HK)发布多款手办新品。其中,“庆祝这一刻”系列手办是泡泡玛特为品牌15周年推出的代表作,该系列涵盖了...
2025-10-24 0
人口大国也遇上新难题!国家统计局年初披露,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仅954万,而死亡人数飙升至1093万。总人口减少的颓势仍未逆转,人口结构变化值得关注...
2025-10-24 0
2025年10月18日,北京。一场800人规模的首映礼,见证国内首部青少年心理健康题材纪录片的上映:《陪你到清晨》。“我常常看到,当一个孩子默默哭的时...
2025-10-24 2
10月24日,凤凰卫视集团联合多家国际机构举办“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5”,以“十年共识·五年同行”为主题,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在气候治理新...
2025-10-24 4
10月24日,凤凰卫视集团联合多家国际机构举办“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5”,以“十年共识·五年同行”为主题,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在气候治理新...
2025-10-24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