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跨国防巨头联手造空中变形金刚:BAE与洛马共推无人蜂群战机系统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16日 21:39 3 cc

在2023年的伦敦国防安全设备国际展(DSEI)上,英国BAE系统公司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宣布了一项引起全球防务圈强烈关注的合作:两家公司的顶级研发部门——“猎鹰工厂”和“臭鼬工厂”将联合开发一种模块化无人作战系统。

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联合研发”,而是从源头到应用都深度融合的合作,目标是打造一个具备空投、地面、海上、运输机等多种发射方式的“空中多面手”,专注电子战与打击能力。

跨国防巨头联手造空中变形金刚:BAE与洛马共推无人蜂群战机系统

这意味着什么?说白了,就是未来战场上,既能侦察、又能干扰、还敢“开火”的无人机,可能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小角色,而是以蜂群形式作战,与有人战机协同,成为主力打击力量。

这项合作打破了长期以来“各国单打独斗开发无人机”的套路,也标志着无人作战系统真正开始从“辅助角色”向“核心力量”转型。

不再只是“打酱油”的无人机:模块化、协同、智能三位一体

这次BAE和洛马的合作,不只是造台新飞机那么简单,而是从设计理念上就对未来空战打法做了重新定义。

一是模块化设计。未来战场瞬息万变,今天要干扰雷达,明天要打击地面目标,后天又得执行侦察任务。传统无人机你要换个任务就得换一台机,而模块化平台只需要更换任务载荷——插拔式的“外挂功能包”,一台平台搞定多种任务,大大降低了成本和维护压力。

跨国防巨头联手造空中变形金刚:BAE与洛马共推无人蜂群战机系统

二是多样化发射方式。这套系统既可以从军用运输机空投,也能地面或舰上发射,甚至未来可能从高空无人母机释放。这种“随时随地上场”的能力,等于把战争部署速度拉到了一个新高度。

三是蜂群协同与AI赋能。不再是单架无人机执行任务,而是一群具备一定自主决策能力的无人机协同作战,通过分布式网络实现目标分工与信息共享。即便中途有些被击落,剩下的照样能完成任务。这种系统抗干扰、抗打击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为“以量取胜”提供可能。

说得更现实一点,这种无人系统未来很可能成为F-35、暴风雨等下一代战斗机的“僚机”,帮着它们探测目标、吸引火力、甚至先发制人。

从战略合作到产业示范:无人化战争变革正加速到来

过去,重大防务项目多由单一国家主导研发,国际合作顶多停留在采购和技术转让层面。但这一次,BAE和洛马走的是“深度捆绑+联合研发”的路线,可能会成为未来防务产业合作的新范式。

这背后有几个现实驱动:

  • 研发成本高企,合作是最优解。虽然无人系统看起来比载人机简单,但要实现真正作战效能,研发投入一点都不低。两个巨头联手,不仅分担了成本,也提升了项目推进速度。
  • 快速原型能力成“硬通货”。臭鼬工厂和猎鹰工厂的共同点就是“快”——从设计到原型能压缩到几个月。面对战争形态日新月异,这种速度决定了谁能抢占技术制高点。
  • 未来系统必须“互联互通”。随着多国开始推进无人协同体系建设,标准化和兼容性变得至关重要。BAE与洛马的合作,可能为未来多平台协同作战提供一套“工业语言”。

更重要的是,这项合作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未来空战,将不再是“人机大战”,而是“人+机”的体系之战。

跨国防巨头联手造空中变形金刚:BAE与洛马共推无人蜂群战机系统


载人战机负责决策指挥,无人系统负责执行高风险任务。这种分工协作,不仅提升整体作战效率,也大幅降低了人员伤亡风险。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