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将电动车电池弹射出去?技术创新需要安全伦理校偏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6日 07:37 3 cc

文/王麓民

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一辆车身贴着“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的汽车演示了一项技术,该技术能够在电池热失控的时候,将电池抛出车身3-6米外,实现车电分离。有消息称,“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与均胜电子联合推出了这项电池弹射技术。该视频引发争议,有网友称“把活命留给自己,把灾难弹射给众人”“死道友不死贫道”。

将电动车电池弹射出去?技术创新需要安全伦理校偏


均胜电子回应称,他们与“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合作开发协议。而据记者调查,所谓“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属于麦特集团。但“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并无工商备案信息。麦特集团公司的电话,要么无人接听,要么为空号。

应该说,电动车电池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关机构和车企开展电池安全技术研究,寻求电动车安全解决方案,其初衷值得肯定和鼓励。但电池安全技术研究,应该有安全伦理评估,否则会出现网友戏说的“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窘境。

该项技术演示所引发的最大伦理争议,在于其展示了将重大安全风险从车内转移至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如果这种技术为电池弹射设置了触发的前提条件,比如在专业赛道或无人开阔地带才可以弹射,其出发点或许可以理解。但若是热失控电池无条件弹射,显然是不可接受的。网友的批评,就是对那种无条件弹射热失控电池技术的警惕与质疑。

技术探索存在风险。一项创新性技术研发的背后,责任主体一定是清晰的。但该项电池弹射技术,其责任主体却模糊不清。均胜电子回应不存在合作,“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查无工商备案,麦特集团电话不通……同时,也没有人出面说清这项技术的可靠性、成熟度以及是否存在安全伦理问题,这反映出对新兴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及演示进行规范与引导的必要性。

归根结底,电动车电池安全技术的根本出路,应在于持续提升电池本体的安全性与系统的可靠性,如强化电池包结构、完善热管理预警与阻隔机制等,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我们并非要全盘否定“弹射”等极端情况下的应急思路,但其研究必须建立在绝对可靠的安全前提之上。核心原则应是,技术的应用逻辑必须让位于公共安全的优先性。一项应急措施只有在确保不会对他人造成二次伤害的前提下,才具有伦理上的正当性。

创新固然可贵,但失去伦理约束的技术路径容易偏离正轨。热失控电池弹射争议,警示了相关技术研发部门,任何技术创新的价值,都应评估公共安全风险。否则,当电动汽车弹射出热失控电池时,也等于弹射掉了安全伦理和公共安全责任。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