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比退休金先报警”,这不是玩笑。 朝阳医院骨科门诊,周一上午,55岁以上跑者占四成,片子一出来,医生只问一句:还坚持天天跑? 对方点头,医生叹...
2025-10-19 0
提到娃哈哈,估计没人会觉得陌生,小时候去小卖部买的AD钙奶,夏天冰箱里常备的营养快线,甚至家里老人爱喝的八宝粥,都是这个国民老品牌的产品。
可最近娃哈哈的动静有点不一样:干了多年的“掌舵人”宗馥莉辞了职,还一下子冒出“娃小宗”这个个新品牌。
一边是宗馥莉个人要推的“娃小宗”,一边是公司计划2026年新销售年度启用的“娃小宗”,好好的“娃哈哈”老招牌不用,为啥突然搞新品牌?宗馥莉偏偏选在9月12日辞职,这事怕不是跟老商标的使用问题绑在一起?
一、“娃小宗”不是突然冒头
咱们先掰扯掰扯这个新品牌的来头,可不是凭空蹦出来的。
其实宗馥莉早就有自己做独立品牌的想法,“娃小宗”这个名字其实酝酿了挺久,就是等着合适的时机推出。
巧的是,9月份行业里还流传出一份娃哈哈相关公司的内部通知,上面写得明明白白:从2026年新销售年度开始,原来用的部分品牌要换成“娃小宗”,具体涉及哪些产品没细说,但能确定是公司层面的品牌调整。
两个新品牌凑在一块儿冒头,很难不让人往人事变动上想,毕竟宗馥莉刚从娃哈哈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的位置上退下来。
这事不是小道消息,已经有多家媒体去核实过,确认他辞职的时间就是9月12日,而且走的流程很正规:先过了股东会的审议表决,又经董事会确认,整套程序下来没出岔子。
可能有人觉得,企业换个掌舵人很正常,但结合新品牌的消息再看,就不像是“临时决定”了,谁会平白无故放弃经营了这么多年的老平台,转头从零开始做新品牌?显然背后有更关键的原因推着他这么做。
二、老商标的“硬门槛”
那问题就来了:放着“娃哈哈”这个国民招牌不用,为啥非要费劲儿做新品牌?答案其实藏在娃哈哈的商标使用规则里,这规则可不是一般的“硬”。
咱们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能查到娃哈哈的股东结构,宗馥莉现在还是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虽然没公开,但能排到第二,按理说在集团里说话也有分量。
可就算是第二大股东,也不能随便用“娃哈哈”这三个字,集团的股权架构里有个特殊约定:不管是谁,不管是哪个子公司,要使用“娃哈哈”商标,必须得所有股东一致同意,只要有一个股东投反对票,就没资格用这个商标。
再结合媒体从消息人士那儿挖到的线索,宗馥莉这次辞职,跟“商标使用不合规”直接挂钩。
具体是哪方面不合规没细说,但懂快消的都知道,“娃哈哈”作为驰名商标,使用规范卡得特别严:授权范围、使用期限、对应的产品品类,哪怕是一点没对上,都算不合规。
这么琢磨下来,宗馥莉想继续用“娃哈哈”商标,基本是没指望了,股东那边未必能全票通过,加上之前的不合规问题,等于把路给堵死了。
其实这种“品牌授权卡脖子”的事,在快消行业挺常见的。
很多区域企业或者代理商,都是靠着代理知名品牌起家,可一旦授权到期没续上,或者中间出了合规问题,就只能放弃老招牌另起炉灶。
比如之前上海就有一家做娃哈哈饮用食品的企业,就是因为“娃哈哈”的品牌授权到期了,双方没谈拢续签的事,最后没办法,只能自己重新注册新品牌,连销售渠道都得重新搭,等于把之前的积累清零,从头再来。
连区域级的合作业务都受限于授权,宗馥莉要做完全独立的品牌,自然没法再靠“娃哈哈”的老招牌了。
三、辞职不是“放权”:早早就为“娃小宗”铺好了路
有行业分析人士把这事看得很透:宗馥莉放弃娃哈哈的治理权,表面上看是“放权”,实际上是为了摆脱束缚,给自己的新品牌“松绑”。
咱们想想就知道,留在原有体系里,不管是用商标还是做业务决策,都得受两方面制约:一是第一大股东的态度,很多事得看大股东的意思;二是集团现有的规则,条条框框多,想灵活调整很难。
可离开之后就不一样了,做“娃小宗”能完全自己说了算,不用再跟其他股东扯皮,也不用受老体系的规则限制。
更关键的是,“娃小宗”不归娃哈哈管,而是放在宏盛旗下。
宏盛跟宗馥莉旗下的关联企业早有合作,之前在供应链、线下渠道方面就搭过班子,这次把“娃小宗”放在宏盛,一方面不用受娃哈哈股东会的制约,另一方面还能借宏盛已有的资源快速起步,相当于给宗馥莉掌控的关联企业开辟了一块“没人干涉的战场”。
而且再回头看他之前在娃哈哈做的事,就会发现他早就在为今天铺路了。
比如前两年推动的人事改革,当时很多人以为是为了盘活老业务,现在看其实是在优化团队:淘汰了一批冗余岗位,引进了不少懂新消费、会做线上运营的年轻人才,这些人刚好能用到“娃小宗”的团队里。
还有数字化布局,娃哈哈之前搭了一套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数据系统,能实时监控产品在超市、便利店的动销情况,还能分析消费者偏好,这套系统的运营经验,刚好能平移到“娃小宗”的渠道管理上,减少新品牌的试错成本。
这些动作哪儿是为了老业务?分明是早就为“娃小宗”落地做的铺垫,典型的“未雨绸缪”。
四、两个牌子,两种玩法,别搞混了
把这些线索串到一块儿,宗馥莉“离职单飞”的逻辑就很清楚了:商标受限是“推力”,逼得他没法再依赖“娃哈哈”老招牌;做“娃小宗”是“目标”,给自己找一条不受制于人的路,
前期的人事改革、数字化布局是“铺垫”,为新品牌攒足了团队和运营能力,以后大家在市场上再看到“娃系”品牌,可得看清楚了,别以为都是“一家人”,两个牌子各有各的玩法:印着“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是咱们熟悉的老品牌,主打经典产品。
标着“娃小宗”的,则是宗馥莉自己的自有品牌,跟娃哈哈集团没关系,背后是宏盛和他的关联企业在运作。
对咱们消费者来说,搞清楚这两个牌子的区别也有好处:想买小时候喝的经典款,就认“娃哈哈”。
想试试新口味,说不定“娃小宗”会有新花样;而且能避免买错,毕竟以后可能会有包装风格相近的产品,看清楚品牌名就不会混淆了。
至于宗馥莉的“娃小宗”能不能成,现在还不好说,快消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新品牌要在口味、包装、营销上找到差异化不容易,但至少他把“不受制于商标”这条路走通了,以后不用再担心“用不了老招牌”的麻烦,这步棋虽然险,但也算走得明明白白。
相关文章
“膝盖比退休金先报警”,这不是玩笑。 朝阳医院骨科门诊,周一上午,55岁以上跑者占四成,片子一出来,医生只问一句:还坚持天天跑? 对方点头,医生叹...
2025-10-19 0
对于蓝厂这个牌子,最近几年大家应该有了不小的改观,无论是手机还是系统都有不小的进步,市场份额更是一度干到了国内第一。而其中功不可没的,当然就是旗舰手机...
2025-10-19 0
谁能想到,作为央视“国脸”,一直以来,李梓萌深受观众的喜爱。近段时间,她却被一些网友怒斥为骗子,声誉受到影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有人利用李梓萌行骗...
2025-10-19 1
5月后首次亮相就是家门口的全运会,17岁全红婵一口气报满三项,留给她翻车的机会只剩0次。 上一次听见她名字,还是世锦赛摘银。 颁奖礼镜头扫过,小姑娘抿...
2025-10-19 1
提到娃哈哈,估计没人会觉得陌生,小时候去小卖部买的AD钙奶,夏天冰箱里常备的营养快线,甚至家里老人爱喝的八宝粥,都是这个国民老品牌的产品。可最近娃哈哈...
2025-10-19 1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L.Y前言自诩尊重法治的欧洲,为何会干出...
2025-10-18 3
在南大西洋的洋面上,一座白色的“巨岛”正在无声地崩解,迎来它生命的终曲。它叫 A23a,是人类记录到的最为庞大的冰山之一。A23a 冰山。图源:网络如...
2025-10-18 3
最近不少地方都在给创业者发“启动红包”了,江西南昌契合要求的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能领5000块一次性创业补贴,湖南长沙专门把大学生这些青年创业者纳入补...
2025-10-18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