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热爱即天赋

排行榜 2025年10月25日 06:35 4 cc
热爱即天赋

小时候在灯下做手工的小毛

小毛7岁那年,我们全家去冲绳,一路上用过的不少瓶子,他都舍不得扔掉,固执地要带回国。登机前安检,日本的机场工作人员拉开他那个鼓鼓囊囊的背包,里面的空瓶子迸出来,散落了一地。那一刻场面尴尬,我感觉周围人都投来异样的目光,似是在说:“怎么这一家中国人,连空瓶子都要?”

今天他16岁了,仍然保留着这个从小的习惯,也算“物尽其用”——任何空瓶子、包装纸、纸巾筒、纸箱、布料,都还能废物利用,成为他手头的免费材料,他可以或剪或粘、或画或拼贴,搭建他的纸上王国。

热爱即天赋

这个龙舟就是废旧纸盒做的,2019年6月

起初是妈妈和他一起做手工,但妈妈的思路大致就是工艺美术,到后来他又想出了很多新玩法,例如用纸巾、吸管来做液体导流的实验,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机械装置。

2020年12月,手造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我知道他痴迷于手工,带他去观摩,他果然流连忘返,对里面木板模型组装的机械装置感兴趣,一问,其中一个手枪模型就要66元,更复杂的装置都得百元起。他觉得太贵了,看到展台那儿有用剩下来的废弃模板,找他们讨要过来。

我起初还没明白,问他:“你要这些废品干嘛?”他说:“我回家自己做呀。”果然,他回家照着轮廓线刻下模块,用硬纸板自己搭建好了装置。

热爱即天赋

纸板装置,2020年12月

不过,要论他最喜欢的手工,那还得是折纸。我都不记得他从什么时候起折纸的了,但记忆中他三四岁的时候就在画折纸的步骤图了,origami(折纸)肯定是他最早学会的英文和日文单词之一。

家里没人料到他会对折纸如此热爱,起初连妈妈也只是把这当作是给孩子的一种小乐趣,并且相比起电子游戏,这总是打发时间的更好方式。没过几年,普通的折纸已经满足不了他,我们不得不去找更多折纸相关的书籍、视频来给他看。

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他一度相当沉迷于折纸,晚上都开着小灯,躲在被窝里折纸。一次,有朋友来我家里,看到他那个大纸盒里的一大堆作品,惊叹不已,我说“他现在就是太沉迷了”,朋友回我:“多好啊,别打击他!”我笑:“打击他都没用,还是照折不误。”

热爱即天赋

螳螂,2020年1月

(背景板是《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

热爱即天赋

红龙,2021年11月

对他来说,折纸远不只是折纸,还是一种思维方式。老实说,我起初以为折纸只相当于一种儿童游戏,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小毛给弟弟画流程图,告诉他一只鸟要怎么画,我忽然明白过来,他这是从折纸书上学来的,把任何一件任务细化拆解成许多个步骤。那一年他8岁。

也是在那之后,我开始留意折纸对他意味着什么,那原本或许是一种个人爱好,一种打发时间的乐趣,但后来或许还影响他的空间想象和看待事物的方式,最后,甚至还是社交手段。

他在小学四年级转学过,原本就话不多的小毛,到新学校后也很难马上跟人打成一片,最后帮到他的居然是折纸——因为他课间就默默地在座位上折纸,旁边的同学们看到了围观过来,一来二去就搭上话了。

那会苏打笑着和我说起:“小毛有点像我小学高年级转学的时候。我那时候是画画,很多同学凑过来看,他现在是折纸,有的小朋友已经要他帮忙折了好几个。”一向和善的小毛来者不拒,把自己的手工变成了给新同学们的礼物。

热爱即天赋

玫瑰花,2020年12月

学校组织义卖,他拿出来的也是自己的折纸作品:一朵玫瑰花,标价5元。说实话我觉这价格一点都不贵,但他折的三朵最终只卖出去一朵,回家来说起,神色平淡,好像也并不沮丧,我问他:“那剩下两朵呢?”他耸耸肩,答:“被老师扔了。”

可能是我多虑了,不免担心他幼小的心灵会不会受伤害,但他看着似乎还好。虽然他对自己作品也很宝贝,都收纳在他的大纸盒里舍不得扔,但他好像又有一种“做的时候好好做,完成了就行了”的心态。

他做手工的时候不但投入,而且和别的孩子不同,他很少需要大人协助——有时让人感觉,他虽然并不拒绝跟人合作,但不喜欢有人在旁指导。

有一次,外婆带他去上海植物园参加一个手工纸灯的工作坊,全程三小时, 小毛独立完成一盏,就靠看视频制作,既不问问题,也无须有人协助。场上别的孩子都要靠家长在旁帮忙,甚至有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也来不及制作完成。

热爱即天赋

手工纸灯,2019年11月

对他这些手工爱好,我们家里确实也不怎么管他,只要他自得其乐就好。也因此,他从小习惯了自己去看步骤图、自己解决问题,除非他主动求助——但他也很少这样,他的个性是那种,就算遇到困难,你要问他是不是有问题,他总是说“还好”。

关于这孩子像谁,我们家里一直有争议。一派说像爷爷,爷爷也是耐心又细心的多面手,连木匠和泥水匠都会;另一派则认为显然要归功于妈妈的基因和教育,如果是这样,那这方面的基因看来只给了小毛,因为弟弟虽然像妈妈一样喜欢画画,但对手工却向来毫无兴趣。不管怎样,反正不像爸爸,他的动手能力可比爸爸强多了。

很多人家里不敢让孩子接触尖锐的刀具,但妈妈是从小毛1岁起就让他学着用小剪刀——当然是那种安全剪刀,不会受伤。这一点其实很重要,因为用剪刀需要很微妙的力量掌控,从小练习可以锻炼手部肌肉。然而这一点,小毛喜欢,弟弟就不喜欢。

这或许真得说是“热爱即天赋”了——并不是说他喜欢剪纸、折纸这些兴趣而已,而是说小毛这孩子一直就偏好动手实践。小时候有几年,他甚至老是想要用手吃饭,尽管家里人觉得他这样不卫生,但他很久都屡教不改,到后来我也理解了,他觉得那样更自在、更顺手,对他来说,手是比任何工具更好的工具。

尽管最近些年来,由于学业日渐繁重,他的手工做得少了,但小时候的热爱不会淡忘。当然,在人生最初的这十来年里,他无论剪纸还是折纸,毕竟只能照着模型做,不会设计,但现在他会编程、也在学设计,我想那种“手感”会指引着他——希望如此。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