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排行榜 2025年09月22日 23:35 3 cc

在当前台海气压持续紧绷的氛围下,任何跨越海峡的动作都格外醒目。民进党创党元老之一的洪奇昌悄然现身北京,犹如一块石头砸进了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水面,引起岛内外一片哗然。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紧接着,台北市长蒋万安也宣布即将访陆,国民党显然不愿让民进党独占两岸交流的“舞台”。

那么,这一南一北的“接力式互动”,是在为两岸关系松绑,还是在岛内权力棋局中各自下注?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洪奇昌“破冰”背后

洪奇昌此行表面上是参加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行程低调、话语寥寥,却足够有分量。

他不是普通的“来宾”,而是民进党的创党元老之一,曾主导起草党纲党章,担任过“中常委”,更是早期“新潮流系”的核心人物。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可是这个曾经站在绿营风口浪尖的政治人物,后来却因公开表态支持“九二共识”而被“新潮流”除名,逐渐淡出主流政治圈。

如今重现北京,他的出现就像是一种“政治隐喻”——不是为了个人存在感,而是释放某种信号。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他的发言不多,只提到大陆科技发展“令人惊艳”,并表示“两岸可以合作”。这语气不重,但在岛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一方面,他的“合作”论调,显然与当前民进党当局的“抗中”路线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他的身份决定了这番表态不能被简单当作“个人意见”,而可能是反映了部分绿营背景下的工商界,正在对当前两岸僵局感到不安和焦虑。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尤其是在大陆今年6月宣布中止ECFA部分关税减让、并对台军工企业实施制裁之后,岛内与民进党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受冲击不小。

以汉翔航空为例,这家具有“军工”属性的企业被列入制裁名单,等于拦住了大陆市场的大门。显然,这不仅是经济手段,更是政治信号——要让台当局为其“台独”路线买单。

洪奇昌此行,或许就是这些企业希望“灭火”的一次尝试。试探大陆是否还愿意留窗口,看看能不能在不动摇民进党基本立场的前提下,争取一点喘息空间。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但问题在于,只要民进党不放弃“台独”党纲、不承认“九二共识”,这样的交流只是战术层面的“缓和表演”,无法撼动两岸关系的结构性对抗。

所以说,洪奇昌这一趟,更像是一次“象征性”的破冰,既非民进党转向的官方信号,也无法真正代表岛内主流政治意志。

但它确实反映出,在赖清德支持率低位徘徊、罢免案余波未平的背景下,党内有声音在寻找新的出路。这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焦虑。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国民党不只是“跟进”

就在洪奇昌访陆后不久,台北市长蒋万安也宣布将率团参加上海的“双城论坛”。

不过这次的阵容,与以往文化或商业为主的交流团不同,代表团中不仅有国民党的“立委”,还包括民众党的议员,政治色彩明显增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市政交流,而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动作。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蒋万安的身份也让这次行程格外引人关注。作为蒋家后代、岛内政坛的“明星脸”,他曾被视为国民党接班人的热门人选。

虽然后来宣布不参选党主席,但他近年来在台北市政上动作频频,显然是在为更大的政治舞台布局。面对当前两岸关系的紧张,他公开表示:

“越紧张越需要交流。”这番话既有现实考量,也有战略深意。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首先,蒋万安此行是国民党长期“维持现状”路线的延续。与民进党内部试图“打擦边球”的策略不同,国民党从未放弃“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也一直主张在一个中国框架下进行有条件的沟通。

大陆对此持肯定态度,新华社多次强调,只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大陆欢迎一切形式的两岸交流。

另一方面,这次访陆也反映出岛内反对派在推动两岸和平上的某种共识。国民党与民众党的议员同台亮相,展现的是一种“蓝白合作”的可能性。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这种跨党派的协作,不仅是对赖清德“台独”路线的反制,也是在为2026年的地方选举和2028年的大选热身。

更重要的是,民调早已说明一切。当下岛内多数民众不支持两岸对抗,反而希望加强经济与文化交流。

国民党此举正是顺应了这一主流民意,与民进党的激进路线形成鲜明对比。在民众眼里,一个愿意沟通的政党,总比一个一味对抗、让生活变难的政党更讨喜。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所以说,蒋万安访陆不是“跟风”,而是有备而来。他要的不只是曝光度,而是话语权。在台海局势持续紧张、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背景下,谁能在“和平”议题上取得主动,谁就能掌握岛内政治的道德制高点。

对抗与对话的并存现实

台海如今呈现出一种极具张力的“温差”状态:一边是民进党当局在持续推进“倚美谋独”政策,不断刺激大陆底线;另一边,则是岛内各界、特别是工商界与反对党,在尝试绕开官方渠道,寻找与大陆对话的可能性。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这种“温差”,不只是意识形态的分歧,更是现实压力下的应激反应。美国虽然口头上对台湾“坚定支持”,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时常“口惠而实不至”。

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美方对台湾的帮助远不如岛内想象。大陆对台制裁一出,不少企业立刻感受到“谁才是市场”的现实。

与此同时,美国与欧盟的企业界也越来越担忧台海局势。欧美企业普遍认为台海稳定是全球供应链安全的关键,一旦局势失控,将殃及全球经济。

也因此,国际社会对于两岸保持最低限度的沟通,是持正面态度的。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洪奇昌和蒋万安的访陆,虽然动机不同,但都传达出一个共同信号:赖清德的“台独”路线在岛内越来越站不住脚。

从经济到民意,从企业到在野党,对“交流”的需求正在迅速上升,而对“对抗”的疲劳感也在蔓延。

不过,两者的路径也有本质差异。洪奇昌的“合作论”依旧悬在政治底线上,更多是“经济灭火”;而国民党则是明确表态、以“九二共识”为前提进行全面交流。

民进党元老抵京,引发高度关注,国民党不甘示弱,蒋万安即将访陆

大陆的态度也非常明确:只有建立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的交流,才有可能走得久、走得远。

结语

不管是洪奇昌的“破冰”,还是蒋万安的“访陆”,都说明岛内已经有人意识到,赖清德的路线正将台湾带向一条危险的独木桥。这些交流活动,虽然热闹,但若不触及核心问题,终究难以改变两岸大局。

大陆的立场清晰而坚定:只有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这不是政治口号,而是两岸能否走出僵局的现实基础。任何人、任何党派,只要愿意回到这一共识下,交流的大门始终敞开。

未来的方向,终究要看民进党当局是否愿意做出历史性的选择。否则,不管有多少“破冰之旅”,都不过是浮在水面上的泡沫,终究会被更大的风浪吞没。

信息来源: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在京开幕 聚焦新质生产力助推两岸融合新发展

中国日报网2025-09-20 16:00

港媒:台北市长蒋万安将率团赴上海参加“双城论坛”

海峡导报2025-09-18 17:18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