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国防部警告话音刚落,马科斯就南海问题交底,对华态度不再强硬

排行榜 2025年09月26日 21:37 3 cc

国防部警告话音刚落,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就南海问题便交了底,对华态度已经不再强硬。那么,菲律宾的一系列举动释放出何种信息?为什么马科斯最近在外交场合放软了对华态度?

9月中旬,菲律宾组织十余艘公务船非法闯入黄岩岛,中国海警依法采取了驱离措施,并公开了执法画面。其中,菲方人员举白旗的细节,更是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这一幕说明了两个事实:一是黄岩岛的主权归属不存在争议,中国的实际管控地位不可撼动;二是菲律宾的挑衅行动,最终还是遭遇了挫败。

国防部警告话音刚落,马科斯就南海问题交底,对华态度不再强硬

对于此事件,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9月25日指出,菲律宾是麻烦制造者、和平破坏者,并且强调中方会采取坚决措施维护领土主权。这是对菲律宾政府和军方的公开警告,也是对外释放的一种政策信号。

同一天,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在离任前拜会马科斯,有意思的是,马科斯的表态却与之前的对抗姿态形成了反差。他肯定了黄溪连大使任内对稳定双边关系的努力,并且强调南海问题不是菲中关系的全部,不能让南海争议定义两国关系。此外,马科斯还重申了一个中国政策,明确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这些表态无疑在缓和氛围,与之前菲律宾外交部和军方频繁的强硬声明形成鲜明对比。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其实是因为马科斯深知,中菲关系一旦彻底破裂,菲律宾付出的代价,远比政治操作获得的短期收益大得多。经贸领域就是最直接的例子。菲律宾的香蕉、椰子制品等农产品七成依赖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参与的铁路基建项目,也给菲律宾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若这些渠道被切断,菲律宾经济将首当其冲。

国防部警告话音刚落,马科斯就南海问题交底,对华态度不再强硬

对比立陶宛的前车之鉴就更清楚了:当年立陶宛因为突破一个中国原则,遭到中方坚决反制,结果出口额暴跌,至今无法恢复正常。菲律宾与中国的经济依存度远超立陶宛,一旦关系恶化,民生影响将更加严重。马科斯当然明白这个逻辑,所以在面对中国大使时,选择释放善意,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不过,仅仅依靠外交辞令,并不能掩盖中菲关系中的矛盾。黄溪连大使即将离任,而中国短期内是否派遣新大使接替,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若中国选择暂不派遣新大使,这不仅是一种观察性调整,更是对菲律宾近期一系列挑衅行为的回应。

换句话说,中国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菲律宾:对话合作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前提是你必须展现出真正的诚意。如果一边享受经济合作的好处,一边又在南海挑衅、配合外部势力遏制中国,那么双边关系只能继续冷却。

对于中国来说,战略上的主动权是清晰的。无论是宣布在黄岩岛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通过执法行动展现管控力,都在向菲律宾乃至国际社会传递信号: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立场坚定不移,而且具备充分的法律和事实依据。保护区的设立,更是增加了管理和执法的合法性,使中国在处理未来可能出现的摩擦时,掌握更充足的依据。与此同时,中国在对菲政策上仍保留回旋空间,没有采取最严厉的措施,这说明中方愿意留有余地,避免矛盾完全失控。

国防部警告话音刚落,马科斯就南海问题交底,对华态度不再强硬

至于中菲关系未来走向,归根结底还是菲律宾自己的选择。如果马科斯政府能够真正回到对话协商的轨道上,在渔业合作、基建项目等问题上展现诚意,中菲关系就能逐步修复。中国一贯坚持合作共赢的态度,不会放弃改善关系的机会。但如果菲律宾继续在中美之间摇摆,甚至一步步突破底线,最终损失的只会是自己。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