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成都军区副司令,在西藏视察时遇难,享年63岁,司令员因此被免职

排行榜 2025年07月23日 22:17 4 cc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91年6月16日,西藏,某高原机场。

天气并不好。

云低,风急,山谷里雾气正浓。

机场塔台的记录上,那天有三架黑鹰直升机准备起飞,目的地是成都。

乘客都是军中要员。

其中一架上坐着成都军区副司令张德福,时年63岁。

成都军区副司令,在西藏视察时遇难,享年63岁,司令员因此被免职

另一架上,是他的老战友、也是此时的军区司令张太恒。

那天的飞行任务,其实可以不执行。

可他们还是决定走。

这不是命令,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这两位将军的交集并不算早。

成都军区副司令,在西藏视察时遇难,享年63岁,司令员因此被免职

张德福是1928年生人,张太恒小三岁,1931年出生。

两人都是1944年参加革命的。

那时候一个在41军,一个在28军,打仗打了十几年,身上多少都有些伤,都是真正的“老战士”。

但直到1990年,他们才在成都军区碰上面。

张太恒先调来当司令,张德福第二年跟着来做副职。

中央军委把这两位一起安排到西南,不是巧合。

成都军区副司令,在西藏视察时遇难,享年63岁,司令员因此被免职

当时的局势挺紧的。

苏联刚解体,东欧一片混乱。

国内也经历过风波,形势不稳。

西藏这块地方,夹在印度和尼泊尔之间,边境问题复杂,气氛不对的时候,随时可能出事。

成都军区就是要顶住这个口子的。

所以,选人必须稳。

成都军区副司令,在西藏视察时遇难,享年63岁,司令员因此被免职

得是那种见过大风浪的,能压得住场子的。

张德福和张太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派过去的。

到任没多久,两人就跑遍了辖区里的各个部队。

尤其是张德福,年纪虽大,不到一周就上一次高原。

有时候别人劝他歇歇,他总说:“不下去看看,心里不踏实。

1991年5月,中央刚拨了一批黑鹰直升机给成都军区。

成都军区副司令,在西藏视察时遇难,享年63岁,司令员因此被免职

那会儿,这种直升机在全世界都是顶尖装备,抗造、适应性强,是美军主力用的运输机。

这次去西藏调研,张太恒和张德福都决定亲自飞。6月中旬,他们完成任务准备返回成都。

为了安全,三架直升机分头飞行,彼此拉开了航线。

张德福坐的是编号为03的那一架,机长叫国逢仁,是个飞行经验丰富的空军老兵。

可惜飞行没多久,联系就断了。

起初大家都觉得可能是山区信号问题。

成都军区副司令,在西藏视察时遇难,享年63岁,司令员因此被免职

可一个小时过去、两个小时过去,张太恒已经安全降落成都,张德福那边却还是音讯全无。

那种等待,是最难熬的。

西藏方面派出搜救队,几个小时后,传来的是最坏的消息。

飞机坠毁了,机上13人全部遇难。

出事地点在一处峡谷,地形复杂,能见度极低。

事故报告上写得很清楚:飞机在飞行中遇到强烈乱流,失去控制。

成都军区副司令,在西藏视察时遇难,享年63岁,司令员因此被免职

机长试图拉升,但前方突然出现山体,避无可避,撞山解体。

等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已经是一片残骸。

张德福将军和同行的参谋长毛海清,还有几位高级军官,全都牺牲了。

事故发生后,中央军委迅速派人调查。

结论明确:天气恶劣,飞行判断失误,是直接原因。

可责任,不能只写在报告上。

成都军区副司令,在西藏视察时遇难,享年63岁,司令员因此被免职

1992年2月,张太恒被调离成都军区,转任南京军区副司令。

没有处分,没有批评,但职位变了。

那会儿他正在北京开会,接到通知时没有一句抱怨。

他只说了一句:“是我坚持要飞的,德福是跟我一起决定的。

他始终觉得,张德福的牺牲自己有责任。

按流程,那天的天气条件,其实是不适合飞行的。

成都军区副司令,在西藏视察时遇难,享年63岁,司令员因此被免职

飞行手册上明文规定:山区浓雾、强对流天气下,非紧急任务必须推迟。

可那天,他们还是飞了。

一方面是工作安排紧,另一方面,也是老兵那种“能扛就扛”的习惯在起作用。

张德福不是不知道风险。

他常说:“干咱们这一行的,怕死就别干了。

可也正是因为这种话,他才一次次亲自上高原,带队调研,和战士们一起吃住。

成都军区副司令,在西藏视察时遇难,享年63岁,司令员因此被免职

事故之后,张德福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官方通报用了很少见的字眼:“因公殉职,影响深远。

张太恒后来到了济南军区,又担任了司令员。

他身体一直不太好,但工作从不含糊。

有一次部队搞演习,参谋部建议他在后方指挥。

他摆了摆手,说:“坐在指挥部能看见啥?得下去看看。

成都军区副司令,在西藏视察时遇难,享年63岁,司令员因此被免职

他说这话的语气,跟当年张德福说的几乎一模一样。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在公开场合提起过那次事故。

参考资料:

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级以上单位主要领导名录(1949–2002)》,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

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

徐焰,《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重大空难》,军事史研究,2006年第4期

《西南边防纪事(1980-1995)》,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年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