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AI革命的冲击波:谁会受伤,谁能崛起?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4日 17:39 1 admin

过去两百年,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阵痛,但最终都带来了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今,人工智能正处于引爆阶段,变革已不可避免。摩根大通认为,AI不会摧毁劳动力市场,它只是在重塑游戏规则。

从蒸汽机到AI:历史的回声

摩根大通美国投资策略主管雅各布・马努基安回顾了过去三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电力和计算机。他指出,每一次技术突破初期都引发了大规模阵痛,比如:

AI革命的冲击波:谁会受伤,谁能崛起?

  • 1806到1820年间,手工织布工的工资腰斩
  • 蒸汽火车取代了漕运,马车夫失业
  • 电力与计算机普及后,大量传统岗位消失

但随后,新的岗位、产业和需求迅速崛起。比如铁路维护、煤矿开采、办公自动化等领域都吸纳了大量劳动力。生产力的提升不仅弥补了失业,还推动了长远经济发展

马努基安指出,1980年代企业每创收100万美元需要8名员工,到了21世纪初只需要6人。这反映了一个关键趋势:技术革命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提升生产效率

AI会更快,但也更痛?

马努基安认为,AI带来的影响将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快。历史经验中:

  • 蒸汽机带动生产力普及,用了61年
  • 电力革命用了32年
  • 互联网时代缩短为15年
  • 而AI只需不到7年就可能实现全面生产力提升

这与一些悲观观点形成鲜明对比。比如:

  • “AI教父”杰弗里・辛顿担心AI让“少数人变富,多数人变穷”;
  • Anthropic CEO达里奥・阿莫代伊预测未来五年内,AI可能淘汰50%的初级白领岗位,失业率或飙升至20%。

某种程度上,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美银近日指出,美国大学应届生失业率已高于整体失业率,打破了过去“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的常识。

AI革命的冲击波:谁会受伤,谁能崛起?

但摩根大通并不认为这是世界末日。他强调,人类仍具备AI难以替代的优势,包括:

  • 常识与判断力;
  • 情绪管理与社交能力;
  • 动手能力与责任感;
  • 持续学习与自我驱动。

更重要的是,AI的普及恰好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移民政策收紧的国家。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进化

马努基安也指出了应对AI冲击的几种方法:

  • 政策层面:例如通过降息刺激对AI不敏感但对消费敏感的行业(如房地产);
  • 企业层面:推行“师徒制”、重新培训员工,提升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
  • 战略投资:企业将AI节省的成本投资到高增长领域,反而可能创造新的岗位。

他特别提到,软件开发、数据基础设施,以及能将AI深度整合进工作流程的公司,都有望成为招聘的“黑马”

AI革命的冲击波:谁会受伤,谁能崛起?

最终,AI的价值在于:淘汰一部分重复性强、价值低的任务,同时提升其他岗位的效率。换句话说,AI不是要替代所有人,而是要提高“每个人”的生产力。

结语:这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起点

摩根大通的判断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历史轨迹的理性分析。每一次技术革命,在初期都让人焦虑,但从长远看,它们都重塑了生活方式,提高了人类整体福祉

这一次,AI的冲击来得更猛,但人类的适应力和创造力也从未如此强大。

别怕技术,怕的是停滞不前。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