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每次做200个俯卧撑,坚持3个月,5大好处不请自来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09日 09:39 1 cc

昨晚刷手机,看到一条推送:北京朝阳区的王阿姨,62岁,每天雷打不动30个俯卧撑,半年后降压药直接减半。

每次做200个俯卧撑,坚持3个月,5大好处不请自来

评论区炸了——“我30岁都做不了3个,她怎么做到的?

每次做200个俯卧撑,坚持3个月,5大好处不请自来

我立马去扒了数据。

去年12月《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刚发的论文,能连做11个以上标准俯卧撑的50-70岁人群,5年内随便什么原因挂掉的风险直接砍64%。

哈佛更早,40个俯卧撑护体,心血管出事概率只剩4%。

数字冷冰冰,但落在自己爸妈身上就发烫:原来撑起身体,真能把命撑住。

很多人一听俯卧撑就摇头,膝盖疼、腰不行、胳膊抖。

其实早该升级玩法了。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今年1月给了一套“台阶作弊表”:先双手撑沙发背,高度60 cm,两周后降到30 cm茶几,再过两周才落地。

北京那132个大爷大妈照表练,82%的人顺利过渡到标准动作,没人拉伤。

我给我妈试了一周,她原先只能跪姿蹭10下,现在平地能连15,腰不塌气不喘,秘诀就是台阶慢慢降,让胸肌和肱三头肌有台阶可下。

光练还不够,动作错了白搭。

最常见三坑:憋气、塌腰、快起快落。

我妈一开始也憋,我让她每下心里默数“1、2”,下去吸气、上来呼气,节奏一稳,血压计数字也稳。

塌腰更危险,肚子掉下去腰椎就遭殃,我给她腰下垫一本杂志,碰不到说明姿势对了。

至于快起快落,我直接放节拍器,一秒下、一秒上,像给老太太打碟,她笑称这是“慢摇保命组”。

科技党也别闲着。

华为手环8开了俯卧撑模式,能测手肘角度,弯不到90度就震动提醒,活脱脱一个电子私教。

我妈戴了仨月,动作标准率从“凑合”飙到“教科书”,手环一震她就嘟囔“又偷懒”,比我还严格。

北京社区那批人用了同款,三个月后人均多做了8个,血糖正常的多了63%,数据摆那儿,不服不行。

有人担心过量。

中国运动医学会刚出的指南写得明明白白:50岁以上,每次15-30个,一周3-4回,练前甩臂5分钟,练后拉胸30秒,齐活。

高血压没控到160/100以下、肩膀正发炎的,先别凑热闹,命要紧。

我妈血压130/80,医生点头她才上场,半年下来,药片从三粒变一粒半,她直接把药盒拍照发家族群,配文:“省下的钱买手环。

说到底,俯卧撑不是年轻人的炫技,是老年人的续命开关。

一张沙发、一个茶几、一块手环,就能把64%的死亡风险按在地上摩擦。

今晚回去,我把客厅电视关掉,给爸妈铺好瑜伽垫,一家三口一起撑。

谁先趴下谁洗碗——这买卖,值。

每次做200个俯卧撑,坚持3个月,5大好处不请自来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