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谈判细节曝光,俄乌或要尘埃落定?特朗普转身要在中国家门口另布“大棋”,中方需早做准备

排行榜 2025年08月19日 20:01 1 admin

据环球网报道,8月18日外交部记者会上,俄媒问及普京与特朗普8月15日会晤,毛宁称中方乐见俄美接触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

8月15日的阿拉斯加会晤,是普京近十年首踏美土。俄媒披露,普京席间亮出三点停火条件:乌克兰需交出整个顿巴斯地区,俄方则不再寻求对乌东四州的完全控制;俄语需成为乌克兰官方语言,东正教地位须恢复,乌东信徒安全得保障;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北约可提供安全保障但不能驻军或部署武器。

这些条件较普京此前立场已明显软化。过去他坚持俄军需实现战略目标才可能停火,包括乌克兰永久中立、放弃入约、北约部队撤出、承认俄对乌东控制等。如今,从要求完全控制乌东四州到仅需顿巴斯,从乌克兰永久中立到允许北约提供保护,妥协幅度不小。

谈判细节曝光,俄乌或要尘埃落定?特朗普转身要在中国家门口另布“大棋”,中方需早做准备

特朗普的态度也出现转折。欧洲媒体称,他会后与欧洲领导人通话时表示,美国愿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护。这与此前要求欧洲承担该责任的说法截然不同,似乎印证了美俄在会谈中达成“桌下共识”。

不过泽连斯基已明确表态,不会在领土问题上让步。特朗普却认为,两国边界本就交错,些许调整影响不大,还强调会考虑乌克兰利益。双方在此问题上的分歧,让停火前景蒙上阴影。有专家推测,俄乌或走向类似朝鲜半岛的停战模式,划定“停火线”后宣布停火,但彻底解决冲突难度不小。

特朗普对俄乌停火表现出的急切,被解读为想从冲突中抽身。分析认为,他的注意力正转向亚太,试图集中资源应对中国。

早在今年3月,这种意图就已显露。印度“瑞辛纳对话”期间,菲律宾曾透露,美菲正推动印度、韩国加入“Squad”。该机制由美、澳、日、菲于去年组建,名义上是安全合作,实则以菲律宾军事基地为支点,意图干涉巴士海峡和南海,强化对华军事威慑。当时因俄乌调停遇挫、韩印态度消极,计划搁置。

如今特朗普再掀波澜。他计划10月出席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峰会,而此前他对这类会议并不热衷。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核心,是美国近年重点拉拢对象。美方认为,搞定马来西亚就能增强在东南亚的影响力,限制中国在区域内的活动。

同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让东盟国家承压。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曾提及,关税问题在东盟国家引发不少困扰。特朗普此行或借机缓和关税矛盾,为后续拉拢盟友铺路。

但东南亚国家对特朗普并非全然信任。菲律宾的例子就在眼前,其紧跟美国反华,却仍被加征19%关税,芯片进口更是面临100%关税,相关企业损失惨重。加上中菲关系因南海问题紧张后,中资撤离、对华出口下滑,菲律宾经济遭重创。这样的“前车之鉴”,让其他国家对选边站队态度谨慎。

谈判细节曝光,俄乌或要尘埃落定?特朗普转身要在中国家门口另布“大棋”,中方需早做准备

普京此次访美,被视为打破西方孤立的关键一步。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长期面临外交和经济双重孤立。而特朗普为促成会谈,已豁免部分对俄制裁:允许俄获取阿拉斯加部分自然资源,批准俄企在乌东开矿,还向部分俄企发放美国商业活动临时许可。

欧洲对此反应复杂。欧盟内部派系林立,有的想继续买俄石油,有的紧跟美国步伐,有的则坚持强硬对抗。美国态度转向后,欧盟对俄的孤立政策难以为继。普京后续行程更显底气:9月访华参加阅兵,11月赴韩出席APEC峰会,西方所谓的“外交孤立”已名存实亡。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在会谈中提到中国,希望中方参与俄乌相关事务。这一表态被认为是对中国的信任,也源于对北约的警惕——毕竟历史上北约曾承诺不东扩,却一再将势力范围推进至前苏联国家。

美俄关系的微妙变化,也让欧洲陷入被动。欧盟要5到8年才能具备独立防御能力,短期内无法与美国抗衡,未来或出现与美“软对抗”的局面,但难有实质性突破。

美俄互动背后,中国需警惕潜在风险。特朗普若从俄乌抽身,很可能将更多资源投向亚太,加码在南海、台海的动作。

谈判细节曝光,俄乌或要尘埃落定?特朗普转身要在中国家门口另布“大棋”,中方需早做准备

(1)持续强化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扩大“一带一路”项目落地,用务实合作对冲美国拉拢。

(2)加快推进区域安全机制建设,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军事互信,共同维护南海稳定。

(3)在俄乌问题上保持中立立场,继续推动政治解决进程,同时警惕美俄借地区议题损害中国利益。

(4)密切关注美俄在军控、地缘等领域的合作动向,提前做好战略预判和应对预案。

当前国际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美俄博弈、俄乌走向、亚太局势相互交织。中国需在复杂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以灵活务实的举措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