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世界海绵城市之父,北大教授俞孔坚在巴西突发空难遇难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5日 11:35 3 cc
世界海绵城市之父,北大教授俞孔坚在巴西突发空难遇难

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在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潘塔纳尔湿地遭遇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享年62岁。这位被誉为"海绵城市"理念奠基人的学者和实践者,在为纪录片《海绵星球》进行拍摄考察时意外身亡,令国际学术界和城市规划领域痛失一位杰出的变革者。

俞孔坚此次前往巴西是为了参加2025年国际建筑与城市规划大会,并在会议期间表示,"海绵城市"灵感来源于千年传统智慧,即适应自然洪涝与干旱的周期。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在声明中表示,俞孔坚将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成为全球的典范。

世界海绵城市之父,北大教授俞孔坚在巴西突发空难遇难

理论创新与全球实践

俞孔坚提出的"海绵城市"概念,核心在于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自然吸收、存储、净化并缓慢释放雨水,而非采用传统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快速排水。这一理念通过湿地、海绵公园、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和可淹没空间等措施,实现"源头分散渗蓄,过程减速消能,末端弹性适应,给水以空间"的系统性城市治理策略。

该理念在2013年被采纳为中国的国家政策,2015年正式纳入国家政策框架。俞孔坚强调,海绵城市并非源自西方的低影响开发理论,而是根植于中华农耕文明的生态智慧。这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优先考虑大规模的自然基础设施,如湿地、绿道等,体现了顺应自然而非对抗自然的设计哲学。

世界海绵城市之父,北大教授俞孔坚在巴西突发空难遇难

目前,这一概念已在中国数百个地方以及美国、俄罗斯的城市地区得到采用。俞孔坚在全球250余座城市完成上千个项目,其作品遍布全球70余座城市,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城市洪涝灾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国际声誉与学术成就

俞孔坚的学术贡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他是美国风景园林和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获得了众多国际奖项。其中最为重要的荣誉包括2020年国际景观学和风景园林联合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这是景观学领域的最高国际荣誉。

世界海绵城市之父,北大教授俞孔坚在巴西突发空难遇难

2021年,俞孔坚获得"柯布共同福祉奖",这是生态哲学领域和生态文明领域世界范围内的最高奖项。2023年,他获得美国国家景观设计与风景园林奖。评审团评价说,俞孔坚无疑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景观设计师之一,是一位才华横溢、作品丰硕的设计师,也是世界范围内推动景观学和风景园林事业进步的力量。

他的设计代表作包括上海后滩公园、哈尔滨群力雨水公园、秦皇岛红飘带公园等。这些项目以生态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享誉国际,曾14度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奖,7次获世界建筑节WAF全球最佳景观奖,5次获得AZ奖,3次获国际建筑奖。

理念传承与持续影响

俞孔坚的"海绵城市"理论不仅改变了城市规划的传统思维,更重要的是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他提出的"大脚"美学理念,希望唤起人们对城市与自然审美观的改变,强调生态功能与美学价值的统一。

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俞孔坚的理念显得尤为前瞻。他认为,海绵城市的建设为提升城市生态韧性提供了重要经验,通过系统性地解决城市水问题,实现城市韧性与生态共生。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参考框架。

俞孔坚的突然离世令学术界和城市规划领域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实践者。然而,他留下的理论成果和实践项目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影响,为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挑战提供指导。他的学术遗产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设计项目中,更重要的是为人类重新思考城市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