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中国的“第二座深圳”,明年或超越广州,未来将撼动一线城市格局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7日 20:37 3 admin

重庆,一座建在山上的城,最新的中欧班列刚刚拉响汽笛,声音在长江和高楼之间来回撞,这趟车要去一万多公里外的德国。

城里的棒棒军爬坡上坎,肩膀上扛着货,江边的码头,巨大的起重机正把集装箱吊上万吨轮船,船要顺着长江开到上海去。

中国的“第二座深圳”,明年或超越广州,未来将撼动一线城市格局

这个城市就是这样,老的跟新的,土的跟洋的,全都搅和在一起。

重庆的地形,外地人来了头三天都得懵。你以为在一楼,其实你在人家二十楼的楼顶。导航在这里经常失灵,它会说“前方请右转”,但你面前可能是几十米高的悬崖。

这里的路不是平的,房子也不是,它们都长在山上,一层叠着一层,跟搭积木一样。

长江和嘉陵江在这里碰头,颜色完全不一样,一条黄,一条绿,分的清清楚楚。

中国的“第二座深圳”,明年或超越广州,未来将撼动一线城市格局

以前,这种地形是发展的麻烦。出门就是爬山,运点东西全靠人力。

但现在,这成了重庆最大的本钱。

这里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把东南亚的货用铁路拉进来,再通过长江水道和中欧班列分发出去,让内陆成了开放的前沿。

以前说起对外贸易,想到的都是沿海港口,比如上海、广州。现在,重庆这个不靠海的内陆城市,成了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一箱箱越南的咖啡豆、泰国的榴莲,通过铁路运到重庆,在这里清关,然后很快就能出现在成都、西安甚至兰州的超市里。

同样的,中国西部生产的汽车、电子产品,也在这里集结,坐上火车去欧洲,或者坐上轮船去东南亚。

物流的帐,大家都会算。从重庆走中欧班列到欧洲,比走海运快了将近一半时间。对于那些讲究时效的货物,比如电子产品,时间就是钱。

中国的“第二座深圳”,明年或超越广州,未来将撼动一线城市格局

重庆的工业底子,是当年“三线建设”时期留下来的。那时候,全国各地的工厂、技术人员都往西南的山沟里搬。

这给重庆留下了很全的制造业体系,从炼钢到造枪炮,啥都有。

现在,这些老厂子旁边,长出了一大片新的产业。

全球每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是在重庆生产的。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还有汽车。很多人不知道,重庆的汽车产量在全国都是排得上号的。现在街上跑的很多新能源车,比如赛力斯问界,就是重庆造的。

这些工厂招了很多工人。一个在两江新区汽车厂上班的工人说,“以前我们觉得进厂就是拧螺丝,现在不一样了,生产线上全是机器人,我们得盯着电脑屏幕,操作程序。”

这话说得很实在,重庆的制造业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样子了。

中国的“第二座深圳”,明年或超越广州,未来将撼动一线城市格局

为了把山城连起来,重庆修了特别多的桥和隧道。

有人专门数过,重庆主城区的跨江大桥有几十座,所以这里也叫“桥都”。

晚上开车从南山上看整个渝中半岛,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就像两条发光的带子,把两岸的灯火串在一起。

这里的轻轨也很有名。

二号线的李子坝站,直接从一栋居民楼的七楼穿过去。第一次坐的人,都会掏出手机录像,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中国的“第二座深圳”,明年或超越广州,未来将撼动一线城市格局

一个开了十几年出租车的老师傅说,“在重庆开车,不能光看地图,得记地形。同一个地名,有‘上面’和‘下面’,走错一个匝道,就得多绕十几公里,等于白跑一趟。”

这种复杂又高效的交通,就是重庆的日常生活。

城市发展快,人才是关键。

重庆有七十多所大学,每年毕业几十万学生。这些年轻人大部分都留在了这里。

西部科学城那边,建了很多新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

金凤实验室,听名字很普通,但里面干的活儿,是研究怎么用先进技术解决癌症、老年痴呆这些麻烦的病。

两江协同创新区,把清华、上海交大这些名校的研究院都拉了过来,目的很直接,就是要把实验室里的技术,尽快变成工厂里能生产的产品。

一个刚从重庆大学毕业,留在科学城工作的年轻人说,“以前觉得好工作都在北上广深,现在发现在家门口机会也很多,而且这边生活成本还低一点,没那么大压力。”

中国的“第二座深圳”,明年或超越广州,未来将撼动一线城市格局

提到重庆,不能不提吃的和玩的。

火锅是这个城市的灵魂。随便走进一条小巷子,都能闻到牛油火锅的香味。本地人吃火锅,讲究的是那个氛围,一大群人围着一个烧得滚烫的锅,光着膀子,喝着啤酒,大声说话,特别有江湖气。

还有洪崖洞,晚上灯一开,就像动画片《千与千寻》里的场景,无数游客挤在那里拍照。

磁器口古镇保留着老重庆的样子,石板路两边是卖麻花和各种小吃的铺子,总是人山人海。

这些地方给重庆带来了巨大的旅游收入,也让更多外地人认识了这座城市。

如今的中国,大家都在讨论城市的未来。沿海的大城市,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高。

而像重庆这样的内陆中心城市,正在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崛起。它不靠海,但通过铁路和长江,连接了全世界。它的地形复杂,却建成了立体又高效的交通网络。

这种靠着一股子蛮劲,在山沟里硬生生闯出一条路的劲头,或许正是很多内陆城市发展的缩影。

当深圳和上海的故事已经写了好几章之后,重庆的故事,可能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部分。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