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纪律红线 |不准要求将休假、探亲、访友等私人活动纳入接待范围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31日 22:41 4 admin

党员干部的“八小时外”言行,是其党性观念的重要体现。现实中,因“八小时外”放松要求而导致的失德失范、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教训深刻。

“反腐前沿”转载刊发相关纪律要求,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参考,共同筑牢廉洁自律的日常防线。

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纪律红线 |不准要求将休假、探亲、访友等私人活动纳入接待范围

01 案例通报

某集团企业信息化部处长卜某某等人接受公款宴请和游玩问题。2014年10月,卜某某受某咨询研究院下属数据勘察设计院副院长归某邀请,带领处内同事等9人,赴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公款吃喝和游玩。某设计院总工程师杨某受邀参加。三天共花费5.83万元。给予卜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调离岗位,扣发3个月绩效工资;给予归某党内警告处分,扣发3个月绩效工资;给予杨某党内警告处分扣发1个月绩效工资。追缴相关费用。

02 纪法评述

将个人休假、探亲、访友、旅游等私人活动纳入接待范围,是党员干部“八小时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所谓“将探亲访友纳入接待范围”,是指违反接待管理规定,将党员干部休假、探亲、访友、旅游等私人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或者商务招待范围,用公款支付相关费用。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在外工作特别是上级机关工作的党员干部回乡探亲,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沟通机会,通过接待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有利于赢得他们对家乡工作的支持,又拉近了私人感情,于公于私是双赢。一些上级机关的党员干部也把被家乡机关接待看作是对自己职权和位置等影响力的认可;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同学、战友、老乡等纯粹因私来访,也纳入接待范围,用公款支付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这种违规接待的行为,是慷公家之慨、谋私人之情,既增加接待单位负担,又破坏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也助长了上级机关一些党员干部的官僚作风。因此,各级党政机关要严格界定公务接待、商务招待的范围,防止公私不分现象。严格执行接待审批和报销制度,防止将非公务活动纳入公务接待、商务招待,防止浑水摸鱼、假公济私等不良行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上级领导机关的党员干部要严格自律自觉拒绝下级机关和单位将因私活动纳入接待范围。

特别提醒

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纪律红线 |不准要求将休假、探亲、访友等私人活动纳入接待范围

党员干部“八小时外”非公务活动尽量不要与下级单位和地方党政机关的同志联系,一方面不能利用职权或者职务影响,要求下级单位和地方接待其私人活动;另一方面也应避免下级单位和地方的同志违规安排接待,自以为是同学、战友个人接待,其实是公家买单,或者是私人老板买单,稀里糊涂中违反了党的纪律。

来源:《党员干部“八小时外”100条纪律红线》

编辑:马美子

编审:王曦

主编:章先清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