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01日 15:41 4 admin

9月刚翻页,HR群先炸了锅。

有人问妈返聘算不算员工,有人催法务赶紧补合同。

北京朝阳,62岁的保洁阿姨张桂兰,俩月前还为工伤补偿跑断腿,如今物业主动上门谈补缴、谈追加。

转折点就落在这一天:9月1日。

道理得摊开说。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9月1日施行,早年的那套一享受养老待遇就一律按劳务关系处理的说法,被正式废止。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别急着下结论,并不是全改成劳动关系,而是不再看年龄一刀切,回到事实用工:受不受管理、怎么发工资、干的是否主营业务,这些放一起看。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政策风向也清晰了。

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到2025年7月31日,人社部拿出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列了四个兜底项(工资、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工伤保障),还强调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标准,按月足额支付,工伤保险由单位参保缴费,个人不缴。

涉及这四项,仲裁委不能拒收。

另外一条很关键:必须订立书面用工协议,把工作时间、报酬、劳动保护写细写实。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一线已经给出样本。

深圳一家公司年中招了62岁的保洁阿姨,签劳务合同,没买任何保险。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8月阿姨拖地摔伤骨折,公司一句劳务不认账。

阿姨去劳动部门求助,试点期间就明确这类属于事实用工,公司要按工伤标准赔,最后掏了3万多医疗费,还被责令整改。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朝阳的张桂兰,两年前摔伤被鉴定九级伤残,当时被挡在劳务关系门外,如今公司回头补。

不合规的代价一点不虚。

上海一家餐饮集团拖欠32名超龄员工工资,被罚50万元,还得把拖欠工资翻倍补发。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济南一物业没给67岁保洁员李某交工伤险,李某在电梯作业受伤,法院判企业承担医疗费和伤残补助金等共38万元。

河南还有企业8月30日才去办参保,碰上系统维护,9月1日仍未参保,被投诉后罚了3万元。

(04)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企业算盘也开始重打。

东莞一家制衣厂老板算过账:厂里300个超龄工,按行业费率0.3%,月薪5000,工伤险每人每月多出约150元;再叠加加班费、带薪休假,每人每月或多750到1000元,一年要多支出约360万。

压力是真有,但也不是全是负面。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深圳一家电子厂把站立质检改成坐班,招55岁以上女工,不良率从0.8%降到0.3%,效率还涨了15%。

缓冲工具在补位。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广东、浙江给参保补贴,给超龄员工上工伤险,保费返还50%。

广州一家机械厂给200人参保,本来一年36万,拿到补贴后只出18万。

税端也有助力,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发给超龄员工的工资,企业所得税前按150%加计扣除。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江苏对企业缴费再给30%的补贴。

落地怎么走,很多地方把路标立上了。

四川给的路径是线下办理,企业带超龄用工协议和参保申报表到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办;河南在河南社保APP企业端就能申报,缴费基数按实际工资或当地下限核定。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还支持在岗补缴。

有服装厂给12名超龄员工补了3个月保费共2880元,后来一人受伤,赔付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企业没有再额外掏钱。

佛山一位61岁的老师傅去年在车间被机器夹手,因为已参保,医疗费全额报销,还拿到3个月停工留薪工资,每月5000照发。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到2024年底,广东已有14.2万名超龄人员参保,其中1704人是已领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农民工。

企业怎么自救,别空喊口号,做事更快。

一步,拉清单,谁超龄、在哪个岗位、是主营还是临时,分层管理。

9月1号起,超龄员工用工规矩大变!劳务关系不算数了!

二步,补签书面协议,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标准和发放日、工伤险责任写清写透。

有电子厂曾在协议里写受伤与企业无关、自愿放弃加班费,被判违规,多付8万元。

三步,工伤险全覆盖,别拖,办不下来先留痕备案。

四步,给管理层补课,别再让超龄员工长期加班却不付加班费。

五步,给风险加护栏,雇主责任险、商业意外险做补充,高风险岗位慎用,必要时用合规的劳务派遣托底。

多方声音也给了温度。

读者留言:家里老人63岁,做保洁十年,摔一跤,报销跑了半年没结果,看完新规,头一回觉得自己被看见。

制造业HR朋友:成本会上去,但心里更踏实,不用遇事全靠扯皮。

基层工会干部:不是给谁贴标签,是把能用的权利放进工具箱。

说到这,关键点就两句。

不再默认劳务那一套,关系认定看事实;核心权益要兜住,工资有底、工伤有门、仲裁能进。

企业别心存侥幸,合规越早越省钱;超龄劳动者也别憋着,问清有没有保险、工资怎么发、加班怎么算。

你们单位准备好没,名单拉了吗,协议换了吗,工伤险上了吗?

评论区说说,你最担心哪一条,身边那位老师傅,心里踏实了吗。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