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孙子高考成绩出来,儿子说办升学宴,亲家公给5万,问我给多少钱

抖音推荐 2025年07月04日 14:32 3 admin

雷雨过后的七月初,我坐在院子里的板凳上,望着墙角那株被雨水冲刷得愈发翠绿的丁香。

门前的老柳树滴答着雨水,像是在为这个特殊的日子打着节拍。

今天是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我那宝贝孙子春生的命运,就要在这个闷热的夏日午后揭晓了。

我叫周长河,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了,满头的白发见证了我大半辈子的沧桑。

在这个东北小城里,我和老伴儿过着平静却并不宽裕的生活,靠着每月四千多的退休金,省吃俭用,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我们的儿子周建国和儿媳妇李淑芳在城里的纺织厂工作,九十年代企业改制后,厂里效益不好,他们的工资一直不高,每月到手不过三千出头。

日子虽然紧巴,但一家人和和美美,也是一种福气。

春生是我们的长孙,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周家的骄傲。

这孩子懂事,知道家里条件有限,从不乱花钱,初中开始就利用周末和假期在小区门口的文具店帮忙,赚点零花钱贴补学费。

想起春生刚上高中那年冬天,为了省电费,晚上做作业时只开一盏小台灯,手冻得通红还坚持写字的样子,我这心里就一阵阵发酸。

"爸,春生的成绩出来了!"儿子建国推开院门,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我心头一紧,放下手中的蒲扇,颤巍巍地站起来,两条老腿因为久坐而有些发麻。

"怎么样?多少分?"我急切地问,声音都有些发抖。

"六百三十分!超出重点线五十多分呢!"建国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是全县前二十名!春生说想报考北京的大学,学计算机。现在这行业好,前景广阔!"

我一时说不出话来,只觉得眼眶发热,鼻子发酸。

春生是我们周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啊!想当年,建国因为家里条件太差,初中毕业就进了厂子。

那是八十年代初,厂里招工,我们全家都高兴得不得了,以为从此有了铁饭碗,可谁能想到后来国企改革,日子越过越紧张。

我和老伴一辈子就盼着后辈能出人头地,跳出这个"打工人"的圈子,如今这心愿终于看到了希望。

"好好好,真是好啊!"我反复地说着,声音都有些哽咽。

六百三十分,这孩子是真有出息。记得他高三那年,每天凌晨五点起床背书,晚上十一点多才睡,连过年都没休息几天。

孙子高考成绩出来,儿子说办升学宴,亲家公给5万,问我给多少钱

我想起他每天晚上挑灯夜读的身影,想起他为了省电,冬天宁愿披着棉被也不开小太阳的倔强,心里又是欣慰又是心疼。

建国在我对面坐下,脸上的喜色渐渐沉淀,变成一种郑重。

"爸,我和淑芳商量了,准备给春生办个升学宴。"他搓着手,有些忐忑地看着我。

"升学宴?"我有些意外,在我印象中,我们家向来节俭,很少有大操大办的时候。

不过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们这个小城,孩子考上大学办宴席的确是常有的事。

"是啊,这么大的喜事,总得让亲朋好友都知道,也是给春生的鼓励。"建国搓着手说,脸上流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焦虑。

"再说,春生上大学要花不少钱,办个宴席,亲戚朋友多少会随些份子钱,也能减轻咱家的负担。"

我点点头,这话有道理。二零零七年的大学学费已经不低了,普通本科一年四五千,加上住宿费、生活费和往返路费,一年下来没有一两万是打不住的。

春生要上四年大学,这就是五六万的开销,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不小的压力。

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来每月不过四千多,建国和淑芳虽然都有工作,但厂里效益不好,工资也不高。

这些年为了给春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里能省则省,存款并不多。

"办就办吧,不过要简朴些,别铺张。"我同意了儿子的提议,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能拿出多少钱来。

建国的脸色更加严肃了,他清了清嗓子,似乎在组织语言。

"爸,还有一件事。我昨天跟亲家王师傅通了电话,告诉他春生考上大学的事。他很高兴,说...说要出五万块钱,作为春生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

我愣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

亲家王志明是春生女朋友小雨的父亲,在县里的机械厂当技术员,是个有本事的人。

九十年代下海经商,开了家机械配件厂,这些年生意做得不错,家里的条件比我们好很多。

我们两家虽然来往不多,但每次见面都很和气,王师傅为人朴实,不爱摆架子。

只是没想到他会这么大方,一出手就是五万。这在我们这个小城,可不是小数目。

孙子高考成绩出来,儿子说办升学宴,亲家公给5万,问我给多少钱

"五万?这也太多了吧。"我有些吃惊,同时心里也涌起一丝莫名的压力。

建国苦笑一下,"我也觉得多,但亲家说孩子们都处了两年了,小雨也考上了省内的师范大学,两人以后肯定是要在一起的。他说这钱是给两个孩子的,让春生安心念书,毕业后好好工作。"

我沉默了。亲家的话不无道理,春生和小雨从高中就开始交往,两人很是般配。

小雨是个懂事的姑娘,性格温柔,学习也好,经常来我们家帮忙,我和老伴都很喜欢她。

如果两人将来真的成了家,这五万块钱也算是提前给小两口的一份支持。

但另一个念头却让我心里不舒服起来。亲家给了五万,那我们家该出多少?

如果出得太少,会不会显得我们家太小气?会不会让春生在女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

可如果要出相当的数目,我们家哪有那么多积蓄?这些年光是供春生上学就已经花了不少钱。

建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低声说:"爸,亲家问我们家准备出多少钱给春生上大学。"

这句话如同一记闷棍,打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亲家公给五万,问我给多少?这话问得...

我深吸一口气,望向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二十年前种下的时候,它还只是一根细细的树苗,如今已经枝繁叶茂,足足有碗口粗了。

我和老伴的青春年华就是在这棵树的见证下一点点流逝的。我们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供他读完初中;又帮他们带大孙子,盼着他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八十年代末,建国和淑芳结婚后没多久就有了春生,那时厂里正忙,两口子没时间照顾孩子,春生从小就是我和老伴带大的。

我记得他第一次叫"爷爷"的样子,记得他学走路时摔倒又爬起来的倔强,记得他上小学第一天我牵着他的小手走进校门的紧张与骄傲。

这孩子从小就懂事,知道家里不富裕,从不提过分的要求。上小学时看到同学有新书包,他只是默默地看一眼,从不开口要。

那一次,我偷偷给他买了个新书包,他高兴得晚上睡觉都抱着书包,那单纯的笑容至今想起来还让我心头发暖。

如今春生真的要飞了,他要去北京,去首都读大学,圆我们全家的大学梦,我却因为钱的问题而踌躇不前,这是我从未想过的窘境。

孙子高考成绩出来,儿子说办升学宴,亲家公给5万,问我给多少钱

"爸,您别多想。亲家没有别的意思,就是问问。"建国看我半天不说话,有些紧张地解释道。

我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说。我知道亲家没有恶意,他只是想知道两家各自的投入,好做个合理的规划。

但这个问题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家和亲家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也照出了我作为爷爷的无力感。

一阵风吹过,老槐树的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我想起了老伴常说的一句话:"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扔掉货。"是啊,人活一世,又何必总和别人比较呢?

"你们商量着办吧,我和你妈这些年也攒了一些钱,能拿出三万来。"我终于开口道,声音有些干涩。

这三万是我和老伴这些年省吃俭用存下的养老钱,原本想着将来万一生病了,也有个保障,但孙子上大学是大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建国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来。"爸,您和我妈的钱留着养老用吧,我和淑芳还年轻,能挣钱。"

"你们光挣钱不够,还得养家糊口,孩子上学是大事,我和你妈不能不出力。"我坚持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倔强。

就在我们父子说话间,春生骑着自行车回来了。他刚从文具店下班,脸上还带着青春的朝气和汗水的痕迹。

十八岁的春生已经长得很高了,有一米八的个子,身材瘦削但结实,脸庞轮廓分明,眉宇间透着一股聪慧和坚毅。

看到我和他爸爸神色凝重地坐在院子里,他有些疑惑地停下车。

"爷爷,爸,你们怎么了?"他的声音清朗,透着年轻人特有的活力。

看着孙子清澈的眼睛,我心中一片柔软。这孩子从小就懂事,知道家里不富裕,从不乱花钱,假期还主动去打工。

他的每一份努力,我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让他的大学梦因为钱的问题而受影响。

"没事,爷爷和你爸在商量你上大学的事呢。"我努力挤出一个笑容,不想让他看出我的忧虑。

春生把自行车停好,走过来在我旁边蹲下,认真地说:"爷爷,我已经申请了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的机会,您和奶奶的钱留着自己用吧。"

这孩子,总是这样为家里着想。我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

孙子高考成绩出来,儿子说办升学宴,亲家公给5万,问我给多少钱

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说:"咱们家虽然不富裕,但供你上大学的钱还是有的。你安心读书就是了。"

春生点点头,眼中流露出坚定的神色:"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让您和奶奶、爸爸妈妈都过上好日子。"

听着孙子的承诺,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才是我们周家最宝贵的财富啊,不是金钱,而是这种相互扶持、共同奋斗的家族精神。

晚饭后,我和老伴坐在小院里乘凉。夏夜的蝉鸣声此起彼伏,远处传来邻居家收音机里播放的评剧声,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安宁。

我向老伴说了亲家给五万的事,她先是惊讶,继而叹了口气。

"老周啊,咱们家底薄,比不得人家。但咱们疼孙子的心,一点不比人家少。"老伴轻声说道,眼神坚定。

"那三万块咱们一定要拿出来,不能让孩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我这些年做点小生意攒下的钱,也有一万多,都拿出来给春生用。"

我握住她布满老茧的手,心中满是感动。四十多年来,她一直是我最坚强的后盾,任何困难面前都不退缩。

我记得九十年代最困难的时候,厂里效益不好,经常发不出工资,她就在小区门口摆个小摊,卖些自己做的小吃,贴补家用。

那时候春生还小,我下了班就去帮她,一干就是大半夜。回想起来,我们这一辈子,好像就没过过几天轻松日子。

"你说得对,不管多困难,咱们也得让春生安心上学。"我点点头,心里的决定更加坚定了。

"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竞争那么激烈,没有学历寸步难行。春生好不容易考上了好大学,咱们做长辈的,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供他读完。"老伴的话语虽然朴实,却透着一股坚定的力量。

"对,咱得让他读书,他有出息了,就是咱们周家有出息了。"我深以为然。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蚊子多了起来,我们回到屋内。老伴去厨房烧水,我坐在客厅的旧沙发上,翻看着春生从小到大的照片。

从牙牙学语的幼儿,到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再到如今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青年,这一路走来,有多少汗水与泪水,又有多少欢笑与骄傲。

想到春生马上就要离开这个小城,去首都求学,我心中既欣慰又有些不舍。十八年来,这孩子几乎没离开过我们,如今要远行,真不知道他一个人在外面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孙子高考成绩出来,儿子说办升学宴,亲家公给5万,问我给多少钱

第二天一早,我骑着自行车去了一趟银行。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终于轮到我办理业务。

从定期存款里取出三万元,我感到口袋沉甸甸的,心里却轻松了不少。这笔钱是我和老伴这些年的心血,如今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也是值得的。

回家路上,我经过春生的学校,不由得停下车来,望着那座见证了孙子成长的校舍。

朱红色的校门,绿色的操场,还有教学楼前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都是那么熟悉。

想起春生小时候,我每天接送他上下学的情景;想起他每次考试拿满分回来,扑进我怀里的欣喜;想起他高中三年寒窗苦读的身影。

有一次冬天放学,雪下得很大,我怕他冷,特意多带了一件棉袄去接他。看到他从教学楼出来,鼻尖冻得通红,我心疼得不行,赶紧给他披上棉袄。

他却笑着说:"爷爷,我不冷,您的手都冻红了,您戴上我的手套吧。"说着就要把自己的手套摘下来给我戴。

那一刻,我差点流下泪来。这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人,难怪老师同学都喜欢他。

这一路走来,我们全家都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期望。如今,他即将踏入大学校门,开始人生的新征程,我们怎能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

回到家,我把钱交给了建国。"这是我和你妈的一点心意,给春生上大学用。至于升学宴的事,简单办就行,不用铺张。"

建国接过钱,眼圈有些发红:"爸,您和我妈..."

"别说了,"我打断他,"春生是咱们周家的希望,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你和淑芳要节省着点,等春生大学毕业了,一切就好了。"

建国郑重地点点头,把钱放进了抽屉里。我知道,他一定会把这笔钱用在刀刃上,让春生在大学里能够安心学习。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忙碌起来。建国和淑芳请了假,张罗着升学宴的事情。

老伴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又开始准备一些春生上大学要带的生活用品。

而春生则每天往返于学校和文具店之间,一边办理大学录取手续,一边继续打工挣钱。

孙子高考成绩出来,儿子说办升学宴,亲家公给5万,问我给多少钱

有一天晚上,我看到春生房间的灯还亮着,轻轻推门进去,发现他正在计算大学四年的开销。

桌上摊着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费用: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书本费、交通费...每一项都算得很细。

"还没睡呢?"我轻声问道。

春生抬起头,露出一个有些疲惫的笑容:"爷爷,我在算算大学四年大概需要多少钱,想看看能不能省一点。"

我走过去,看着他写的那些数字,心里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多么懂事的孩子啊,总是为家里着想。

"钱的事你不用操心,好好学习才是正经。"我拍拍他的肩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支持你的。"

春生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爷爷,我知道家里不容易,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我和你奶奶这辈子没读过什么书,你爸也只上到初中,你能考上北京的大学,是我们周家几代人的光荣啊!"我有些激动地说。

那天晚上,我们爷孙俩聊了很久,从他小时候的趣事,到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再到他对未来的规划。

看着他充满朝气的脸庞,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欣慰和骄傲。这孩子,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

周末,我们在家附近的小饭店办了春生的升学宴。来的都是亲朋好友,气氛热闹而温馨。

亲家王师傅也带着妻子和女儿小雨来了。他是个敦厚的中年人,穿着朴素但整洁的衬衫,见了我热情地握手,并不提钱的事情。

小雨是个漂亮的姑娘,穿着淡蓝色的连衣裙,清秀的脸庞上带着腼腆的笑容。看得出来,她很在乎春生,全程都温柔地陪在他身边。

宴席上,我们准备了十几道家常菜,虽不豪华,但都是用心准备的。建国特意买了几瓶好酒,说是要给儿子的同学和老师们倒满。

饭桌上,大家纷纷向春生敬酒,祝贺他金榜题名,也有亲友悄悄塞给他红包。春生一一道谢,举止得体,让我这个做爷爷的倍感欣慰。

他的班主任老师也来了,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性,说话温和但有力量。她当着众人的面表扬春生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说他不仅学习好,还乐于助人,是同学们的榜样。

听着老师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感觉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孙子高考成绩出来,儿子说办升学宴,亲家公给5万,问我给多少钱

亲家王师傅坐在我旁边,低声对我说:"周大哥,孩子们都有出息,是咱们的福气啊。"

我点点头,心中的芥蒂不知不觉消散了许多。是啊,孩子有出息,比什么都重要。金钱虽然必要,但永远不是最重要的。

"王师傅,你家小雨也考上了师范大学,以后是要当老师了,多好啊!"我由衷地说。

"是啊,我和她妈就盼着她能有个稳定的工作。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照顾人,当老师挺适合她的。"亲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春生和小雨都是好孩子,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我说这话时,心里已经把小雨当成了自家人。

亲家笑着点头:"周大哥说得对,孩子们好,我们这些当长辈的也就放心了。"

宴席接近尾声时,春生站起来,端着一杯饮料,向所有人鞠躬致谢:"谢谢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王叔叔阿姨,还有在座的各位亲友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我知道,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帮助。我答应大家,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简短的话语引来一阵掌声。我看着孙子挺拔的身影,心中涌起无限的骄傲与感动。

这孩子,已经长大了,懂得感恩,懂得责任,这比什么都重要。

宴席散后,我和老伴、建国一家、亲家一家一起散步回家。夏夜的风带着丝丝凉意,吹散了白天的闷热。

路边的路灯下,飞舞的蛾子在光晕中忽明忽暗,远处传来几声犬吠,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

春生和小雨走在前面,低声说笑,背影充满青春的活力。看着他们年轻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亲家走到我身边,轻声说:"周大哥,我想过了,孩子们都要上大学了,开销肯定不小。我那五万,你就别往心里去。等孩子们毕业了,成家了,咱们两家就是一家人,还分什么你我?"

他的话让我心头一暖。是啊,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们两个老头子还计较什么呢?

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学有所成,将来过上好日子,比我们这一辈强,这不就是为人父母、为人祖辈最大的心愿吗?

"王师傅,你说得对。孩子们好,就是咱们最大的福气。"我真诚地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孙子高考成绩出来,儿子说办升学宴,亲家公给5万,问我给多少钱

回到家,春生帮我提水洗脚,像小时候一样坐在我身边,轻声说:"爷爷,我知道家里为了我上大学付出了很多。我答应您,一定会好好学习,不会让您失望的。"

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让我想起了他小时候,每次做错事后认真道歉的样子,那时的他也是这样,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让人不忍责备。

我抚摸着他的头,心中满是欣慰:"好孩子,爷爷相信你。你要记住,无论将来你走到哪里,取得什么成就,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不要忘了家人的付出和期望。"

"爷爷,我记住了。"春生郑重地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回想着这些天发生的事情,我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

亲家公给五万,我给三万,表面上看是金钱的差距,实际上又何尝不是生活赋予我们的一道考题?

钱的多少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虽然给不了春生优渥的物质条件,但我们给了他勤劳朴实的家风,给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给了他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

这些,难道不比金钱更珍贵吗?

想起春生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他五岁时第一次自己系鞋带时的自豪;上小学后第一次得满分时的欣喜;初中时参加数学竞赛获奖时的骄傲;高中时为了省电熬夜学习的坚持...

每一个画面都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构成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

窗外,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微弱而坚定的光芒,仿佛在向我诉说着某种真理。

我渐渐明白,人生在世,我们能给下一代的,除了物质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财富和人格的力量。

也许多年后,当春生真正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时,他会记得爷爷奶奶的叮咛,会记得父母的期望,会记得这个并不富裕但充满爱的家。

而这,不正是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最大心愿吗?

开学前的那天,我们全家人一起送春生去火车站。站台上人来人往,到处都是送别的场景。

有的父母泪流满面,有的兄弟姐妹依依不舍,还有的恋人难舍难分...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不舍与期待。

春生穿着一件新买的白衬衫,背着我和老伴给他准备的新书包,显得格外精神。

孙子高考成绩出来,儿子说办升学宴,亲家公给5万,问我给多少钱

临行前,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塞到他手里:"这是爷爷给你的零花钱,在学校里要是缺什么,就用这个钱买,别舍不得。"

春生接过信封,眼圈红了:"爷爷..."

"别说了,好好学习,有空就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我拍拍他的肩膀,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

老伴拉着春生的手,絮絮叨叨地嘱咐着:"到了学校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别总熬夜,身体要紧..."

建国和淑芳也一遍遍叮嘱着各种注意事项,那紧张的样子,好像春生是要去另一个星球一样。

"要到检票了,您们回去吧,别担心我。"春生看了看手表,轻声说道。

"那...那你路上小心,到了给家里打电话。"老伴依依不舍地说,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春生点点头,一一拥抱了我们每个人,然后转身走向检票口。他的背影在人群中渐渐远去,却始终挺拔如松。

看着那道渐行渐远的身影,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他将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去追逐属于他自己的梦想。

而我们这些老人,只能在原地目送,在心中祝福,期待着他展翅高飞的那一天。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过客,留下的不仅是财富,更是那些刻在心灵深处的爱与责任。当金钱的价值早已被时光冲淡,那些真挚的情感和坚定的品格,会不会成为照亮后辈前行的明灯?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