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王健林“上岸”王思聪“落水”,王健林父子陷债务“连环劫”!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2日 07:35 1 admin

2025年9月最后两天,万达系的消息就没断过。

先是王思聪那边,他当董事长的上海熊猫互娱,因为合同纠纷被上海铁路运输法院执行了1210万。

王健林“上岸”王思聪“落水”,王健林父子陷债务“连环劫”!

这边事儿还没热乎,他爹王健林之前被兰州中院下的“限高令”,虽说3天就撤了,但这一出一进,反倒把万达的债务问题摆到了台面上。

说实话,这父子俩接连陷进去,真不是碰巧。

本来想觉得就是各自的商业麻烦,但后来发现,这背后全是万达帝国的老问题。

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看看这对父子咋就一起掉进了债务坑,万达又打算咋爬出来。

父子俩的债务账:一个旧债难清,一个冰山一角

先说说王思聪这1210万。

别以为是新债,其实是熊猫互娱的老账。

王健林“上岸”王思聪“落水”,王健林父子陷债务“连环劫”!

这家公司2015年成立的时候多风光啊,直播行业的标杆之一,结果2019年说破产就破产了,留下一堆烂摊子。

这次被执行的钱,就是当年主播解约的赔偿和供应商的货款。

算下来,这已经是6年前熊猫互娱出事后,王思聪第二次因为这事儿被法院盯上了。

有人说王思聪的生意和万达核心业务没关系,债务应该不搭边。

但你细想,家族财富和集团资产早绑在一起了,万达现金流紧了,王思聪那边的资金链能不受影响吗?这就像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跑不了你也跑不了我。

再看王健林的“限高反转”。

这次限高是因为下属项目公司有1.86亿的经济纠纷,万达说是什么“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3天就给撤了。

王健林“上岸”王思聪“落水”,王健林父子陷债务“连环劫”!

这效率看着挺高,但背后藏的危机可不小。

公开信息显示,万达集团现在有10条被执行人记录,加起来超52.6亿,还有47条股权冻结,涉及金额415亿。

更要命的是,2025年刚新增的北京万达文化80亿股权冻结,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老实讲,王健林这限高令撤得再快,也掩盖不了万达负债高企的事实。

2025年万达总负债都快3000亿了,这么大的窟窿,哪是撤一个限高令就能解决的?

万达卖资产求生:一年甩85座广场,轻资产转型咋不顶用?

面对这么大的债务压力,万达也没闲着,一直在搞自救。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卖资产换钱。

从2023年到2025年,万达已经卖了85座万达广场,光2025年5月就打包卖了48座核心广场,预计能回笼500亿。

除了广场,万达还把万达电影的控制权、酒店管理公司的部分股权也卖了,就拿酒店管理公司来说,光这一笔就给集团分了15亿红利。

王健林“上岸”王思聪“落水”,王健林父子陷债务“连环劫”!

不仅如此,万达还找了战略投资者。

2024年的时候,太盟这些机构给新达盟注了600亿,拿走了60%的股权;2025年又联合保险公司成立合营企业,专门接手手里的资产。

这一系列操作,看着像是在“拆东墙补西”,但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除了短期卖资产,万达还在推长期的轻资产转型。

简单说就是少自己持有广场,多帮别人代运营。

2025年万达计划开14座广场,其中只有1座是自己持有的,剩下13座全是代运营。

巅峰时期万达管理着472座广场,现在已经缩减到380多座了。

本来想觉得轻资产转型能帮万达减轻负债压力,但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就拿2024年来说,万达商管靠轻资产赚的管理费才20亿,可每年要付的利息就超130亿。

这收入连利息都不够覆盖,转型效果可想而知。

再看看同行,华润万象生活2024年轻资产的管理费收入都89亿了,比万达多了好几倍。

这么一对比,就能看出来万达在运营能力上还是有短板。

而且现在商业地产市场行情不好,万达广场的出售价格也上不去。

2023年卖广场还能有12%的溢价,到2025年就只剩3%了,有些非核心城市的广场,就算降价也没人愿意买。

王健林“上岸”王思聪“落水”,王健林父子陷债务“连环劫”!

保险公司这些投资者也精明得很,只愿意接手地段好、租金稳定的广场。

像那些三四线城市的广场,他们根本看不上。

如此看来,万达想靠卖资产彻底解决债务问题,怕是没那么容易。

万达现在的流动性情况也不乐观。

惠誉的数据显示,2021年的时候,万达可用现金还是短期债务的2.7倍,到2024年就只剩0.4倍了。

2025年万达账面现金才133亿,可等着还的境内外债券和对赌回购款加起来有662亿,这中间529亿的缺口咋补?

而且引入战略投资者后,万达的控制权也在被稀释。

就拿万达商管来说,太盟进来后,万达持股降到了40%,以后在商业运营上的话语权怕是越来越小。

更麻烦的是,王健林限高和王思聪被执行的消息一出来,商户对万达的信心也降了,入驻签约率环比下降了不少,融资渠道也变窄了。

王健林“上岸”王思聪“落水”,王健林父子陷债务“连环劫”!

搞不清万达接下来会不会把手里剩下的200座万达广场,还有万达体育这些非核心资产也卖了。

不过从新华保险接手14家万达广场来看,以后万达可能会跟保险公司合作得更紧密,学龙湖商业“轻重分离”的模式。

龙湖2024年轻资产收入占比都45%了,万达要是能学到家,或许还有转机。

但民生证券的研报说了,如果2025年底前万达卖资产回笼的资金不到300亿,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就会上升到60%。

这对万达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考验。

毫无疑问,万达现在的困境,其实是房地产高杠杆模式的必然结果。

以前靠借钱疯狂扩张,现在行业进入去杠杆阶段,问题自然就暴露出来了。

而且王氏父子的商业风险没做好隔离,导致一人出问题,另一人也受影响,这本身就不是明智之举。

王健林“上岸”王思聪“落水”,王健林父子陷债务“连环劫”!

万达现在的自救措施,只能短期缓解压力,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得让轻资产模式真正盈利。

只有管理费收入能覆盖利息支出,运营效率提上去,才能跳出“卖资产还债务”的循环。

其实万达的情况不是个例,它更像是中国商业地产转型的一个缩影。

以后整个行业都得改变过去的扩张思路,注重稳健运营,做好风险隔离。

这不仅是万达要面对的挑战,也是所有商业地产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