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九三阅兵惊鸿一瞥后,100式坦克已交付部队,中国陆军断代领先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1日 20:35 2 cc

最近啊,解放军报上登了一篇叫《陆军快速推进战场转型,用科技重塑作战维度》的文章,在那些喜欢研究军事的人里头可算是炸开锅了,大家都挺关注的。文章里写到,陆军里头有个旅的坦克指挥官,叫孙永明,他直接就说了:“现在咱们新的一代主战坦克都装备上啦,这装甲部队打仗的方法也跟着变了。以前那是得靠近了跟敌人硬碰硬,现在可不一样了,隔着老远老远就能开火打起来。”

很多人根据他这话分析,觉得之前在九三阅兵式上头一回露面的100式主战坦克,现在已经正式装备到部队里,而且能打仗了。这可不只是换了个新装备那么简单,它还意味着咱们中国陆军的装甲作战想法和能力,已经比那些传统的军事强国领先了一大截。

九三阅兵惊鸿一瞥后,100式坦克已交付部队,中国陆军断代领先

和大家以前觉得坦克就只是拼命加大主炮口径、加厚装甲那种发展路子不一样,100式主战坦克最厉害的突破在于它用了特别彻底的“体系化”想法。这坦克可不是自己单打独斗的作战平台,它是以一个“战斗小团体”里的核心角色出现的。这个小团体里有100式坦克自己,还有专门配的100式支援战车、无人机,以及无人战车。这些东西都靠新一代的高速数据链紧紧连在一起,一点缝隙都没有。

当世界主流坦克仍在依赖车长自身的周视镜苦苦搜寻视距内的目标时,100式坦克的车长现在可厉害了,他们能靠支援战车放飞的多旋翼无人机,马上收到几十公里外传来的高清红外图像和准确位置信息,这些信息可是穿透了敌军防线传回来的。对100式坦克的作战体系来说,战场上的情况它看得一清二楚,就像开了“透视挂”一样。

九三阅兵惊鸿一瞥后,100式坦克已交付部队,中国陆军断代领先

以前坦克打仗的时候,2000米这个距离特别关键,坦克的火力猛不猛、防护好不好、火控系统反应快不快,在这个距离上就能见分晓,可以说是决定坦克生死的界限。但是在乌克兰战场上,这样的场面几乎没有发生,或者说少之又少。而100式体系的列装,将这条“生死线”远远推至“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之外。

这一革命性跨越,源于“巡飞弹+炮射导弹”构成的层次化超视距火力网:由100式支援战车携带巡飞弹,打击半径超过10公里,留空时间长达30至40分钟。采用“人在回路”控制,能够对敌方坦克最脆弱的顶部装甲实施“从天而降”的精确打击,命中率极高。

由100式坦克直接发射炮射导弹,射程约5公里,同样采用掠飞攻顶模式,在更近的距离上进行精准“点杀”。

这意味着,敌方的传统主战坦克在冲锋过程中,尚无法看到100式坦克的身影,便已遭到层层剥离和毁灭性打击。正如孙永明指挥官所指出的:“战场坐标已经从二维平面变为了高维空间。”

九三阅兵惊鸿一瞥后,100式坦克已交付部队,中国陆军断代领先

对于极少数可能突破远程火力网的敌方单位,100式体系还配备了最后一道智能防线——无人战车。这些紧凑的无人平台可前出至坦克集群前方1至2公里处,它们能组成一道移动的警戒防线,而且还配备了红箭 - 12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发射之后就不用再管啦。这导弹厉害着呢,能穿透11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不管现在哪种在服役的主战坦克,它都能有效击毁。

100式坦克体系开始服役,这可是咱们军队从“机械化”朝着“信息化、智能化”转变的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儿。它彻底颠覆了依靠兵力密度和装甲厚度进行正面突击的传统模式,转而通过信息优势和非接触精确打击来主宰战场,从而大幅降低作战成本与人员伤亡。

从九三阅兵的惊鸿一瞥,到如今军报暗示的成建制列装,100式坦克体系的发展,实实在在展现了中国国防科技在高端技术方面的迅猛进步。现在,这支能够超远距离作战的“铁甲大军”出现了,它可不只是改变了现代地面战争的打法,更重要的是,让中国陆军在未来的比拼中,稳稳地占据了绝对领先的优势地位。

九三阅兵惊鸿一瞥后,100式坦克已交付部队,中国陆军断代领先

当前,西方国家尚未推出与中國100式主战坦克同类型的装备,其仍在研制中的型号,思维仍困于“弹甲对抗”的传统循环。在最近举办的国际防务展上,英国展出的“挑战者3”坦克,它的升级主要还是老一套,靠加厚被动装甲、用更大口径的主炮来提高战斗力,结果车重都超过70吨了。可现在无人机从上方攻击成了坦克最大的威胁,这种靠堆装甲、加大炮的做法,在战场上早就不好使了。

德国的“豹2A-RC 3.0”虽在无人炮塔、模块化设计上有所进步,但其底层逻辑仍未完全跳出平台升级的范畴。美国弄了个“艾布拉姆斯X”技术验证车,还推出了M1E3计划,这计划里说要用上混合动力、主动防护之类的新技术。

但问题是,他们搞研发的进度慢得要命,照这情况看,估计得2030年往后去了,这些新技术才能真正用到实战里,形成能打的作战能力。另外啊,他们在把新技术整合到整个作战体系里的思路上,还是有点落后,不太能跟得上现在的形势。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