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谁在决定黄金的价格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31日 21:36 4 admin

本刊记者 张燕

黄金市场在本周上演了一场“高台跳水”。就在创下每盎司4381美元的历史新高仅仅一天后,10月21日晚间,现货黄金价格风云突变,一度暴跌并击穿4100美元关口,单日跌幅创下自2013年4月以来之最。

这场剧烈波动让众多投资者措手不及。事实上,黄金价格的每一次起伏,都与其独特的定价机制和多重影响因素密切相关。

谁在决定黄金的价格谁在决定黄金的价格

本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摄

金价定价基准

新闻报道中提到的“国际金价”,通常指的就是以美元计价的伦敦现货黄金。在国内市场,投资者更熟悉的则是上海黄金交易所公布的、以人民币/克计价的黄金价格。

被视为全球基准的“伦敦金”,其定价机制历经百年演进。1919年诞生之初,“伦敦金”由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内的五大金商在“黄金屋”内通过电话共同协商制定。这一制度依托伦敦作为世界黄金交易中心的地位,通过场外交易模式运作。1987年成立的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整合了分散的交易市场,建立了以400盎司金条为基础的独特交割体系,使伦敦成为全球黄金集散中心。2015年,定价机制再次改革,通过现代化的电子拍卖系统,在伦敦工作日的上午和下午,由汇丰、摩根大通等多家指定国际银行参与定价会议。

定价会议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数字化的“黄金拍卖会”:各家银行汇集全球客户的买卖订单,在电子平台上不断报价,直到找到那个能够匹配最多买入和卖出订单的平衡价格。这个最终确定的价格即为LBMA黄金基准价,立即成为全球黄金现货交易和衍生品定价的权威依据。

而在国内市场,投资者更熟悉的是上海黄金交易所公布的、以人民币/克计价的“上海金”。2016年推出的“上海金”是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

与很多人认为国内金价仅是“国际金价+汇率”换算得出的理解不同,“上海金”是在上海金交所的定价交易平台上,由国内主要银行、黄金集团等定价成员共同申报交易形成。这一过程同样分为早盘和午盘,真实反映了中国黄金市场的本土供需关系。当国内需求旺盛时,上海金会对国际金价形成明确的“溢价”;反之则可能出现“贴水”。

影响金价的因素

无论是“伦敦金”还是“上海金”,背后是全球共通的黄金定价逻辑。作为穿越经济周期的避险资产,黄金价格的波动始终与全球经济格局、地缘政治风险、货币政策走向等核心变量息息相关。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的这句经典论断,揭示了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在金本位时期,一国货币能否被他国接受,关键就在于其背后的黄金储备实力。二战结束后,凭借占全球近75%的黄金储备,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与黄金挂钩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美元作为国际中心货币的信用基础。

然而,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成为现代货币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此后,美国国债逐渐取代黄金,成为各国央行的主要储备资产。近年来,随着美国国债违约风险偶有显现,美元信用体系开始出现裂痕,全球央行与投资者纷纷重新增持黄金,以此作为对冲美元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这也正是去年以来黄金持续上涨背后的底层逻辑。

美元信用体系的变化之外,还有多重因素在共同影响着黄金的天平: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会点燃投资者的避险需求;全球央行前所未有的增持规模,连同机构投资者的持续加仓,为金价提供了坚实的结构性支撑;而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则如放大器般,让每个细微变化都在价格波动中显现。

回到此次引发市场瞩目的“金价跳水”,其直接诱因正是短期交易结构的失衡。自9月以来金价的持续上涨,使得黄金多头市场拥挤度已达到高位,积累了丰厚的获利盘。当价格触及关键点位后,这部分获利盘的集中了结与离场,最终触发了这场技术性调整。

历史反复证明,黄金的长期价值与短期高位波动的风险并存。在喧嚣的市场中,保持冷静、拒绝追高的诱惑,才是保护财富的关键。

(注: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引导)

谁在决定黄金的价格

(封面设计图为创意性构想,画面由AI生成)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