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排行榜 2025年09月04日 19:35 4 admin

想必大家已经被刚刚结束的九三阅兵给震撼到了,然而,就在我们为国家的强大而感到自豪的同时,两名“军迷”的无知行为,却差点导致我们的核心机密被曝光。

无视警告,在阅兵训练期间偷偷放飞无人机,想要“先人一步”拍下军机训练画面,此二人难道又是西方国家派出的间谍?被抓之后二人竟然这样解释......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特殊的“爱好”

九三阅兵期间,北京某军用机场上空,新型战机呼啸而过,进行着紧张的演练。这壮观的景象,虽然让国人振奋,但也涉及军事机密,结果却勾起了军事爱好者赵某和职业无人机飞手杨某的浓厚兴趣。

他们想搞点“独家的”“酷炫的”画面,于是,从8月25日到28日,一架无人机在他们的操控下,多次潜入机场及空军训练基地附近,总飞行时长超过了半小时。战机起飞、降落的英姿,都被它贪婪地摄入镜头。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然而,这样的行为虽然带着隐秘,但却还是被细心的群众发现,于是很快就将二人的行为举报给了有关部门。涉嫌偷拍国家军事机密,这可不是小罪过,尤其可能涉及“间谍”这样的敏感行为,于是惊动了国安部门。

赵某和杨某被抓后,反复强调自己只是出于好奇,纯粹为了“娱乐和炫耀”。他们不是蓄意刺探情报的间谍,而是典型的“军事发烧友”,满脑子想的可能只是把拍到的新型战机视频发到朋友圈,收获一堆点赞。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不得不说,这种心态,在今天这个社交媒体驱动的时代,太普遍了。无人机给了普通人一个前所未有的“上帝视角”,这种能轻易获取“独家猛料”的诱惑,正让一部分爱好者在不知不觉中,滑向危害国家安全的深渊。

他们总觉得,自己只是拍几张照片、录几段视频,能有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在国家安全领域,“无心之举”和“蓄意破坏”之间的界限,有时候模糊得可怕。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足以清晰捕捉到战机的型号特征、涂装细节,甚至起降模式和编队方式。这些在普通人看来零散无序的碎片信息,一旦被境外别有用心的势力获取,就可能被拼凑成一幅完整的情报图。

他们能通过这些信息,精准分析出我们的军事部署、战术特点和武器性能,甚至据此制定出干扰和反制策略。这绝非危言耸听。信息战的逻辑,就是“拼图游戏”,你无意中泄露的每一块碎片,都可能成为对手补全画面的关键一环。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这让人想起了2023年那个军工企业的员工卫某,他也是个军事迷,起初只是在论坛上分享一些自己知道的涉密照片和信息,满足一下虚荣心。

结果,境外间谍组织正是利用这种“兴趣相投”的伪装接近他,一步步诱导,最终让卫某走上了出卖国家机密的犯罪道路,换来的是无期徒刑的沉重代价。从“猎奇”到被策反,这条危险的路,往往就始于一次缺乏警惕的“分享”。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被APP“惯坏”的飞手们

近年来,无人机“黑飞”事件屡禁不止,背后暴露出的问题,远不止是飞手个人的侥幸心理。赵某和杨某的案例,就典型地反映了现有监管体系在技术与认知两个层面上的双重困境。

很多飞手都有一种通病:过度依赖手机APP的导航和禁飞区提示。他们觉得,只要APP上没划红圈的地方,就是安全的。这种想法,显然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他们往往忽略了那些临时发布的管制规定,比如这次阅兵期间的临时净空管制。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更不用说,还有一些长期性的特殊规定,比如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而制定的《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条例》,同样对相关区域的飞行活动有严格限制。这些动态的、区域性的法规,是单纯的APP地图无法完全覆盖的。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技术层面也存在“盲区”,虽然我们有了越来越先进的反无人机技术,但在高楼林立的城市,或者地形复杂的郊野,信号干扰和遮挡会形成许多监控死角。想靠“技防”做到天衣无缝,滴水不漏,目前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恰恰说明,监管不能只靠技术。

说到底,无知不能成为违法的挡箭牌。赵某和杨某的行为,明确违反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其行为的性质,更是触碰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关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条款。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刻骨铭心的处罚。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看不见的防线不止靠技术

这次事件,从发现到处置,过程异常高效。国家安全机关在接到举报后,迅速运用轨迹追踪和视频比对技术,锁定了赵某和杨某。但整个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其实并非高科技,而是“人”。

那个发现异常并果断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电话的附近群众,才是真正的“吹哨人”,事件的突破口,正是由他打开的。为了表彰和鼓励这种行为,国家安全机关依据《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奖励办法》,对举报者给予了现金奖励。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这笔奖金,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而这种“人民防线”的力量,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有数据显示,仅2024年,通过12339热线举报的涉间谍线索就同比增长了37%,其中超过半数的线索,都与民众发现的异常飞行物或可疑拍摄行为有关。这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张由亿万普通人织成的安全防护网,正在悄然形成。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当然,光靠“人防”还不够,未来的防线,必须是“技防”与“人防”的深度结合。一方面,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推广“无人机实名登记+禁飞区自动预警”这类技术,让无人机在出厂时就被戴上“紧箍咒”。

另一方面,保密教育必须跟上,而且要更有针对性。不能只是空喊口号,而是要走进青少年、摄影爱好者、无人机从业者这些重点人群中去,用真实的案例告诉他们,哪些能拍,哪些是绝对不能碰的红线。让“起飞前多问一句,多查一下”,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结语

阅兵场上空的壮丽航迹,背后是无数人默默的守护。赵某和杨某的无人机事件,像一声刺耳的警报,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在科技触手可及的今天,国家安全的边界不再是遥远的边疆哨所,它可能就在我们每一次点击快门、每一次操控无人机升空的指尖。

守护这片我们热爱的长空,需要更智能的技术,需要更完善的法律,但最根本的,是根植于每个公民内心深处的那根“保密弦”和对规则的敬畏之心。这不仅是在保护国家,更是在保护我们自己,避免因一时兴起的好奇,而付出无法挽回的代价。

又有2名间谍被揪出?九三阅兵训练期间,2人违规放无人机拍摄被抓

信息来源:

北晚在线2025-08-29《无人机疑似拍摄阅兵军机训练,国家安全部通报提醒!》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