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排行榜 2025年08月30日 11:35 5 admin

日本游客来北京,进门都是直奔购物点。不是谁都去热门景点,大部分人并不在意拍照。他们更多是冲着采购来的。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秀水街总能看到日本游客。手里都有个大口袋。举着单子点货,动作熟练。高仿包最受欢迎,几十块买一只。Chanel、LV、Gucci,熟门熟路。不砍价。选好了,立马把钱递给老板。

他们爱去同仁堂。柜台前排队很安静,导购介绍药材用途。人直接拿购物清单,买枸杞、虫草、灵芝粉。这些在日本不好买。药材价格比家里便宜。粉末装好一袋袋塞进手提箱。

永安堂里,游客也不少。问柴胡,问三七,店员做动作,游客记笔记,配货速度很快。有人只挑便宜实用的草本。日本很难买到这些。北京药店生意好跟这些游客脱不开关系。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采购清单里还有茶叶。张一元绿茶、吴裕泰茉莉都是重点。日本本土茶树不多,天气种不了。买原叶带回家,味道好。每家都买几袋。临走时茶壶包装箱占了半个行李箱。高品质北京茶叶,成日本旅客手里的必买品。

潘家园古玩市场热闹起来。日本游客喜欢碰运气。明清小瓷器、雕花玉器,只要几十块就能买下。捡漏算是乐趣。“淘到心仪宝贝”变成朋友圈的热门话题。大部分都是小摆设,大件没人有兴趣扛。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特产区永远拥挤。果脯、京八件、蜜饯、麻花、糖炒栗子装满袋。还有全聚德烤鸭也不放过。特产不一定吃,带回去做伴手礼体面。大家装箱很快,常常一口气买好几份。

有日本家庭到北京不是为玩。专门去看看日本人开的学校。打听课程,家长放心孩子。如果以后送孩子来更心安。本地学校也引起兴趣,参观时间很短,也不多咨询。

购物路线很统一。先去药店,然后到茶叶铺。下一站古玩,最后进超市买特产。很少有人折返。偶尔家长顺路参观学校。大家掐时间,不怎么晚点。结账直接现金,很快结束。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日本游客购物花钱最多的就是茶叶和药材。

有专人分工。谁负责买药材,谁分管茶叶,谁拿小纪念品。流程条理,没什么闲逛。大采购后,有人整理箱包,有人分批打包。晚上酒店空箱都会装满。

古玩市场大家只买点小玩意儿。真正下大单的都是药材和茶叶。市场里经常看到“熟面孔”,很多游客隔段时间又来。有的甚至会讲几句北京话。能和老板简单交流。

店员有时候不会日语。游客只会简单汉语。手一比划,把东西摊桌上。指点要哪种茶叶,大袋小袋分清楚。交易技术不高,动作麻利。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逛老字号商店,小纪念品也没落下。街边店,生活用品、北京毛巾、钥匙扣、普通小摆件都顺便带几件。买多买少都无所谓。有人还会拍几张货架照片。“买点实用的”,成了很多人旅行理由。

很多人购物比较直接。不是那种琢磨半天选来选去,看到清单立刻对单。茶叶、药材、特产,这是清单常见项目。有的游客做了功课,比对成分跟日本不同。货比三家价格,问问产地,买贵买便宜自己拿主意。

他们不喜欢压价。也不怎么闲聊。拿完货走人,不做停留。路线上不绕弯子。每人都有分工,东西分门别类带走,不拖拉。

带回的是满行李的北京味道。

走商场有些人是为了买必需品。没什么讲究,挑常用的物品。日用百货补货,标准很实用。北京的便利让日本游客觉得省心。

日本游客大多不爱扎堆看风景。景区很少有他们。互相展示购物成果成乐趣。团里谁买了玉,谁买了瓷器,谁手里空空都有。买什么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空手回国。

他们计划清晰。每次旅行都像任务。短时间完成高效率采购,成了日本游客在北京的共同特点。很多商家也适应他们了,服务越来越顺畅。交流靠肢体语言也不障碍买卖。

北京成了日本游客补货采购的地方,药材、茶叶、特产最受欢迎。景区成了顺路选择。

写到最后


日本游客来北京不是为了风景,而是为购实用物品。短时间,高效率,把北京特产、药材装满行李箱。这样一趟,回国不留遗憾。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