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8日 06:35 3 cc

不久前,波兰还在“卡”中欧班列的路口上摆出一副“不让你过”的架势,没想到转头就放行,但这口气,波兰显然还没咽下去。

据9月26日报道,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这几天接受美媒采访时突然“开炮”中国,指责中方在俄乌冲突中“不作为”,明明是运输线上的问题,现在却被扯到了战争责任上。

从关口上做手脚,到话语上“图穷匕见”,波兰这波操作,背后究竟打的什么算盘,又想从中国这儿套出什么?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卡脖子”不成反被打脸

波兰这出戏,最早从9月12日的波白边境开始,那会儿,它以“安全问题”为由,强行关闭了与白俄罗斯的主要过货口岸。

可这通道可是中欧班列的咽喉地段,波兰摆明了就是冲着中国来的,想借俄乌战事向中方施压,打断中俄经济合作的“物流动脉”。

但算盘打得响,现实却啪啪打脸,中国不仅没有妥协,还一口气亮出两个“备用方案”。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一条是新开的“中欧北极航线”,从中国直接穿越北极到达欧洲港口,航程只要18天,速度快、成本低。

另一条是“中间走廊”,也就是走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这条线,绕开俄罗斯和波兰,西方干扰不了,照样把货送到欧洲。

眼看中国另起炉灶,波兰这才发现,自己可能不是“卡脖子”,而是“断自己财路”。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原本它还指望中欧班列给它带点过境费、物流红利,结果一折腾,差点把自己踢出局,于是,它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悄悄放行了中欧班列,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可嘴上不说,心里那口气还在,于是波兰外长开始“出口气”,不是堵门的那种,而是堵心口的。

他在接受美媒采访时放话“中国是唯一一个能迫使俄罗斯结束战争的国家,但却不愿意这么做。”

乍一听,这话好像是在呼吁和平,实则是把乌克兰危机的锅往中国头上甩,你看不出中国做了什么,那就是中国“没做”。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随即回怼“真正不希望战争结束的,是那些不断拱火浇油、甚至从中大发战争财的人。”

这话没点名,但谁听不出来说的是谁,美国、波兰这些站在战火边上指手画脚的国家,不仅没让战争少一天,反倒天天在那边卖武器、搞制裁,动不动还要别人“站队”。

波兰的“指责”其实是一种心理写照,硬施压失败,只能靠舆论缠斗;行动上被迫妥协,话语上还想找补回来。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它其实明白,真正能左右俄罗斯决策的不是中国,而是那些天天喊打喊杀、却又不肯谈判的大国。

但它不能说,只能转头“点中国名”,装作自己在“推动和平”,掩盖自己在这场博弈中的尴尬角色。

波兰打前阵的背后

波兰这波操作,其实也不是单打独斗,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美国早就伸了进来。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自从俄乌战争陷入僵局,美国在前线碰了不少钉子,劝不动普京、泽连斯基不谈判、制裁俄罗斯效果有限,连印中这两个亚洲大买家也不配合,俄罗斯的能源出口照样红红火火。

眼看“老办法”不灵就换了招儿,既然中俄合作有物流通道,那就从通道下手,中欧班列正好成了突破口。

这趟列车,一头连着中国制造,一头连着欧洲市场,中间途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波兰等国,是中欧贸易的生命线。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干扰它,不仅能打乱中俄经济节奏,还能逼欧洲表态。

波兰这时候就跳出来了,配合得相当积极,既有反俄的传统情绪,又有和美国“站队”的政治需要,一举两得。

但问题是,这一手牌,打到了欧盟那边却没得到掌声。

欧盟的态度很微妙,一方面,它确实不想中欧班列被波兰这么折腾,毕竟这列车也给欧盟国家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好处。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但另一方面,它又不敢得罪美国,也不想在俄乌问题上被看作“软弱”,于是,欧盟选择了一个最保险的姿态,沉默。

波兰关口封了,欧盟不吭声,中国绕道了,欧盟也不吭声,因为它在等,等中国自己解决问题,然后自己不用出手,也能继续搭上中欧班列的便车。

这种“坐山观虎斗”的策略,虽然不光彩,但在现在的地缘政治格局里,却是欧盟越来越常见的“自保术”。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而波兰呢,自以为是“带头大哥”,实际不过是“干脏活”的角色,既要替美国出头,又要在欧盟中抢表现,搞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这番操作,确实让自己在美国那边刷了点存在感,但在欧盟内部,反而引发了不小的反感,中欧班列本是一条合作共赢的路,它硬是搞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结果只能是左右不讨好。

中国不接招,反手破局

波兰想“卡脖子”,中国没硬碰,而是转身另辟蹊径,这背后的智慧,不在于“硬刚”,而在于“绕着走”,一边避开风险,一边拓展空间。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中欧北极快航”就是一个漂亮的反击,这条线路走的是北极航道,从中国港口经北冰洋直达欧洲港口,不再依赖陆地通道。

运时只要18天,比传统海运快好几天,而且避开了红海、马六甲这些敏感水域,安全、稳定、高效,几乎是为当前局势量身定制的方案。

与此同时,“中间走廊”也被迅速推进,这条路线从中国西部出发,经哈萨克斯坦、跨里海、穿过高加索,最终抵达欧洲。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哈萨克斯坦非常积极,公开表示要提升运力,配合中国做大这条线,这条路不仅避开俄罗斯和波兰,还规避了西方制裁,是对当前地缘风险的精准应对。

外交上,中国也没有陷入波兰设的“舆论陷阱”,面对波兰外长的指责,并没有急着辩解“我们有没有施压俄罗斯”,而是把问题抛回去。

真正不希望战争停下来的是谁?谁在卖武器?谁在阻止谈判?谁在战争中赚得盆满钵满?这一问,反成了反将一军,让波兰的话题彻底失焦。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中国的回应不是情绪发泄,而是策略清晰。

一方面,继续坚持“劝和促谈”的原则立场,不被波兰挑起情绪战;另一方面,用实际行动保通道、稳合作,展现了战略的主动权。

从更大的格局看,这场博弈的核心,不在于一条班列能不能走,而在于中国是否有能力摆脱单一路径依赖,构建更加丰富、多元、安全的全球通道网络。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不服气?直接对中国图穷匕见,提出一个新要求

北极航线也好,中间走廊也罢,都不是临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带一路”长期战略的一部分,中国已经在用脚步和航线,把未来的经贸地图重新描绘。

波兰想用一次“卡脖子”行动换取地缘主动,结果反被中国的灵活策略打了个措手不及,放行班列之后,还不甘心地“甩锅”中国,显得既无力也难堪。

中国用实际行动回应了这一切,不争口头高下,却守住了通道稳定。

参考资料

波兰外长称中国是唯一能迫使俄罗斯结束乌克兰危机的国家,但不愿这么做,外交部:不希望战争结束的另有他人 2025-09-26 16:40·北京青年报

外交部: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 2025-09-26 16:03·央视新闻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