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穿的是羽绒服,不是露背装,可还是被拽进了小巷。 不是因为她穿得少,是她低头走路的样子,像在等谁来推她一把。 北京那个女研究生,帮了假孕妇提行李,...
2025-10-29 0
李慧芳原名李淑棠,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人家。
那是个动荡的年代,北京城里胡同纵横,梨园行当却已是家家户户的念想。
她祖父是位老戏迷,常拉着小丫头坐在炕头,听着留声机里传出的《空城计》,哼哼唧唧地教她认调子。
6岁那年,家里日子紧巴巴,父亲外出谋生,母亲拉扯姐弟几个,祖父便带着她上街卖唱。
小女孩儿裹着破棉袄,扯着嗓子唱“借东风”片段,换回几个铜板补贴家用。
9岁时李慧芳拜师李玉龙和宋继亭,正式学起老生行当。
那年头,早起吊嗓子、翻跟头、练把式,一天下来腰酸腿疼,她却咬牙坚持。
13岁她第一次登台,在上海的某个小剧场唱《空城计》,扮诸葛亮的小身板虽稚嫩,可那股子沉稳劲儿,已让台下老票友点头。
接着是《群英会》《一捧雪》,她演得有模有样,渐渐在戏班子里站稳脚跟。
1946年她去上海,与京剧泰斗周信芳合作,演《四进士》《徽钦二帝》。
周老先生听她试嗓,夸她“小嗓好,圆润有余韵”,建议改唱旦角。
这话如醍醐灌顶,她果断拜程玉菁和赵桐珊为师,专攻青衣和花旦。
可正因这“半路出家”,她的戏路越走越宽,不光青衣花旦,还能兼顾刀马旦,甚至回过头来演老生小生,形成一种独特的“杂家”风格。
上世纪40年代末,李慧芳已成上海滩的红角儿。
上海天蟾舞台上,她一出《战太平》,前场扮花云,后场换装演老旦,观众看得目不转睛。
那时候的她,扮相俊俏,腰腿功夫扎实,一场戏下来,汗水湿透戏服,却总能以一个利落的亮相,引来满堂喝彩。
1950年她领衔苏州开明京剧团,主演出《凤还巢》《宇宙锋》,票房火爆。
两年后,新中国成立,戏曲界迎来大变革。
她响应号召,加入总政京剧团,随团奔赴朝鲜前线,为志愿军慰问演出。
那段日子,战火纷飞,舞台简陋,她唱《穆桂英挂帅》,嗓子里饱含家国情怀,战士们听罢热泪盈眶。
回国后她调入中国京剧院落户北京,1960年转入北京京剧团。
事业的巅峰,自然是五六十年代的样板戏时代。
那是京剧革新的黄金期,李慧芳如鱼得水。
她参演的多出戏目,成为那个年代的经典印记。
她戏路广,能文能武,传统戏现代戏样样拿手。
老生戏有《黄金台》《辕门斩子》,旦角戏则囊括《四进士》《徽钦二帝》……
小生戏《门子楼》《群英会》,连台本戏《三门街》《西游记》,她都演得游刃有余。
特别绝的是她的“双出”绝活:在《四郎探母》里,前场演公主,后场换装饰杨四郎,瞬息万变间,观众分不清是戏中人还是台上艺人。
《吕布与貂蝉》亦然,前貂蝉柔媚,后吕布英武,一人分饰两角,堪称一绝。
现代戏方面,《洪湖赤卫队》《雪映古城》,她也贡献了精彩片段。
除了京剧,李慧芳还跨界话剧和影视,展现多面才华。
1950年代她参演话剧《杨贵妃》,饰演主角,那刚柔交融的表演,让上海影界惊艳。
漫画家李滨声回忆,有次集会,刘琼先生提起:“话剧舞台上第一个杨贵妃,就是李慧芳。”
她把贵妃的万种风情,演得活色生香,不输专业话剧演员。
还有电影《吕四娘》,她一袭青衣,剑舞翩跹,武戏身段利落,文戏情感细腻。
说到婚姻,李慧芳的私生活低调得像她的后台换装,从不张扬。
资料中鲜有提及她的丈夫姓名,只知她有过一段稳定的家庭生活。
那年代,戏曲演员多是“戏比天大”,她把大部分精力给了舞台,婚姻则是安静的港湾。
李慧芳的故事,怎能少了妹妹李丽芳?
这对京剧界的“姊妹花”,是梨园行的一段佳话。
李丽芳1932年生,比姐姐小8岁,从小在姐姐的羽翼下长大。
她12岁起随李慧芳学戏,师从新丽琴、程玉菁、陶玉芝,专攻青衣。
16岁登台,17岁就挂头牌,在上海天蟾舞台上唱得风生水起。
她的戏路虽不如姐姐杂,但青衣唱腔细腻,质朴中透着力量,常演《佘赛花》《穆桂英挂帅》《吕布与貂蝉》《花木兰》,每出都成台柱子。
1951年,她和谭元寿、张鸣等组建实验京剧团,次年入总政京剧团,随团赴朝慰问。
回国后,转入中国京剧院四团,1958年响应“支边”号召,奔赴西北组建宁夏京剧团。
那几年,她是真正的“垦荒人”,在戈壁滩上搭台唱戏,风沙满面,却唱出《杜鹃山》的豪情。
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她主演的《杜鹃山》压轴北京,唱腔胜过京城本子,赢得满堂彩。
李丽芳的巅峰是1967年调入上海京剧院,担纲现代京剧《海港》女主角方海珍。
这出戏,是样板戏的代表,她饰演的方海珍,渔家女的刚烈与忠诚,唱得气韵生动。
特别是那段“忠于人民忠于党”,高亢激越,感情如潮水般涌来,被誉为“空前绝后”的绝唱。
1972年《海港》拍成彩色电影,她的声音传遍海内外,影响几代人。
退休后,她没闲着,热心带徒,教年轻人练嗓子、悟角色。
她的表演,总有种接地气的真挚,不花哨,却直入人心。
遗憾的是,李丽芳走得比姐姐早。
2002年4月29日她在上海病逝,享年70岁。
那年李慧芳闻讯,默默在家中唱了一出《荒山泪》,泪水混着唱腔,诉说着姐妹情深。
妹妹先去9年,姐姐后随,两人合著的《菊苑双葩》,如今成了永恒的纪念。
李慧芳的晚年,是梨园界的一道风景。
文革后,她不计前嫌,投身恢复传统戏。
1979年,北京京剧团复演《逼上梁山》,她任导演之一,亲授身段,帮年轻演员过关。
80年代她参演《洪湖赤卫队》,虽年过花甲,台步仍稳。
90年代,她教导梅葆玖、谭元寿后辈,传授“杂家”心得。
2011年1月,她获第五届京剧艺术家终身成就奖。
可谁知半年后,病魔夺走了她,她安静离世,享年87岁。
告别仪式上,梨园同仁齐聚八宝山,吴江院长忆道:“她文武昆乱不挡,一生为戏。”
如今她的音容,已成经典录音里的回响。
在当下快节奏的世界,国粹不老,需有人传。
那些年,她和妹妹并肩台上,姐妹情深,艺术共荣,如今虽人去台空,但那高亢的“忠于党”,仍回荡在心间。
京剧界的新星们,正接过她们的行头,继续唱下去,或许就是最好的缅怀。
信息来源
相关文章
她穿的是羽绒服,不是露背装,可还是被拽进了小巷。 不是因为她穿得少,是她低头走路的样子,像在等谁来推她一把。 北京那个女研究生,帮了假孕妇提行李,...
2025-10-29 0
饿到眼冒金星,体重纹丝不动;天天跳操出汗,腰腹赘肉还是‘焊’在身上?其实不是你不够努力,可能是‘中焦’堵了。 很多人把减肥失败归结为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2025-10-29 3
延庆区园林绿化局对井庄镇孟家窑村一株360岁的古桑树开展修复保护,近日完成了本体保护、生境提升、景观环境改造,让它重焕生机。孟家窑村古桑树。通讯员 席...
2025-10-29 2
白玉月令组佩,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它取自整块上乘和田白玉,质地莹润;花蕊可灵活转动,正面刻有水仙、海棠等祥瑞花草,背面篆刻十二音律之名;十二片花瓣佩,正...
2025-10-29 2
李慧芳原名李淑棠,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人家。那是个动荡的年代,北京城里胡同纵横,梨园行当却已是家家户户的念想。她祖父是位老戏迷,常拉着小丫头坐在炕头,听...
2025-10-29 4
2025年11月1日起,医保报销迎来一批新规,涉及门诊、住院、异地就医等多个方面。这些变化和咱们看病花钱息息相关,今天就把这些新规矩讲透,全是2025...
2025-10-29 2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
2025-10-29 3
10月26日,马来西亚吉隆坡,气温32度,空气湿润,却挡不住中美第五轮经贸谈判桌上的“火药味”。就在几天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还对媒体放话,要对中国产...
2025-10-29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