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高分低能不可怕,可怕的是高分抑郁》

排行榜 2025年11月05日 22:39 2 admin

你家孩子考了全班第一,你会不会在朋友圈晒成绩,配文:“老母亲终于熬出头了”?

可你有没有问过他一句:

“你开心吗?”

去年,北京某重点小学的心理筛查结果震惊全国:

全年级前10名中,7人达到中度抑郁标准。

《高分低能不可怕,可怕的是高分抑郁》

他们不是“学不会”,而是——

太会学了,以至于忘了自己是谁。

这不是个例。


他们不说痛,不哭闹,作业工整、上课专注、考试稳定……

但深夜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只有一句话:

“如果我不优秀了,你们还会爱我吗?”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 “成就型人格”:

他们的自我价值,完全绑定在“表现好”上。

《高分低能不可怕,可怕的是高分抑郁》

一旦失误,不是“我考砸了”,而是“我完了”。

这种孩子,表面光鲜,内心空洞,

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

却没人教它——如何停下来喘气。

我们总说“高分低能”可怕,

可真正的危机,是“高分抑郁”:

- 成绩越好,越不敢放松;

-越被夸“懂事”,越不敢表达情绪;

-越优秀,越害怕失败,甚至不敢活着。

有个五年级女孩,在日记里写道:

“妈妈说我考不到前三就白养

她不是不想活,她是太想“活得值”。

可一个孩子,本就不该用分数来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更讽刺的是,很多父母直到孩子躺平、自伤、休学才醒悟:

原来那个“最省心”的孩子,早就病了。

只是他太擅长伪装“正常”,

伪装到连自己都信了:

“只要成绩好,我就还是个好孩子。”

可当有一天,他真的考砸了呢?

那不是一次失利,

是整个世界的崩塌。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别再让孩子用“优秀”来换爱。

请从今天起,做三件事:


比起赞美结果,孩子更需要看见过程的努力。

哪怕是在补习班门口红着眼说“妈,我不想去”,也请抱抱他:“好,我们回家。

《高分低能不可怕,可怕的是高分抑郁》

因为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孩子送上顶峰,

而是让他知道:

就算跌下来,也有人接住

“不要让孩子的笑容,全都来自成绩单上的数字。”

“一个靠‘优秀’才能被爱的孩子,一生都在恐惧失去爱。”

“我们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却忘了问:他是不是已经疼得走不动了?”

转发给那个还在“鸡娃”的家长,

也许,你就救了一个正在硬撑的灵魂。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