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新能源“烂尾车”困扰百万车主 张翔:从政府托底到风险自担的售后困局与曙光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8日 01:38 4 cc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张瑜

新能源“烂尾车”困扰百万车主 张翔:从政府托底到风险自担的售后困局与曙光新能源“烂尾车”困扰百万车主 张翔:从政府托底到风险自担的售后困局与曙光新能源“烂尾车”困扰百万车主 张翔:从政府托底到风险自担的售后困局与曙光

新能源车关键部件与燃油车完全不同。图源:视觉中国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加速行业洗牌,一些车企接连退场,留下的不仅是空旷的厂房与未竟的产线,更有数以百万计陷入售后泥潭的车主。

他们手中的车成了“绝版车”,质保化为泡影,维修配件难寻,甚至难以购买车险。原本由企业承担的售后责任如今已经变成了困扰车主们的难题。前不久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汽车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显示,车企倒闭退市后,消费者车辆售后无保障已经成为消费者集中投诉的问题。

详情点击>>

潮声丨新能源“烂尾车”困扰百万车主:修个车为何这么难?

新能源“烂尾车”困扰百万车主 张翔:从政府托底到风险自担的售后困局与曙光

从“政府托底”到“风险自担”:新能源车破产潮下的售后困局与曙光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阶段,高速发展中矛盾逐渐凸显:当车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公司破产后,消费者的售后权益该如何保障?这一问题的背后,是行业生态的深刻巨变与现行法律框架下的复杂权衡。

行业剧变:从稳定格局到充分竞争

我国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是十几年前出台的。那时的汽车行业与现在大相径庭。早年汽车行业门槛高,没有“独立造车”和“新势力”的概念。车企准入需“准生证”且难度大。多数车企有地方政府投资与担保,能保证车企不倒闭。另外,当时的汽车市场也不是完全流通的,地方政府会通过采购出租车、政府用车优先考虑本地品牌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支持车企。这种格局导致十年前的车企破产的很少,车主基本不会遇到售后没有着落的问题。

现在,新势力造车的门槛很低,很多是独资公司。国家放开了允许外资企业独资建厂,本土企业只要满足行业准入门槛就可以造车。造新能源汽车的难度比造燃油车要简单,初期投资也少,产业链非常成熟,导致很多车企涌了进来。这些新企业没有地方政府或大集团在背后担保撑腰,破产事件就频发了。

同时,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异常突出,价格战激烈。十年前行业高速发展,汽车供不应求,现在已是供过于求。这导致很多小品牌、技术水平差的车企车卖不出去,容易引起倒闭。

新能源车的独特困境:技术壁垒与体系缺失

新能源汽车的售后难度比燃油车要大:传统燃油车基本不需要车联网功能,就不用这类服务;但新能源汽车需要软件升级、后台服务,一旦没有售后,这些服务就会直接停下来。技术壁垒是关键——每家车企有自己的独特技术,零配件标准和别的车企不一样,车企破产后,车主买其他品牌的零件也不能用、不兼容,只能依赖这家车企,别的车企的零部件指望不上。

燃油车时代,桑塔纳、捷达这类保有量大的车型,有第三方供应商专门生产售后零部件;但大部分新能源车企保有量低,零部件是车企独供的,第三方供应商不会生产,因为量小赚不了钱。这进而引发保险公司拒保:保险公司的保费涵盖维修费,车企破产后买不到零部件或零件价格高涨,会让保费增加,保险公司继续承保会亏损,所以选择拒保。这种车主权益受损的恶性循环,目前还没法避免。

破产清偿的逻辑:企业生存优先与车主保障体系不完善的现实

车企破产后,法律认为供应商企业比个人重要,供应商欠款不还会倒闭、影响生产、导致员工失业,比消费者个人损失影响大,因此优先保障供应商权益,消费者只能独自承受定金损失、售后无门的后果,政府也无法解决。早期买新能源车的车主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虽早享受高科技产品,但需有风险承受能力,面对新、不成熟产品造成的损失,要以平和心态接受,这也是当前保障体系不完善造成的无奈。

总的来看,随着市场进入整合与沉淀期,行业格局正悄然转暖。现在很多小企业已出局,剩下的多为规模大的企业,比如小米有手机业务托底、华为鸿蒙卖车有集团支撑,它们的抗风险能力更强,能为消费者提供更稳定的售后保障。纵观全局,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府的积极扶持与引导下,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与出口国,成就举世瞩目。行业转型期的阵痛与部分消费者的经济损失虽是事实,但市场正在走向成熟与规范。可以预见,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和监管体系的完善,后续消费者的购车与用车环境将得到切实改善,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新能源“烂尾车”困扰百万车主 张翔:从政府托底到风险自担的售后困局与曙光

图片由AI生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