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最可怕的敌人,不在边境线外,而是在办公桌前。他们不持枪,却能让国家损失惨重;他们穿着体面的西装,却背地里出卖国家的秘密。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频...
2025-10-25 0
不知不觉中,物理巨擘杨振宁先生已经去世整整一周了,
10月24日上午,杨振宁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各界人士神色肃穆,早早地在门口排起了长龙,等待送别这位跨世纪的科学伟人。
一代巨星的陨落,令整个社会都陷入了沉痛的哀思,
更遑论作为妻子的翁帆,更是在看似平静的背后,承受着难以言喻的痛楚。
直到在告别仪式上目睹了翁帆的状态,才理解了何为“不思量,自难忘”,
原来,当年杜致礼亲妹说的话,真的一点都没错。
2004年元旦前,知名翻译家许渊冲携同几位老友,一起为杨振宁晚年落居清华园设宴洗尘。
席间,大家都有夫人陪同,唯独杨振宁孑然一身,显得很是落寞。
当时,许渊冲便开口劝杨振宁续弦,希望他能找到一个老伴照顾晚年生活,
可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究竟得是一个怎样的人,才能走进杨振宁的内心世界?
一直到半年后,82岁的杨振宁致电许渊冲,
告诉他自己已经与一位28岁的女生“热恋”了,并且不久后还要步入婚姻殿堂,
那时人们才得知,那个走进杨振宁内心的女孩,名叫翁帆。
别看杨振宁当时已步入耄耋之年,可对待感情却绝不含糊,
该给的求婚、婚纱照、婚礼、结婚登记和蜜月,他一样不落,给足了翁帆安全感。
婚后,两人居住在了清华园的小院里,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神仙生活,
平日里,杨振宁坐在吊椅上阅读书籍,翁帆就在一旁弹奏钢琴为他助兴;
清雅的家中没有昂贵的家具,却有一张刚好能容得下两人并肩坐下的沙发,
每晚他们都坐在那张沙发上看电视,杨振宁也因此给沙发起名为“爱之椅”。
在翁帆还没到来前,大名鼎鼎的杨振宁在生活上却是个不太会照顾自己的“小孩”,
因为长期钻研科研,他对灶台上的一切都“束手无策”。
杨振宁不会做饭,干脆就请来一位保姆,一次性给他做好多顿饭,分装在冰箱里,
每次一到饭点,他就会从冰箱中拿出一份热了吃,打发度过了三餐。
自从有了翁帆后,杨振宁的食谱不再是冰冷的饭菜,而是妻子精心制作的爱心餐,
因为杨振宁酷爱吃甜食,翁帆便经常为他熬制银耳汤、烤甜面包,
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食物,但在杨振宁心中,却比五星级大餐还美味。
尽管两人之间隔着半个世纪的年龄沟壑,但杨振宁却热衷为翁帆制造点滴的浪漫,
有时他会久坐在电脑前,将两人外出旅游的照片和视频分类整理好。
在他们居住的小屋里,墙上就挂满了两人旅行打卡时的合影:
那是在青海湖,在千亩油菜花开得正盛的地方,
杨振宁低头浅笑,拉着翁帆的手阔步前行,而翁帆在他身后笑靥如花;
在奥地利也同样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年轻的翁帆拘谨面对着镜头,
而杨振宁站在她身后抿嘴一笑,两人背后是风景如画的欧洲风光;
有情的两人到哪里,哪里就自成风景,
哪怕是在家门口,眼看着纷飞的鹅毛大雪飘落在发梢,杨振宁和翁帆也觉得很美,
他们情不自禁地合影留念,心念着今朝霜雪落满头,此生也算共白首......
对于杨振宁来说,妻子翁帆的存在,着实在某种意义上延长了他生命的长度,
尤其是在经历过三次险情之后,是翁帆无微不至的陪伴,才帮助他挺过生死关。
杨振宁生前的好友葛墨林,曾在《我知道的杨振宁》一书中这样评价过翁帆,
他说,照顾一位老人的生活其实并不简单,但翁帆却把这件事做得很好。
她对杨振宁的用药情况十分熟悉,每日都会提前把他该吃的药分好,
并将水晾到合适的温度,“监督”他吃完了药才肯放心。
冬天每次出门前,她也总是给杨振宁穿好保暖的衣服,戴好抗风的帽子和围巾,
确保他不会有受冻风寒的可能,才会牵着他的手迈出“归根居”。
葛墨林回忆有一次,他陪同杨振宁去新加坡的植物园里散步,
杨振宁走了十几分钟后,翁帆便想让他在不远处的一块石头上歇歇脚。
可她担心石头粗糙坐着不舒服,于是赶紧铺上东西才让丈夫坐下,
又害怕杨振宁走热了坐下休息会受凉,又连忙把衣服给杨振宁披上,
不难看出,生活中翁帆对杨振宁足够知冷知热,对他的爱全部都体现在行动中。
在他们携手相伴的21年婚姻里,杨振宁还曾三次有过生命之危,
第一次是因为大面积的细菌感染,杨振宁连超三天都高烧达到40度,
期间翁帆一直陪护在床侧,寸步不离,给予了杨先生莫大的精神鼓励,
后来杨振宁康复后回忆称,在他感觉自己的灵魂逐渐离开了肉体之际,
是翁帆一句又一句的“Darling!”,才唤醒了他的意识,把他从鬼门关拽了回来。
第二次是二人到贺兰山游玩过后,杨振宁回来便一病不起,
这次同样是在翁帆的细心照料下,杨振宁才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最近一次则发生在百岁宴过后,杨振宁因意外摔倒而致脊椎骨裂,
因为病情严重,还特意请了全天的陪护来专门照顾。
可身为妻子的翁帆放不下心,还是终日都陪伴在丈夫身边,亲力亲为,
有一次葛墨林晚上九点多,打电话问候杨振宁的病情,
才知道翁帆直到那么晚都还一直在照顾爱人,根本忙得顾不上吃饭。
而在杨振宁这次离世前一个月,他就已经病危住院,
虽然当时他的神志还算清醒,但肢体却已经不怎么能动了。
这一次,翁帆依旧守护在侧,只要有人去探望,
她就会拿小白板写上客人的话,然后再递给杨振宁看,让他知晓别人的关心。
一直坚持到10月18日,杨振宁先生才与世长辞,
可直到他对这个世界挥手告别前,仍旧还是翁帆陪伴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可以见得,21年来,翁帆给予杨振宁先生的爱,比爱她自己要多得多,
当旁人还在用世俗观念桎梏他们的婚姻时,她们却用勇气和爱冲破了所有的阻碍。
在杨振宁逝世后的次天,翁帆便刊文纪念了杨先生沐光而行的一生,
她将杨振宁九十岁时写的一首诗翻译成中文,以妻子的角度解读了他的情怀,
这对心意相通、志趣相投、灵魂共鸣的爱人,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他们的感情。
自那之后,翁帆便像“消失”了一样,不再在公众平台发表一言一语,
直到24日,杨振宁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翁帆才再度现身。
当天,灵堂正中央摆着杨振宁先生的遗像,四周的装点典雅又庄重,
杨先生的遗体静卧在翠柏丛中,身上披着鲜红的国旗,规格十分崇高。
灵堂的左侧站满了媒体记者,而右侧则是杨振宁先生的十几位亲友,
身为妻子的翁帆站在亲友侧的首位,她看上去神情憔悴、疲惫不堪,
她那双写满了忧愁的双眼,无不流露着对杨振宁先生的不舍与思念。
很显然,相伴整整21年的爱人离世,给她带去了无比沉重的打击,
这才会让平日里都优雅得体的翁帆,头一回在公众面前展露了脆弱。
回望他们的二十载婚姻,翁帆曾说,是杨振宁给了她“象牙塔”般的静谧生活,
而翁帆又何尝不是那个“给予者”?
她给了杨先生一个幸福的晚年,一颗继续年轻的心,一段瑰丽的爱的体验。
据葛墨林讲,杨振宁亡妻杜致礼的亲妹妹杜致廉,就曾多次表达过对翁帆的感谢,
她说,大姐生前常常担忧自己走了之后,无人能够照料好杨振宁,
但是翁帆却给了杨振宁一个高质量的晚年,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作为杨振宁的亲人,她们对翁帆能做的,只有无尽的感谢。
如今杨先生斯人已逝,相信翁帆会带着他给的睿智与勇气,书写新的生命篇章。
相关文章
有人说,最可怕的敌人,不在边境线外,而是在办公桌前。他们不持枪,却能让国家损失惨重;他们穿着体面的西装,却背地里出卖国家的秘密。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频...
2025-10-25 0
“跳了半个月一斤没掉”——昨晚23:46,北京白领王倩在小红书晒出体重秤照片,配文引爆3.2万条共鸣。 导火索是《运动医学》刚公布的数字:开合跳20...
2025-10-25 0
国民党主席改选落下帷幕,郑丽文以过半数得票率赢得胜选,而赖清德却玩起了阴招,郑丽文惨遭迫害,中央政府雷霆出击,力挽狂澜!郑丽文出身民进党,而且在民进党...
2025-10-25 1
腰酸背疼睡不着的打工人,今晚11点刷到一条热搜:北京西二旗程序员扎堆在工位后面“罚站”,20分钟就能回血。 导火索是海淀医院3月发布的报告——连续8...
2025-10-25 0
2025年10月20日,白宫外阳光正好,特朗普心情格外的好,美澳两国领导人高调宣布签署了一份总额达85亿美元的稀土合作协议。特朗普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
2025-10-25 0
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下西方一些智库在军事领域的举动。这些智库时常会对世界各国的武器装备以及各军兵种进行排名,然而,这种排名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目的。...
2025-10-25 2
今天(10月24日)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稀少,青藏高原东部还将有明显雨雪,四川、陕西等地阴雨在线。明天开始,又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北方,华北、东北、黄淮等...
2025-10-25 3
就在这几天,一条消息突然在粮油圈炸开——中国买家集体暂停采购12月和1月船期的巴西大豆。你没听错,不是少买,是直接“暂停”!要知道,中国每年大豆进口量...
2025-10-24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