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北京故宫的角楼您了解多少,来北京必打卡拍照地,来看一看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06日 02:41 4 admin


紫禁城角楼是北京故宫城墙四隅的防卫性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重修,角楼平面呈曲尺形,由三重檐复合式屋顶构成,采用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特殊结构,包含歇山顶、抱厦、勾连搭等营造工艺,檐下施单翘重昂七踩斗栱,梁枋饰龙锦枋心墨线大点金旋纹彩画。现存四座角楼与城墙、护城河共同组成宫城防卫体系,通高27.5米,下层檐为半坡腰檐,中层四面设抱厦形成十字交叉屋顶,上层为四面显山歇山顶组合。

北京故宫的角楼您了解多少,来北京必打卡拍照地,来看一看

角楼外观

角楼造型奇特多姿,十字形屋脊,重檐三层,多角交错,大木构架和斗拱是很复杂的.经过有关人员仔细实测和研究,才悟出其中绝妙规律,经过修缮后的紫禁城西北角楼,已焕然一新.色彩调和,黄色琉璃瓦顶和鎏金宝顶在阳光下闪烁生光,衬着蓝天白云,越发显得庄重美观

北京故宫的角楼您了解多少,来北京必打卡拍照地,来看一看

角楼用途

紫禁城垣四隅之上的角楼,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重修,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紫禁城角楼位于永定门外西南3公里处。为古南苑九门外的便门,专为附近佃户进苑值差出入所设,村西的角堡村,是当时南苑围墙的西北角,与皇帝出入的九门(如南、北大红门)不同,角门只有一小门和一值差更房,角门和角堡的地名为南苑围墙范围的一个标志。

北京故宫的角楼您了解多少,来北京必打卡拍照地,来看一看

角楼传说

北京有这么个传说——明朝的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以后,因为北京是他做王爷时候的老地方,就想迁都北京,于是就派了亲信大臣到北京盖皇宫。朱棣告诉这个大臣:要在皇宫外墙——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并且说:“你就做这个管工大臣吧,如果修盖的不好是要杀头的!”管工大臣领了皇帝的谕旨后,心里非常发愁,不知如何盖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

北京故宫的角楼您了解多少,来北京必打卡拍照地,来看一看

角楼密码:角楼的结构极为复杂,民间用"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来形容。它由多个歇山顶巧妙组合而成,十字形的屋脊在中心交汇,上覆金色琉璃瓦和鎏金宝顶,其设计还运用了 "减柱造" 和 "扒梁式" 等技法,使内部空间开阔,外观更加优美。

北京故宫的角楼您了解多少,来北京必打卡拍照地,来看一看

鲁班与蝈蝈笼的传说:关于角楼的设计,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明永乐皇帝朱棣要求建造拥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难坏了工匠。后来一位木匠受老人卖的蝈蝈笼子启发,发现笼子正好是九梁十八柱,从而解决了难题,人们都说那位老人就是祖师爷鲁班的化身,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真正展现的是古代工匠的集体智慧。

北京故宫的角楼您了解多少,来北京必打卡拍照地,来看一看

最佳观赏点:拍摄故宫角楼(尤其是东北角楼)的经典机位在神武门外的护城河边。清晨和黄昏时分,角楼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尤其在雪后或夕阳下,景色尤为动人。

北京故宫的角楼您了解多少,来北京必打卡拍照地,来看一看

军事化设计:角楼建在高大的方形城台上,通高近30米。其曲尺形的平面是为了更好地顺应城墙转角并进行防御。楼体外侧开有144个箭窗,用于瞭望和发射箭矢火器,火力可覆盖相邻的两面城墙。

北京故宫的角楼您了解多少,来北京必打卡拍照地,来看一看

周边与环境:很多人会误称它为"东便门",但东便门其实是角楼东北方另一座小城门。历史上,角楼与通惠河漕运紧密相关,目睹了当年大通桥码头"舳舻蔽水"的繁华景象。

北京故宫的角楼您了解多少,来北京必打卡拍照地,来看一看

信息仅供参考,游玩时做好攻略,游玩更顺畅!角楼只是个建筑的景观,但值得打卡拍照,角楼的建筑确实美!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