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5日 05:35 3 admin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科技圈最近炸了个大新闻!市值1700多亿的豪威集团官宣进入英伟达供应链,将为AI巨头的自动驾驶核心平台——DRIVE AGX Thor注入“视觉之魂”!

这绝非一次普通的商业握手,而是一次刺破天花板的突围:中国芯片产业,正在全球AI巅峰战场插上自己的旗帜!

幕后那位隐于市井的“中国芯片首富”虞仁荣,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与叱咤全球的AI教父黄仁勋强强联手。

图像传感器"隐形大佬"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可能有些朋友对豪威不太熟悉,甚至觉得名字有点陌生。但千万别小看它,在图像传感器(CIS)领域,豪威可是个实打实的“隐形冠军”。

我们日常用的华为、小米等品牌的高端手机,摄像头里的核心芯片,很多都来自豪威。要说这家公司的背景,也挺有传奇色彩的。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它最初是1995年由几位华人工程师在美国硅谷创立的,技术实力非常强,早年苹果iPhone3GS和iPhone4的主摄像头用的就是豪威的传感器,在那段时期,它一度占据全球过半的市场份额,风头甚至压过了索尼。

不过豪威的好运并没有一直持续。

豪威的低谷与转折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由于它只专注芯片设计,自己不搞制造,产能逐渐跟不上苹果等大客户的需求,结果被索尼后来居上,慢慢从高端市场退到了中低端。

转折发生在2016年,一个中国财团出手收购了豪威,之后虞仁荣控制的韦尔股份全面接盘,这家有着硅谷基因的技术公司,才算真正在中国落地生根。

说到虞仁荣,这位大佬的经历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他是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的学霸,据说读书时通宵打麻将第二天还能拿竞赛第一,绝对是个“天赋型选手”。

上世纪80年代他就敢在海淀倒卖模拟试题赚外快,毕了业先是在浪潮集团工作,但觉得不够自由,就跑去香港做电子元器件销售,摸清门路之后,1998年他自己创业当了老板。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早期做代理生意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一年能挣上千万美元,但虞仁荣不满足于只做中间商,他深知,要做大做强,必须得有自家的技术和产品。

于是2007年他成立了韦尔股份,一边继续做代理业务维持现金流,一边咬牙投入芯片研发。半导体这行投入大、周期长,非常熬人,但他硬是坚持了十年,直到2017年韦尔股份上市,才算是真正在行业里站稳。

而真正让韦尔股份实现跃升的,是2019年那场“蛇吞象”式的收购。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25.05.19/韦尔股份欲更名为“豪威集团”,是否将聚焦图像传感器业务

虞仁荣顶住压力,以152亿元收购了豪威科技,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觉得韦尔自己的营收还没豪威的零头多,风险太大。

但虞仁荣看中的是豪威的核心技术和专利积累,他认为只要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一定能重新激发它的潜力。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果然,收购完成不久,中美科技摩擦加剧,华为等国内手机品牌急需国产替代方案,豪威凭借技术实力迅速补位,成了国产高端手机摄像头芯片的首选。

这次收购让韦尔股份营收几年内翻了五倍,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元,虞仁荣也在2022年以950亿元身家成为“中国芯片首富”。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更关键的是,他不光帮豪威稳住了手机业务,还带领它成功杀入车载传感器市场,甚至击败了美国的安森美,成为通用汽车等品牌的供应商。

根据2025年中报,豪威的车载CIS收入已经超过手机业务,全球销量也冲到了第一。

技术硬才是硬道理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信息来源:新周刊/2025.01.17/“偏执狂”黄仁勋,百万富翁制造机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这次能进入英伟达供应链,说到底是靠技术说话。

黄仁勋挑供应商向来苛刻,不是顶尖的技术和过硬的质量根本入不了他的眼,英伟达的DRIVEAGXThor是面向下一代智能汽车的“超级大脑”,算力再强,也得依赖高质量的图像传感器来感知环境。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信息来源:北京商报/2025.08.28/国产替代浪潮中的隐形冠军②|豪威集团:视觉芯片的“车载之王”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豪威的传感器即使在暴雨、黑夜等极端条件下也能清晰识别路况,抗干扰能力在全球数一数二,正好契合Thor平台的高标准需求。

其实豪威和英伟达之前就有合作基础,几年前就在Orin平台上有过配合,但这次进入Thor供应链,意义完全不同,等于是从“参与者”升级为“核心伙伴”,成为英伟达自动驾驶生态中关键的一环。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对豪威来说,这张“入场券”含金量极高,等于是拿到了全球顶尖的技术认证,以后再去开拓其他国际客户,阻力会小很多。

放在当前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看,这件事的意义就更不一般了,2024年底美国刚出台了新一轮芯片出口限制,把上百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覆盖了从设计到制造的多个环节,意图非常明显。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而豪威凭借自身实力挤进英伟达核心供应链,等于是向世界证明,中国芯片不是只能做中低端,在高附加值领域我们同样有话语权。

这也反映出全球产业链的真实逻辑,英伟达要想保持产品竞争力,就必须整合全球最优质的资源;而豪威手握顶尖的图像传感技术,自然成为不可替代的合作伙伴。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这种基于技术互补的合作,不是单边政策能轻易切断的。

资本市场对这次合作也反应积极,虽然官宣第二天股价略有波动,但多数机构都认为长期是大利好。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眼下智能汽车正从L2向L3、L4升级,每辆车装的摄像头数量从几个增加到十几个,对高性能CIS芯片的需求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豪威本来就是车载传感器的龙头,现在又拿到英伟达的背书,等于提前卡住了下一代智能汽车的赛道入口。

十年卧薪尝胆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有意思的是,虞仁荣本人一直非常低调,他赚钱之后也没独享财富,2024年捐出53亿元成为胡润慈善榜榜首,还投入300亿元创办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专注培养半导体人才。

豪威不是唯一打入英伟达供应链的中国企业,目前,工业富联负责代工约69%的GB200服务器机柜,中际旭创是800G光模块的核心供应商,天孚通信、胜宏科技等也在各自环节占据重要份额。

从底层零件到高端模块,中国公司已经深深嵌入英伟达的全球生态中。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这背后是中国芯片产业十多年来的坚持投入,以前总说“缺芯少魂”,但现在能在图像传感器、光通信、PCB等关键领域长出豪威这样的企业,靠的就是虞仁荣这类创业者对技术的死磕,以及企业持续的高强度研发。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豪威每年研发投入保持8%以上的增长,2025年还计划推出新一代新能源车专用芯片,这种持续创新的韧性,才是中国芯片真正的底气。

当然,豪威面前仍有挑战,随着智能驾驶向更高等级迈进,对传感器的性能、可靠性要求会越来越苛刻,技术竞争只会更激烈。

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中国芯片首富”终于搭上了黄仁勋

但至少现阶段,它已经拿到了顶级赛道的入场券,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像豪威这样,凭硬技术进入全球高端链条,所谓的“封锁”和“脱钩”自然会渐渐失去实际意义。

黄仁勋常说AI将重塑所有行业,而在这一波重塑过程中,中国芯片企业不再只是旁观者或跟随者。

结语:

豪威为英伟达Thor平台提供“中国眼”,不仅助力智能汽车看清前路,也照亮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方向,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全球化分工中立于不败之地。

也许,这就是豪威与英伟达这场合作,带给我们最深的启发。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