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美国的一些话语体系越来越显得粗鄙化。这两天美国两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都爆了粗口。我们称之为粗口,其实在英语体系中也属于粗鄙...
2025-10-23 0
随着10月18日物理学家杨振宁的离世,国际物理学又少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提起杨振宁院士,很多人对他的评价也不同,作为和邓稼先先生同一时期的留美物理学者,杨振宁在物理学界取得的成绩一点也不比这位“两弹一星”元勋少。
35岁那年,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那时的外国环境下,一位黄皮肤的亚洲人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注定是令人侧目受人尊重的。
年少成名的他不但是美国人眼中的物理天才,更成为一个时期中国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
不过作为一个物理学界的天才,杨振宁更让人关注的还有他的私生活,在他82岁那年,28岁的翁帆机缘巧合下和他走到了一起,这段差距54岁的恋情引出不少事端。
有些人说杨振宁为老不尊,有人说他敢于追求爱情,那么这段感情的真实经历又是如何呢?翁帆又付出了哪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用在杨振宁和邓稼先身上可谓再合适不过,杨振宁的父亲和邓稼先的父亲都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化学者,杨武之是清华大学著名的数学教授,邓以蛰则主导了中国美术文化建设,两个人都出身安徽,这份羁绊同时贯穿了两个人的一生。
杨振宁13岁那年和相处了6年之久的邓稼先分开,1941年两人又再度在西南联大读书,共同续写起了年少的友谊。
那个时候两个人对物理学都有着极大的兴趣,杨振宁曾说:“总有一天,我要成为第一个拿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邓稼先倒是十分内敛,每次都是笑着看看“说大话”的杨振宁。
从西南联大到美国,邓稼先好像一直在追随着杨振宁的脚步,那个时期,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在海外是寸步难行的,歧视谩骂和不公正待遇是家常便饭。
在美国的日子里,邓稼先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杨振宁的帮助,两个人亲如兄弟什么事既要比个高低,也要互相扶助,直到1950年,命运的岔路口摆在了两人面前,邓稼先通过不到2年的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
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邓稼先绝对回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一份力量,杨振宁则选择继续在美国继续深造,临别之际,邓稼先紧握着杨振宁的手:“我们不久后一定会再见的。”
谁想到这一别就是整整20年,再度见面已然是1971年。
杨振宁对于邓稼先研发出原子弹非常兴奋,当时中美坚冰刚刚打破不久,很多美国人对于我国研发出原子弹还持怀疑态度。
杨振宁借着这个机会,也希望从自己的老朋友口中探探虚实,一向温文尔雅的邓稼先,当听到外国人的无端猜疑时更有些激动。
平复心情后邓稼先说道:“中国的原子弹研发没有依靠任何人,都是我们国家自己的科学家主持研发的,不靠别人我们依然能行。”
这句话仿佛一剂强心针让杨振宁这个在外流浪半生的学者动了回国的念头。
1985年,这是邓稼先和杨振宁的最后一次见面,杨振宁对于邓稼先放弃优越条件回国种种选择其实不太理解,那天一向不爱照相的邓稼先主动提出要合影留念,他们彼此双方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看着昔日的朋友如今被病痛折磨的不成样子,杨振宁忍不住询问:“国家到底给你多少钱,你这么不顾身体的搞科研。”
邓稼先笑了笑举起两个手指:“氢弹10元,原子弹10元,就这么多。”
杨振宁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
1995年在汕头大学,20岁的翁帆风华正茂,这一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英语系录取,也正是这一年她接待了远道而来的杨振宁夫妇。
那时已经70多岁的杨振宁已经是名满世界的物理学者,一旁的杜致礼(杨振宁的妻子)虽然有些局促,但举手投足间仍然彰显着知书达礼的秉性。
杨振宁的到来受到了汕头地区人民的热烈欢迎,三天的会面结束后,杨振宁和妻子在临别前夕特意找到这位负责他们吃穿住行的小姑娘翁帆,杜致礼拉着她的手说:“有机会来北京玩,这几天真是辛苦你照顾我们了。”
翁帆腼腆一笑,随着杨振宁夫妇的离开,翁帆又回归了日常生活的正轨。
2003年杜致礼离世时,翁帆考入了广东进修研究生,8年的时间她和杨振宁夫妇都没在联系过。
得知杜女士离世消息后,翁帆给远在美国的杨振宁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杜女士的悼念,希望他能保重身体。
没过多久翁帆收到了对方的回信,随着一封封书信的往来,杨振宁和翁帆的思绪又回到了8年以前那次见面。
不到1年之后,再度回国的杨振宁在清华大学邀请翁帆见面,那天正好是个雨天,两个人一同走着聊着过往的故事,走到荷塘边的柳树下,杨振宁凝视着翁帆:“翁帆女士,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交谈,我觉得我们很适合在一起,你愿意嫁给我吗。”
翁帆表示自己要想一想,在她心中,杨振宁的地位名气都不是自己所能匹配的上的,一个是名满天下的物理学者,一个是研究生,这份恋情怎么看都会被人讽刺猜疑,更不用说他们两个之间还有着54岁的年龄差距。
虽然真爱不能以年龄作为衡量的标准定义,但在中国人传统的刻板印象中,这段感情注定不会得到别人的祝福。
三天后翁帆向杨振宁述说了自己的心意,11月两人在广东领证结婚。
消息一出,整个社会媒体都炸了锅,所有的舆论焦点全都对准到了翁帆一个人身上。
“拜金女”“爷孙恋”“第三者”等等要多难听有难听的词一股脑的攻击着翁帆,就连翁帆的亲戚朋友都打电话询问她是怎么想的,这段感情也正如两人所预料的那般,接受着社会各界的质疑。
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翁帆选择把手机一关了之,她不想让外界的声音影响彼此的感情,很多人找到了翁帆的爸爸,翁父却笑着说:“孩子长大了,她乐意就行。”
婚后的二人搬到了清华园居住,翁帆虽然不过28岁的年纪,可她知道对待杨振宁的日常生活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每天早晨翁帆都要比丈夫早起半个多小时给他熬煮小米粥,年岁渐长的杨振宁头脑虽然活跃但是胃口却已大不如前,吃完饭杨院士要不然外出工作要不然就看书学习,闲暇时间两个人会在院子里一起散步,会互相述说自己过去遇到的奇闻糗事。
这样的日子平淡到甚至有些枯燥,但这就是老年人最正常的生活,很多人不能想象对于一个还不到30岁的妙龄女子,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2015年,已经结婚11年的二人首次合体参加杨澜的专访,回应他们结婚的事情。
让很多人意外的是,镜头前的二人感情融洽、行为默契,杨振宁说:“将来我不在的时候,我希望翁帆还能再婚,再找一个愿意疼爱她的人,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不久。”
而翁帆早已红了眼眶:“陪在你的身边,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两人的表情和神态也让不少人为之动容,尤其是对于翁帆来说,人们惊讶的发现在和杨振宁结婚后,翁帆便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不但没有利用他的名气谋取私利反而把这个老人的身体照顾的很好,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支持两人这段婚姻。
其实对于翁帆来说,她曾经谈起和杨振宁的这段婚姻往事,在别人看来她是个躺在功劳簿上的阔太太,殊不知在和杨振宁的21年间,翁帆每天都要早睡早起,适应杨振宁的生活习惯。
有一次杨振宁半夜发烧,翁帆在杨振宁身边守了三天三夜,每个一个小时给杨振宁测一次体温,直到恢复正常后才放心睡下。
翁帆对杨振宁的付出就连清华大学专业的护工都自叹不如,杨振宁更是多次承认:“离开翁帆我会很别扭,我是个非常较真在意的人。”
就这样两人携手走过了21年的光景,翁帆扶助着杨振宁为国家物理学界的发展增添了一项又一项的成绩,对于这份爱情,没有什么值得或是门当户对的要求,有的更多的是在一点一滴中杨振宁和翁帆互相磨合、互相体谅的尊重与体谅,这种种的经历又怎能不让人动容呢?
作为近代以来物理学界的泰斗,杨振宁对翁帆的感情其实很多人都看在眼里,他曾说:“翁帆是老天给我的最后的礼物。”
如今再度回看两人的这段感情,这份敢于做最纯真的自己,敢于正视社会上不同人其他的目光,这份不被世俗眼光裹挟的婚姻,才是所有人眼中最纯粹、最纯洁的婚姻状态,时间也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史料来源:[1]孟昭庚:科学泰斗杨振宁的事业与婚姻[J].文史月刊,2009
相关文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美国的一些话语体系越来越显得粗鄙化。这两天美国两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都爆了粗口。我们称之为粗口,其实在英语体系中也属于粗鄙...
2025-10-23 0
文|肉松小贝编辑|史不得呀一场380亿的跨国收购,怎么就变成了“强盗抢东西”?2019年闻泰科技拿下安世半导体,靠东莞工厂把全球排名从11冲到第3,结...
2025-10-23 0
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0%报115.610元,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2%报108.145元,5年期主力合约涨0.04%报105.735元,2年期主...
2025-10-23 2
最近,美国政府又陷入了一场严重的 “关门” 危机,搞得整个国家都人心惶惶。这事儿还得从国会参议院的最终表决结果说起,一项至关重要的临时拨款法案没能通过...
2025-10-23 0
美国从2019年开始就对华为下手,出口管制一步步收紧,搞得芯片供应成了大问题。高通和英特尔这些公司本来靠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结果禁令一出,大家都得调...
2025-10-23 3
咱们天天聊宇宙里有没有外星人,结果找了几十年啥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摸着。不是宇宙里缺星星缺宜居的行星,现在科学家已经确认了好几千颗系外行星,其中不少还处在...
2025-10-23 4
随着10月18日物理学家杨振宁的离世,国际物理学又少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提起杨振宁院士,很多人对他的评价也不同,作为和邓稼先先生同一时期的留美物理学者,...
2025-10-23 4
今天给各位分享微乐斗地主外卦神器下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微乐辅助器免费版v30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微乐...
2025-10-23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