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三个月瘦了15斤,结果头发大把掉,爬个二楼喘得像跑了马拉松,最后去医院,医生看了检查报告直摇头:“你本来就不胖,瞎折腾啥?”这事儿听多了真...
2025-11-09 1
深夜的库尔斯克边境,一声爆炸划破寂静,乌克兰特种部队与当地游击队联手,精准摧毁了俄军“伊斯坎德尔-M”导弹的运输装载车和配套雷达站。
这一行动,犹如一记“手术刀式打击”,直插俄军后勤咽喉。
过去一年,乌克兰逐渐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出击,而这次行动,更是将“敌后破袭”玩出了新高度。
乌克兰此次行动的核心目标并非导弹本身,而是其发射所需的支撑系统。伊斯坎德尔-M导弹的运输装载车负责将导弹运至发射场并完成起竖、瞄准,而1L122“Harmon”雷达则是防空系统的“眼睛”,打掉这两个环节,相当于切断了导弹从仓库到战场的“最后一公里”。
这种转变背后,是乌克兰对俄军战术的深度剖析。俄军近年来频繁使用伊斯坎德尔-M导弹袭击乌克兰后方城市,仅2025年6月第聂伯罗市遭袭一次,就有4枚该型导弹命中目标。乌军发现,单纯依赖防空系统拦截成本高、效果有限,而摧毁发射链能让俄军“有弹难发”。
此次行动中,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与名为“Cherna Iskra”的俄罗斯本土游击队配合默契,该组织此前多次袭击俄边境军事设施,熟悉当地地形和俄军布防规律,夜间突袭选在Ovsyannikove村附近,正是利用了游击队对俄军巡逻间隙的掌握。
类似合作并非孤例,2025年10月11日,俄别尔哥罗德州一处弹药库发生爆炸,当地抵抗组织宣称使用无人机引导乌军远程火力击中目标,这种“本土情报+专业执行”的模式,正成为乌克兰削弱俄军后方稳定的新手段。
伊斯坎德尔-M系统虽号称俄军“王牌”,但其配套车辆和雷达站往往部署在相对靠后的区域,警戒等级低于前线基地。
乌军多次利用这一弱点:2025年9月底,俄罗斯托夫州一处S-400防空阵地遭破坏,侦察兵通过潜伏发现,雷达站周边仅靠常规巡逻防卫,未设防爆墙或电子干扰设备。
这些案例暴露了俄军后勤体系的“链条式脆弱”——一旦某个节点被突破,整个系统可能陷入瘫痪。
乌克兰的“千刀万剐”战术,正一点点蚕食俄军的战略优势。从摧毁导弹发射车到联手敌后力量,每一步都精准踩在俄军的痛点上。
未来,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破袭战或将成为常态,而战场的天平,也可能因此悄然倾斜。
相关文章
我有个朋友,三个月瘦了15斤,结果头发大把掉,爬个二楼喘得像跑了马拉松,最后去医院,医生看了检查报告直摇头:“你本来就不胖,瞎折腾啥?”这事儿听多了真...
2025-11-09 1
有人说,人生就像走钢丝。一旦偏离平衡点,可能就摔得很惨。汤加丽的故事,就是最鲜活的例证。她用一次勇敢的选择,扯开了中国人对美、对艺术的偏见,也付出了难...
2025-11-09 1
前言深夜的库尔斯克边境,一声爆炸划破寂静,乌克兰特种部队与当地游击队联手,精准摧毁了俄军“伊斯坎德尔-M”导弹的运输装载车和配套雷达站。这一行动,犹如...
2025-11-09 2
每经AI快讯,11月9日,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09日05时04分在日本本州东部远海(北纬39.30度,东经143.55度)发生5.1级地震,震...
2025-11-09 1
福建舰眼看就要正式服役了,美媒都提前放风,说特朗普是不是要放弃电磁弹射技术?中国更厉害的航母也已经在赶来的路上,南海接下来的局势会怎么变呢?还有前些天...
2025-11-09 3
一凡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物理AI的竞速引擎,正在悄然收敛——至少核心头部玩家,已经在最近的ICCV 20...
2025-11-09 3
最近,整个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距离地球400公里的天宫空间站。原计划今天凯旋的航天员陈冬、陈忠瑞、王杰,他们的回家之路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太空幽灵”按下...
2025-11-09 3
当你明白了人性,婚姻就不再痛苦。许多人在婚姻中不断内耗、纠结,甚至渐渐失去自我。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或许并不是对方变了,也不是爱消失了,而是我们从一开始...
2025-11-09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