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普京这次不怕北约开战了,俄传来最新情报:英国已经阵亡1000多人

排行榜 2025年09月19日 18:40 4 admin

最近俄罗斯那边传出消息,说英国人在乌克兰战场上损失惨重,已经有超过一千人阵亡,这事儿让不少人开始琢磨普京的底气从哪儿来。英国记者科林·弗里曼在采访中提到,大概有五千英国人以雇佣兵身份去了乌克兰,结果每五个里面就有一个没回来,死亡数字直接破千。 这可不是小数目,跟以前英国人参与的伊拉克或阿富汗冲突比起来,高得离谱。那些地方西方军队有技术优势,还有空中支援,伤亡率低得多。但在乌克兰,俄罗斯军队用大炮密集轰击,加上无人机和航空打击,雇佣兵根本没多少喘息机会。弗里曼还说,很多英国人去那边不是纯粹为了乌克兰,而是因为在家乡经济压力大,或者干脆躲避法律麻烦,结果战场上成了炮灰。

俄罗斯国防部那边一直宣称,他们已经消灭了成千上万的外国雇佣兵,总数达到五千九百多,其中波兰人最多,其次是格鲁吉亚人和罗马尼亚人。 英国人排在后面,但数字也不少。俄罗斯媒体经常报道这类消息,比如今年一月,他们说精确打击了哈尔科夫的一个建筑,里面藏着外国战斗人员,直接干掉一大批。 还有去年十月,俄罗斯声称在顿涅茨克地区杀了两个英国雇佣兵。 这些说法当然得打个问号,因为战场信息乱七八糟,双方都爱夸大,但弗里曼作为英国人,从内部渠道得到的数据,多少有点可信度。他强调,乌克兰战场跟西方人习惯的低强度冲突不一样,俄罗斯的火力覆盖太猛,伤员撤离都成问题,往往拖不到医院。

普京这次不怕北约开战了,俄传来最新情报:英国已经阵亡1000多人

这情报一出,欧洲那边社会反应挺大。英国政府对雇佣兵损失保持低调,不想公开承认,因为这些人是自愿去的,不是正规军。但现实是,这些死亡数字成了政治包袱,让民众开始质疑代理战的代价。北约内部也纠结,本来想通过情报和技术支持帮乌克兰,但不敢跨过直接参战的线。北约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进军乌克兰开始,就提供了卫星定位、武器训练和指挥协调,但一直停留在幕后。 到现在,这支持已经持续一千二百九十多天,没见成建制部队进去。金融时报报道过,北约有能力把欧洲各国军队整合起来,直接进驻乌克兰,但前提是冲突结束后。 政治现实挡着呢,谁也不想冒险。

普京那边,看起来越来越有恃无恐。俄罗斯情报部门放出这些消息,就是想告诉西方,你们派人来,代价不小。普京多次公开表示,不怕北约介入,因为他觉得北约没胆子真打。 他把北约扩张当成借口,但分析人士说,普京入侵乌克兰不是因为怕北约进攻,而是觉得北约弱,反应慢。 自1999年以来,北约加了十六个成员国,其中十四个踩进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比如波罗的海国家、波兰、罗马尼亚啥的。 这让克里姆林宫觉得必须用武力改格局。普京视乌克兰为国运战场,要拿下乌东精华地带,破坏乌克兰独立反抗能力,建立缓冲区。

普京这次不怕北约开战了,俄传来最新情报:英国已经阵亡1000多人

俄罗斯西部军区动作频繁,部署了锆石、天王星和宝石导弹,列宁格勒军区和加里宁格勒州的火力网覆盖前沿。 这是在发信号,要是北约敢跨境,迎接的不是警告,而是实打实打击。波兰那边,从二十万现役部队抽四万,拉到波白边境军演,装甲纵队亮出来,但本质是制造压力,不踩红线。西方总共在东翼压上数万兵力,场面大,但停在威慑阶段。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也动员,四方对峙格局明显。

英国雇佣兵的损失数字,目前主要来自弗里曼的说法,需要更多验证。但俄罗斯卫星网转引过类似内容,说五百英国雇佣兵阵亡。 纽约时报报道,今年八月,俄罗斯导弹击中乌克兰训练营,至少十二个外国志愿者丧生。 BBC确认,五百多外国人替俄罗斯打仗被杀,但那是另一边。 这些事件让欧洲政坛头疼,代理战幻想破灭,本来以为低风险,现在尸体袋子堆起来。

普京这次不怕北约开战了,俄传来最新情报:英国已经阵亡1000多人

普京的算盘是,西方把乌克兰当消耗俄罗斯的工具,但他要彻底打废乌克兰,掌握资源走廊,重塑基辅政治。 北约东扩遏制不了,他用武力回应。战争从2022年到现在,俄罗斯推进乌东,占领部分土地,破坏基础设施。北约的回应是加强东翼防御,但没实质参战。 普京警告,如果乌克兰用远程武器打俄罗斯本土,那等于北约开战。 但他自己不怕,因为相信北约底线卡死,不会真迈步。

欧洲面对这些损失,转向低调处理。英国政府对雇佣兵伤亡态度遮遮掩掩,不想放大。 波兰军演变成长期驻防迹象不明显,俄罗斯导弹扩容但保持机动。北约没公开派兵,停在软参战层级。俄罗斯借此巩固立场,推进目标。俄罗斯还招募外国雇佣兵,乌克兰情报显示,从非洲和亚洲拉人。 但焦点在西方损失上。普京不怕北约,因为他让对手算账方式变难。战争拼底线,谁逼得对方不敢动,他就占上风。

普京这次不怕北约开战了,俄传来最新情报:英国已经阵亡1000多人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