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全球瞩目!中国要做第二个撞击小行星的国家 美国条款成了废纸一张!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8日 20:38 2 admin

中国计划对一颗1000万公里外的小行星实施撞击,旨在使其在几十年甚至100年内都无法对地球构成威胁。

全球瞩目!中国要做第二个撞击小行星的国家 美国条款成了废纸一张!

这一消息或许最初只是让你当作一则普通新闻浏览而过,但你是否深入思考过,我们为何要官宣这一计划?倘若计划成功,对中国和世界又分别意味着什么?在这一计划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中国航天的跨世纪飞跃。

全球瞩目!中国要做第二个撞击小行星的国家 美国条款成了废纸一张!

这一计划的背后,彰显着中国卫星定位技术的巨大进步。它已不再仅仅是覆盖全球,而是能够精准定位宇宙坐标。

回首五六十年代,中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那时我们没有自己的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长期被美国垄断,我们也只能依赖美国的GPS。直到1993年“银河号”事件的发生,彻底唤醒了中国人。

当时,中国的“银河号”商船从天津驶向中东,美国却无端指控其运输违禁化学武器,不仅关闭了相关海域的GPS信号,还派出军舰直升机尾随。

“银河号”因失去定位无法航行,在海上被扣留长达33天,最后美方强行登船检查,却一无所获。我们要求美国公开道歉、赔偿损失,美国却拒不道歉,仅以一句“情报有误”敷衍了事。

全球瞩目!中国要做第二个撞击小行星的国家 美国条款成了废纸一张!

“银河号”的教训让我们深知,没有自主的卫星定位系统,在航运、外贸等领域就会一直受制于人。于是,中国航天人踏上了建设自主卫星定位系统的漫长征程。

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们提出了双星定位理论,这便是北斗一号的雏形,仅用两颗高轨道卫星和一个地面中心站,就能实现全国区域覆盖,成本还极低。后来,我们还独创了GPS所没有的短报文功能,这一突破在救灾、勘探、渔业、边防等诸多领域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1994年北斗项目正式启动,到2000年北斗一号建成,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2年北斗二号覆盖亚太,2020年北斗三号完成全球组网,世界从此有了中国坐标。

全球瞩目!中国要做第二个撞击小行星的国家 美国条款成了废纸一张!

而中国计划撞击小行星这一举措,更意味着中国在太空领域不仅补足了短板,还改写了游戏规则。

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主导建设国际空间站,汇聚了日本、欧洲、加拿大等16个国家,却唯独将中国拒之门外,理由是防止技术扩散。2011年,美国还出台了“沃尔夫条款”,以法律形式禁止NASA与中国合作。

但我们没有抱怨,而是选择自力更生。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升空;2011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2019年,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2022年,中国载人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

如今,太空仅有两个空间站,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空间站,预计2030年退役,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天宫。与美国不同,中国的天宫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都开放申请。

全球瞩目!中国要做第二个撞击小行星的国家 美国条款成了废纸一张!

中国计划撞击小行星,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此次任务旨在验证小行星防御方案的可行性,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开展小行星动能撞击实战验证的国家。

这一任务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模式,通过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对小行星进行近距离观测和高速撞击,并评估撞击效果。

它不仅能获取小行星防御核心数据,为未来保卫地球提供关键参数,还能提升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水平,为后续小行星采样返回、采矿等任务积累经验。

此外,该任务还将在联合国框架下推进,数据和成果与全球科学界共享,助力人类提升行星防御能力。

从北斗到天宫,再到计划撞击小行星,中国航天所取得的成就远超追赶的范畴,它守护了国家安全,也为全人类探索宇宙点燃了希望。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