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卖不起房了?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4日 17:37 3 admin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越来越多人“卖不起房”了,你没看错,不是“买不起”,而是“卖不起”。

什么叫“卖不起房”?

简单来说,由于房价跌幅太大,很多买在高位的人,首付早就跌光了。

想卖房?可以。但有一个前提:你得先把银行剩下的贷款还清才行。

举个例子:

有朋友前几年290万买的房子,现在跌到150万。

他首付三成90多万,贷款近200万。几年来总共还了30万,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利息,真正还掉的本金只有10万左右,他还欠银行190万。

他想卖掉房子,就算顺利拿到150万房款,还得再掏出40万现金,才能结清贷款、办理过户。

首付跌没了,房贷白还了,卖房还要倒贴,这就是 “卖不起房” 的真相。

听起来很魔幻,却是很多人在经历的现实。

更让人揪心的是市场现状:

一边是 “卖房潮”,比如广州,2025 年二手房挂牌量破 20万套,创了新高;

可另一边是 “成交难”,100 套挂牌房里,只有 13 套能卖掉,成交周期差不多大半年。

新房市场也不好过,全国待售商品房超 7.6亿平方米,就算不建新的,也得卖两年多才能清完。

为了把房子卖出去,很多人使出了浑身解数,给看房者端茶倒水,有人甚至混成了房产中介,只为房子早点出掉。

某书上,全是“绝望的呐喊”。

有惠州博主扬言房子免费送,更有甚至,还直接贴钱“送房”,都是为了尽快将“烫手山芋”转出去。

这些看似离谱的事,背后全是无奈。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上世纪 90 年代,日本楼市泡沫破了之后,很多房子变成 “负动产”。

滑雪胜地的公寓,从 “一房难求” 跌到 600 块人民币都没人要,有些房主还得倒贴钱求接手。

为啥?

因为持有房子要交固定资产税、物业费,越留越亏,不如趁早割肉。

国内的房主,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一方面,月供、物业费压得现金流扛不住;另一方面,怕断供影响征信,没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毕竟,“供养”一套房子的成本太高了,如果房价持续下跌,房子又卖不掉,每年光“养房”就要亏掉一大笔钱,这就像持有一个不断贬值、却还需持续投入的“资产黑洞”。万一断供,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2024全年,全国法拍房挂拍量达到65.78万套,同比大增了51.7%。以前被视为“捡漏”的法拍房,现在也遇冷了。

毕竟接手不仅要背贷款,还得交税,更怕 “接盘就套牢”。

更让人焦虑的是,“卖不起”的困局还在拖累整个市场链条。

想换大房的改善族,旧房挂半年卖不掉,手里没现金,只能看着心仪的新房叹气;

开发商想推 “以旧换新” 卖新房,可业主的旧房没人要,政策最后成了 “空架子”。

以前我们总说“闭眼买房总能涨”,可现在,市场逻辑彻底变了。

说到底,卖房难、卖不起,根源是市场逻辑变了。

一方面,限售松绑让大量存量房涌出来,可出生率降了、老龄化来了,“00 后”“10 后” 的住房需求远不如父辈,供需彻底失衡。

另一方面,大家不敢买了:2025 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涨了 5.4%,但财产净收入只涨 2.5%,跑不赢房价跌幅。“买涨不买跌” 的人性,让更多人选择持币观望。

最核心的变化,是房子的属性变了。

以前掏空"六个钱包"买房被视为人生投资,但当房产的金融属性褪去,只留下居住属性和沉重的债务时,“卖不起”的焦虑,比当年“买不起”更让人无措。

毕竟,“买不起” 只是没机会拥有,而 “卖不起”,是连止损都要倒贴钱的绝境。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卖不起房了?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