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特朗普苦等4天,终于得到中方回复,外交部仅用10个字,让他死心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12日 02:00 1 admin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中美第一轮贸易谈判期间,曾发生了一些趣事。当时,特朗普苦等4天,只为得到中方答复,外交部仅用10个字,让他死心。

5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自信宣称:“确信将与中方领导人通话”。

随后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立即跟进,预告中美“可能在本周进行通话”,并煞有介事表示双方将就所谓“关税协议”达成一致。

连续四天,白宫官员在不同场合传递着“通话在即”的信号,营造出中方即将接起电话的紧迫氛围。然而北京的反应却异常平静,4天后,6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我没有可以提供的消息。”

区区10个字,瞬间击碎了美方精心编织的舆论幻象,让特朗普死心。

特朗普苦等4天,终于得到中方回复,外交部仅用10个字,让他死心

图 |2025年8月5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屋顶巡视。

特朗普的“通话确信论”并非孤立事件。回溯到同年4月底,他已有过类似操作——声称“中方领导人致电”,结果遭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用“没有通话”四字当场拆穿。

此次故技重施,美方却犯下两个关键错误:一方面将中方定性的“日内瓦会谈共识”偷换概念为“关税协议”;另一方面单方面宣称“重大贸易问题将达成一致”,全然不顾双方接触尚处初步阶段的事实。

特朗普苦等4天,终于得到中方回复,外交部仅用10个字,让他死心

图 | 2025年7月29日,瑞典斯德哥尔摩,中美经贸会谈举行。

这种概念混淆与预期误导,暴露了美方试图用舆论倒逼外交的惯用策略。当白宫热切期待中方接招时,等来的却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平缓而清晰的十个字:我没有可以提供的消息”。

美方为何如此执着于制造“通话在即”的假象?深层动机直指三个核心困境:在经济压力上,美国股市因对华关税战持续低迷,美元汇率已跌至三年新低,急需所谓“谈判利好”刺激市场信心;

第二,谈判筹码弱化。稀土管制等措施让美国车企面临生产中断风险,美方意图通过营造“中方妥协”假象缓解产业压力;

特朗普苦等4天,终于得到中方回复,外交部仅用10个字,让他死心

图 | 7月27日,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特斯拉展位,

第三,政治资本透支。面对2026年中期选举,特朗普急需向选民展示“对华强硬且掌控全局”的形象,掩盖国内通胀与债务危机。然而这套极限施压与舆论欺诈的组合拳,在日益成熟的中国外交应对面前已然失效。

面对美方制造的舆论漩涡,中方的冷静源于多重底气:法律层面,《反外国制裁法》为受美方胁迫的中国企业筑起防火墙;

技术层面,北斗导航与5G智能码头系统实时掌控全球航运数据,令美方“暗箱操作”无处遁形;多边外交层面,与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新合作协议,构建起“反单边主义统一战线”。

特朗普苦等4天,终于得到中方回复,外交部仅用10个字,让他死心

图 |2025年3月22日,日本东京,外交部长王毅出席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

不接招恰是最有力的反击。就在婉拒特朗普通话请求的同日,王毅外长会见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庞德伟,送出两句关键表态:平等尊重是双方交往前提,对话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

这一安排巧妙表明:中方从未关闭对话大门,但对话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转折出现在6月5日——当中美元首通话真正实现时,双方对话回归务实轨道。四天后,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伦敦举行,何立峰副总理与美财政部长贝桑等人就落实元首共识达成原则一致。

特朗普苦等4天,终于得到中方回复,外交部仅用10个字,让他死心

图 | 2025年6月9日,英国伦敦,英国商业贸易部的牌匾

至6月12日外交部记者会,发言人林剑再次强调: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特别指出需“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通过沟通对话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

当有记者追问特朗普关于“中方将提供稀土”的言论时,林剑重申既然达成了共识,双方都应遵守的基本立场,暗示共识落实的前提是美方停止单方面曲解与炒作。

特朗普苦等4天,终于得到中方回复,外交部仅用10个字,让他死心

图 | 2025年4月14日,北京,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从“没有通话”到“增进共识”,中美互动的波折映射出两种外交哲学的碰撞。一边是虚张声势的“通话烟雾弹”,一边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共识执行力”。

当白宫仍在用20世纪的霸权剧本编写“通话独白”时,北京已用21世纪的多边主义搭建起务实对话的舞台。

特朗普苦等4天,终于得到中方回复,外交部仅用10个字,让他死心

图 |2025年7月28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

伦敦经贸磋商的推进证明:大国相处之道不在于谁拨通电话,而在于通话时双方能否平等相待;不在于谁的声音更大,而在于承诺的话语能否真正落地世界格局的变迁,正藏在这十个字符与后续务实合作的微妙对比之中。

根据2025年7月28日至29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最新一轮中美高层经贸磋商,双方达成关键共识:同意将原定于8月12日到期的"24%对等关税及相关反制措施暂停期延长90天"。

特朗普苦等4天,终于得到中方回复,外交部仅用10个字,让他死心

图 | 中国人民银行

此次谈判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主导,聚焦关税议题及稀土出口协议的技术细节。

中方在会后声明中强调"中美将继续推动暂停关税等措施如期展期"的18字核心立场,被全球市场视为稳定信号

参考文献:

1、《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如何?外交部回应》2025-07-29 15:41 | 来源:环球网

2、《最高500%关税!中美谈判结束,美国发出威胁,不许中方做一件事,中方回应不留情面》2025-08-07 11:28 | 掌中要闻

3、《中美第三轮谈判刚结束,美国财长放狠话,中国恐面临三位数的关税?特朗普的野心藏不住了!》2025-08-06 18:53 | 来源:锐览天下

4、《中美在伦敦谈了16个小时》2025-06-12 22:28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