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特朗普又赢了,日本再次对美“投降”,石破茂收到噩耗,赖清德天都塌了,美财长发出威胁

热点资讯 2025年07月24日 22:37 4 admin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特朗普在“真实社交”上高调宣称“刚刚与日本达成了巨大的协议”时,全球贸易舞台再次被他的强势手腕所震动。

这份被其称为“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协议,核心是两项关键内容:美国将对日本商品征收15%的对等关税,而日本则以创纪录的5500亿美元资本注入美国市场作为回应,并承诺将美国企业的利润分成比例锁定在惊人的90%。这笔交易,在特朗普口中,将直接“创造数十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并撬开日本的汽车、卡车乃至敏感的大米等农产品市场。

日本官方对此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欢迎”姿态。

消息人士透露,此结果被归功于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的“顽强谈判”。表面上,协议似乎能“大幅减轻日本民众的不安感”,但水面之下暗流涌动——日本产业界对那15%的关税数字将作何反应?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巨大问号。

所谓的“顽强”,在特朗普设定的高关税框架下,更像是一种不得不做的止损选择,经济现实压倒了外交姿态。

特朗普又赢了,日本再次对美“投降”,石破茂收到噩耗,赖清德天都塌了,美财长发出威胁

石破茂(资料图)

然而,就在日本方向看似落定之际,台湾地区却骤然被推向了更严峻的贸易风暴眼。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7月21日的一席话如同惊雷。他明确表示,对于尚未与美国敲定最终协议的地区(台湾地区被普遍认为首当其冲),特朗普政府保留将税率“反弹回到4月2日的水平”的权利。这个“4月2日水平”并非虚言——在特朗普于该日宣布的全球性“解放日”关税方案中,台湾地区赫然在列,税率被定为32%。

贝森特的言论撕下了关税威胁的伪装布。他直白地将8月1日这个关税生效大限称为一种“谈判手段”,目的是“对相关贸易伙伴施压,迫使他们达成更好的协议”。

其逻辑冷酷而清晰:税率越高,对手屈服的可能性越大。“重点是协议的品质,不是协议的时间点”,贝森特强调,这无异于承认白宫手握税率大棒,愿意为榨取更多利益而等待,即便台湾经济因此悬于32%关税的利刃之上。

特朗普又赢了,日本再次对美“投降”,石破茂收到噩耗,赖清德天都塌了,美财长发出威胁

美国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这种赤裸裸的威胁将赖清德当局置于前所未有的困境。岛内产业界本就对潜在的32%高关税忧心忡忡,如今美国财长亲口证实其可能性,无疑加剧了恐慌。

对比日本以5500亿美元投资和开放市场换来的15%“优惠”税率,台湾地区面临的则是倍增的关税压力。贝森特虽补充“届时我们可以继续谈”,但前提是台湾地区必须先承受这一重击。日本式的“让步”换“优惠”路径,对台湾而言似乎遥不可及,更遑论美方所言的“高品质”协议——其本质不过是单方面最大化美国利益。

特朗普的贸易战略图景由此清晰浮现:这是一场基于“美国优先”的极限施压游戏。日本模式展示了其有效性——通过高额关税威胁,成功撬开了市场并获取了大量投资。

台湾地区则不幸沦为这一策略的最新试验场。32%的关税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其目的绝非单纯的贸易平衡,而在于迫使台湾地区在经济乃至更深层次上做出符合美国意志的战略妥协。

特朗普又赢了,日本再次对美“投降”,石破茂收到噩耗,赖清德天都塌了,美财长发出威胁

中国台湾地区(资料图)

台湾地区站在了抉择的十字路口。是效仿日本,以难以承受的经济政治代价换取一个相对“温和”的15%税率?还是在美国设定的“32%”高压下艰难求生?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意味着巨大牺牲。

石破茂作为日本自民党高层,虽非直接谈判者,但面对本国以巨大让步换来的协议,其推动的经贸政策空间必然遭受挤压,无异于一场“噩耗”。而对赖清德而言,贝森特发出的“回调至32%”的警告,无疑是其执政路上的一场政治风暴,称之为“天塌了”亦不为过。特朗普挥舞的关税大棒,正精准地砸向东亚经济版图最敏感的地带,每一次落点,都伴随着盟友或伙伴沉重的喘息与无奈的权衡。

这场由美国单方面主导的博弈,其代价正由他国默默承担。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