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荷兰明抢?147亿中资企业遭强制冻结,3高管集体“叛变”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7日 15:36 4 cc

我国花了313亿才完成收购的公司,荷兰说冻结就冻结了?


10月12日,中国闻泰科技收购的安世半导体公司,被荷兰政府一纸命令冻结所有资产,中国股东被彻底踢出局。


消息一出,我国科技圈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这场耗时多年的海外并购,竟会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


荷兰明抢?147亿中资企业遭强制冻结,3高管集体“叛变”

时间倒回2018年,那时闻泰科技为了突破国产半导体产业的“卡脖子”困境,豪掷114.35亿,拿下安世半导体33.66%的股份。


安世的前身是飞利浦半导体部门,在汽车芯片领域手握核心技术,是全球车规级芯片的关键玩家。彼时的闻泰,满心期待着借助安世的技术和渠道,可以打通中国半导体的产业链。


一年后的2019年,闻泰再次加码,掏出199.25亿将持股比例提升至79.98%。到2022年,闻泰终于实现100%控股,前后累计投入313亿。

收购前的安世,其实已经陷入经营困境,处于亏本状态。而闻泰接手后,靠着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将安世盘活了。2024年,安世营收飙到147亿,占了闻泰总营收的六分之一。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并购会成为“中企出海标杆”时,荷兰突然一记闷棍袭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毫无征兆地下发命令: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分支机构的资产、技术专利、业务和人员,为期整整一年。


荷兰明抢?147亿中资企业遭强制冻结,3高管集体“叛变”

这相当于把一家高速运转的企业,硬生生按下了暂停键——生产线停了,专利用不了,连员工都没法正常工作。


更让人愤怒的是,安世半导体的三位外籍高管,突然集体反水,向荷兰企业法庭申请“紧急措施”,目标直指中国股东。


而荷兰法庭的操作更离谱:当场就批准临时措施,暂停中方董事长张学政的职务,把安世的管理权交给第三方托管,并在董事会里塞进一位外籍独立董事,手握“决定性投票权”——也就是说,不管中国股东有多少股份,这位独董一句话就能否决所有决策。


荷兰明抢?147亿中资企业遭强制冻结,3高管集体“叛变”



荷兰明抢?147亿中资企业遭强制冻结,3高管集体“叛变”


荷兰明抢?147亿中资企业遭强制冻结,3高管集体“叛变”

而在闻泰公司的操作上,荷兰做得更为过分。闻泰花了313亿买下安世,如今只剩个“分红权”的空壳子,可就连分不分红,都要看那位外籍独董的脸色。要是未来荷兰方面把安世以1欧元的价格卖掉,中国股东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有人说,这只是偶然事件,但事实绝非如此。


要知道,就在9月29日,川普刚发布针对闻泰科技子公司的出口管制新规。9月30日,荷兰就紧随其后。闻泰科技高管在投资者会议上戳穿真相:“荷兰就是跟在美国政府身后的温顺绵羊”。


荷兰明抢?147亿中资企业遭强制冻结,3高管集体“叛变”

面对铁证,荷兰不仅表示和美国没关系,还拿“供应链安全”当挡箭牌。可事实是,安世半导体从未中断过对欧洲市场的供应,反而在全球芯片短缺时保障了欧洲汽车产业的稳定。


安世半导体的遭遇,是中资企业海外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一面镜子。


它照出了某些西方国家的逻辑:自己可以垄断技术,却不允许中国企业追赶;自己可以自由投资,却不允许中资企业在海外正常经营;自己可以动辄拿“安全”说事,却不允许中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可时代变了,科技霸权的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中国科技的崛起不是偶然,更不是某些国家能靠打压阻挡的。面对荷兰方面主动搞事,目前我国的反制措施已经在路上。


而中国企业,也会从这场风波中吸取教训,未来的出海之路,会更谨慎,也会更坚定——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自己足够强,才能不被别人随意拿捏。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