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国家生育支持政策再升级,0~6岁全周期减负方案出台

热点资讯 2025年08月26日 16:35 1 admin
国家生育支持政策再升级,0~6岁全周期减负方案出台

文 | 李彦霏


“婆婆前两天突然跟我说,现在上幼儿园好像免费了!”家住北京市朝阳区三源里南小街小区的曼曼(化名)笑着说。

说起政策变化,曼曼的婆婆感触颇深:“你外甥前几年上幼儿园时,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光赞助费就交了十几万元。现在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

曼曼家的儿子不到三岁,是双政策受益的典型,除了能享受学前教育免费,还能每年领取3600元育儿补贴。“这笔钱我们打算用在孩子的教育上”,曼曼和丈夫仔细算过账:虽然每月300元的补贴相比孩子2000元的日常花销不算多,但“有总比没有强”。

2025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2025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国务院相继出台的两项政策形成“0~6岁全周期”支持体系,标志着我国生育支持政策进入系统化、制度化新阶段。这不仅是一系列惠民举措的落地,更是国家在人口发展战略上的重要布局。

政策协同释放叠加效应。两项政策精准覆盖不同年龄段需求,育儿补贴聚焦0~3岁婴幼儿养育关键期,每年3600元的真金白银直接缓解“奶粉钱”压力;免费学前教育则锁定3~6岁教育刚需,从大班起步的学费减免让“入园贵”逐步成为历史。这种现金补贴+服务保障的组合拳,既缓解当下经济压力,又消除长远教育焦虑,形成政策合力。

政策设计彰显了中国特色。一方面通过中央财政90%的高比例分担确保政策可持续,避免地方财政“小马拉大车”;另一方面采取分步推进策略,学前教育从大班起步、育儿补贴从3岁以下切入,既保证政策及时见效,又为后续调整预留空间。这种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务实作风,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育儿补贴实现“指尖申领”,凭出生证、户口本等即可办理,让孩子父母少跑腿;学前教育减免强调“民办同步”,确保教育公平不打折;特别对困难家庭实行补贴不计入收入政策,守住民生底线。这些细节设计,让政策红利可感可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口发展关键转型期。两项政策的出台,既是回应民生关切的必然之举,也是着眼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随着政策落地见效,将为提振生育意愿、优化人口结构注入强劲动力,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人力资本基础。当然,好政策落实好,需要各级政府细化配套措施、加强政策协同,让惠民春风真正吹进千家万户。


育儿补贴简明Q&A

Q:哪些宝宝可以领取补贴?

A :2022年1月1日后出生的0~3岁婴幼儿均可领取,发到满3周岁为止。不论城乡、几孩,统统有份!

Q:能领多少钱?

A:2025年新生宝宝,每年3600元×3年=10800元。2024年出生宝宝,按月份折算,最多能领7200元。2023年出生宝宝,最多能领3600元。

Q:什么时候开始领?

A:8月下旬各地陆续开放申请。8月31日前,全国全面开通,建议设个提醒,早申领早受惠。

Q:怎么申领最方便?

A:8月底上支付宝(微信)就能办!只需准备:宝宝出生证明、户口本照片,3分钟搞定,不用跑腿。

Q:线下能办吗?

A:当然可以!到宝宝户籍地街道办,特殊人群还有上门服务。

Q:为什么只补0~3岁?

A:0~3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家庭养育特别需要支持的重要时期。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生育支持,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发展阶段和财力状况,育儿补贴制度覆盖3岁以前的婴幼儿养育阶段。


免费学前教育简明Q&A

Q:伙食费、校车费免吗?

A:不含。政策仅免除保教费(即学费),伙食、住宿等仍按原标准收取。但部分地区已试点保教费+伙食费双免,未来可能推广。

Q:民办园会趁机乱收费吗?

A:政策明确三不准:不准降低教师工资、不准减少活动经费、不准虚报学生数。教育部将开通举报平台,违规园所会被取消补助资格。

Q:农村幼儿园质量跟得上吗?

A:中央80%补助重点投向农村,要求同步做到“三个100%”:100%教师持证上岗、100%园所安全达标、100%开设幼小衔接课程。

Q:明年会扩到中班、小班吗?

A:财政部每三年评估一次,下一步扩面需满足两个条件:财政承受力达标(学前教育支出占比超10%)、教师队伍数量充足。

Q:二孩家庭能多减免吗?

A:目前无差别减免,多地正制定配套政策。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