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3日 15:50 4 admin

一张带有25万美元悬赏金的照片,曾悄然出现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官网上,照片上的男人叫陈正坤,是一名芯片科学家。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他面临的指控听起来石破天惊:经济间谍,领导了一场旨在窃取美光科技价值近87.5亿美元商业秘密的行动。

这套组合拳,摆明了要把他和他的企业——福建晋华,钉死在“世纪巨盗”的耻辱柱上。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可谁也没想到,这场精心策划的全球通缉和天价诉讼,会在2024年2月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收场,旧金山联邦法院一纸判决,宣告晋华所有罪名不成立。

随后,FBI官网上的那张通缉令,也如同从未存在过一般,被悄无声息地撤下,那么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要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官司,而是一场在法律、产业、舆论三个维度同时开打的立体绞杀战,要看懂这场戏,就得拆开来看。

美国司法部甩出的王炸,是“窃取商业秘密”,这个罪名杀伤力巨大,既能占据道德高地,又能申请天价赔偿。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美光在2017年首先在台湾发难,紧接着2018年,美国司法部亲自下场,将事件升级为国家级别的刑事指控,直接对陈正坤发出了全球通缉令,他们声称陈正坤和晋华窃取了美光最核心的32纳米DRAM技术。

一切看起来铁证如山,直到辩方的律师们,拿出了一份尘封已久的学术论文,这份论文发表于1988年,主题恰好与DRAM技术相关。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它的第一作者,正是当时还在台湾清华大学读本科的陈正坤,这下整个指控的核心逻辑,瞬间崩塌了。

美方所谓的“核心商业机密”,其中关键技术原理,早在几十年前就被陈正坤本人公开发表,并早已过了专利保护期,毕竟一项全世界研究者都能查阅的公开技术,怎么可能被定义为一家公司的“商业秘密”。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法官的意见很直接:没有证据表明陈正坤或者晋华窃取了美光的核心技术,这个判决,等于是在法律层面宣告了这场围剿的破产。

更有意思的是,早在2023年,作为原告的美光自己就主动撤诉了,而晋华也曾反诉美光侵犯其专利。

这说明这从来都不是一场单向的抓贼游戏,而是一场你来我往的激烈博弈,当用来攻击的武器本身就不成立时,这场法律战的结局,早已注定。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如果说法律战是“软杀伤”,那么产业链的封锁就是致命的“硬打击”,这才是美方真正的杀手锏,在对晋华发起诉讼的同时,美国商务部迅速将其列入了“实体清单”,这张清单的威力远超任何一份法庭文件。

禁令刚落地,所有美国企业就被拦着,不能给晋华卖技术、卖东西了,结果第二天,晋华生产线上那些美国设备商的工程师,直接拎着箱子抬腿就走,一点不拖泥带水。

紧接着,连给晋华供关键光刻机的荷兰ASML公司,也被压力逼着停了货,一个砸了几百亿、马上就能批量生产的项目,就这么突然被掐断了,生产线上那些设备,搞不好很快就成了一堆值钱的废铁。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那种绝望感,足以摧垮任何一个团队,项目停摆,找不到供应商,人心惶惶,骨干流失,陈正坤本人更是面临引渡风险,连护照都被冻结了。

所有人都觉得,晋华完了,但正是这种极限施压,逼出了一条谁也想不到的路,既然规则是别人定的,那就不玩了,自己创造规则。

“既然买不到,那就自己造”,只不过这条路走得异常艰辛,团队全面转向自主研发,改造国产设备,甚至自己动手写EDA工具。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结果几年下来,他们硬是把设备中美国技术的占比,从最初的约70%,降到了惊人的12%,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更好了。

2021年晋华成功研制出完全自主的25纳米存储芯片,并在2022年实现了规模化量产,一颗“争气芯”的性能,甚至超出了预期,它的功耗比美光同代产品低了整整15%,而成本却比进口产品便宜20%。

现在晋华的月产能已经超过10万片,美国的物理断链,非但没能扼杀晋华,反而催生出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对手。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法律上定不了罪,产业上没能掐死,舆论和认知战就成了第三个战场,美方试图将陈正坤塑造成一个“技术叛逃者”和“商业间谍”,他们将一个单纯的技术路线分歧,描绘成一场处心积虑的背叛。

陈正坤曾希望将32纳米DRAM技术在中国落地,但遭到了美光总部的断然拒绝,这成了他离开美光、加入晋华的直接原因。

可是在舆论场上,这被解读为他带着美光的技术“叛逃”,帮助中国“弯道超车”,这种叙事简单、刺激,也极具煽动性,目的很明确:将科学家个人“妖魔化”,彻底摧毁其个人声誉,从而瓦解整个技术团队的向心力。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这种叙事在陈正坤几十年如一日的工程师底色面前,显得格外苍白,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早在英特尔时期,就因体验到华裔工程师“玻璃天花板”而感到迷茫的人,一个曾深度参与研发中国首款通用CPU“龙芯一号”的人,一个因为坚持自主技术路线,而被同事形容为“老顽固”的人。

他的人生轨迹,始终围绕着技术研发,他从不是一个活跃在聚光灯下的公众人物,更像一个沉浸在实验室里的技术宅,他低调专注于解决难题,比如当初带领瑞晶团队攻克芯片散热和功耗问题。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他执着坚信不能总在别人的游戏规则里玩,当晋华项目遭遇重创时,他没有离开,而是回到了晋江的实验室,继续埋头搞研发,目标直指14纳米及以下的国产制程技术。

最终瓦解这场“妖魔化”叙事的,不是辩解,而是实打实的成果,陈正坤团队的功耗优化方案,最终被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纳为国际标准,这也是中国工程师首次获得这项标准的署名权。

要明白,这比任何声明都有力,一个“世纪巨盗”的团队,怎么可能做出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的、开创性的技术贡献?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回过头来看,这场围绕陈正坤和晋华的围剿,是一次精心设计的多维度打击,法律诉讼是先锋,旨在瘫痪其决策层。产业链封锁是主攻,意图从物理上使其休克。

而舆论抹黑则是侧翼,用来瓦解其团队精神和外部声誉,每一招都精准而致命,而且结局却完全走向了设计初衷的反面,法律战暴露了其自身的逻辑漏洞。

没想到,产业封锁倒逼出了一个更强大的自主化体系,个人攻击则被科学家纯粹的坚持和硬核的技术成果所消解。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场打压让整个中国存储芯片产业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7%提升到了2024年的12%。

美国的“手术刀”本想精准切除一个刚刚萌芽的竞争者,却没想到,这一刀下去,反而激活了对手全身的免疫系统。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正如陈正坤所说:“技术主权不是口号,是每一代人的接力”,这场看似针对一个人、一家公司的战争,客观上却为整个中国芯片产业,上了一堂最深刻、也最昂贵的实践课。

参考资料:

又要干嘛?美国污蔑中国技术偷窃,外交部回应:中国一不偷二不抢

2019-01-31 18:45 看看新闻

遭美国司法部提告窃取知识产权,福建晋华终获无罪判决

2024-02-28 10:28·观察者网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