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戏损失千万,只因她非要同一个苹果。凌晨两点,道具师跑遍横店,只为找一只削了皮的苹果。李梦坐在监视器旁,坚持不换。导演叹气,郝蕾当场开怼:你较劲的是...
2025-10-15 0
1979年春,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美国,其中一位女代表在宴会上被一个餐厅老板一眼认出来。
餐厅老板当即激动地说“在朝鲜我曾当过您的俘虏。”
这位女代表是谁?她与这位餐厅老板又有怎样的交集?
这位女代表叫刘禄曾,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优渥家庭,在父母的精心教养下,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1947年,19岁的她刚刚考入苏州东吴大学的国际法专业,那时内战加剧,她在下课时常常遇见衣衫褴褛的难民孩童。
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从此她开始频繁地参与校园里地下的政治讨论,后来又不假思索地主动报名参加解放军。
但是,文工团的征兵队伍的队长当即拒绝了她,因为他们觉得刘禄曾这样娇生惯养瓷娃娃般的女孩是吃不了前线的苦的。
被拒绝后,刘禄曾直接把裙子和高跟鞋藏进了柜子深处,她开始不顾父母反对,偷偷为成为军人做着准备。
英语她本就过关,但军事术语不懂,她就一个个查;她身体素质不行,她就每天绕着小花园跑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敌人的炸弹已经烧到了鸭绿江边。
那天晚上,收音机里播放的是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新闻。
刘禄曾听完后,把自己关进书房,写了一封报名信,用的是最正式的英文格式。
信里,她用流利的语言说明了自己的专业背景、身体状况、思想觉悟,还郑重地在结尾写道:“若有需要,我愿奔赴前线,用我的能力为国家做事。”
几天后,她接到了通知:志愿军第九兵团敌工部急需会英文的翻译,她被录用了。
母亲得知消息时,当场昏厥,醒来后拽着她哭成泪人,劝她退一步、留上海考军政大学,说将来还能进外交部,为国家服务不必冒生命危险。
可她只是轻轻抽出母亲手中的金镯子,拿去当铺,换了些钱,说要捐给抗美援朝的募捐站,买枪买炮。
没有送别宴,没有人欢送她离开,她穿上志愿军发的军装,剪掉了留了十几年的长发,踏上满载战士的军列,向着她梦里无数次奔赴的战场驶去。
抵达朝鲜战场,刘禄曾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参与翻译从前线送来的美军战俘的口供。
她原以为这不过是简单的对话,没想到,一坐上审讯桌,便如坠冰窖。
那些美军战俘有的傲慢,有的慌张,有的试图搅局,有的干脆缄口不言。
他们嘴里蹦出的不是她课堂上学的“标准英语”,而是夹杂着南腔北调、军营黑话和粗鄙脏词的美式俚语,可她总是会机敏地巧妙面对。
勤奋努力的她得到了上级的关注,一次战俘处理会议上,一位首长指着刘禄曾对身边的军官说:“你们都以为女娃子只能干文书工作,她把美军脑袋里的话翻得比你们谁都清楚。”
会后,刘禄曾被提拔为敌工部小组组长,正式参与战俘管理与思想转化工作。
那天刘禄曾照常巡视战俘营的时候,注意到一个十分显眼的男人,那男人头发乱糟糟的,走到哪里都看起来漫不经心。
他叫詹姆斯·伯特纳,是上次大规模俘虏中最“难搞”的一人。
据看守报告,他时常独自发呆、抱怨、拒绝劳动,连睡觉都不安分,仿佛随时准备逃跑。
但刘禄曾知道,这种不合群的状态,往往不是危险的征兆,而是一种深度的恐惧。
她走上前,站在詹姆斯面前,用英语打了个招呼,刚开始詹姆斯并不愿意搭理她,但是谈话之间,詹姆斯变得愈发坦白。
很快,刘禄曾向上级申请,对詹姆斯进行单独提审,理由是:“这人有潜力成为突破口。”
提审室内,刘禄曾翻开记录本,第一句话不是盘问,而是轻声说:“你看起来不像一个军人。”
詹姆斯冷哼了一声:“你看起来也不像一个共产主义者”
两人相视了一秒,然后不约而同笑出了声,那场提审,像是一场漫长的聊天。
詹姆斯讲起自己的童年,佛罗里达的湿热夏天、父母离婚后的飘零、洗盘子的生活、偷车被抓、为了减刑才加入军队。
他坦白:“他们告诉我朝鲜有金发美女和苹果树,我信了他们。”
“那你找到了吗?”刘禄曾笑着问。
詹姆斯耸耸肩:“找到了苹果树,但没有那么多美女。”
刘禄曾听着这些话,不自觉地在纸上写下几个字:“脆弱,反叛,不甘。”
这一晚,他们聊到很晚,詹姆斯甚至说他喜欢同刘禄曾交谈,因为她和其他人不一样。
接下来的日子里,詹姆斯开始配合营地的安排,不再无故生病、逃避劳动。
有一次,他甚至主动提醒看守说某个新来的俘虏藏了小刀,避免了一次可能的冲突。
但真正的转变,发生在某个暴雨的夜晚。
那晚,战俘营的一角起了骚动,几个俘虏企图趁着夜色逃跑,小战士的英语不灵,急得满头大汗,局势眼看失控。
刘禄曾被叫醒后赶来,正要开口,却听到詹姆斯站在人群中央,用一口浓重的美南口音制止了闹事的俘虏,而看守也趁机控制住了局势。
那一刻,刘禄曾忽然感受到,这个男人已不是战俘,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朋友。
从那天起,詹姆斯主动参与管理工作,甚至把志愿军的政策翻译给其他俘虏看。
离别那天,刘禄曾给他绣了一个小方布,红线绣着“和平”二字。
他捧在手里看了很久,然后看着她,郑重地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再见,我请你吃晚餐。”
1979年春,中国的一个代表团访问美国,来到了纽约曼哈顿,刘禄曾作为翻译随行。
那天,美方邀请中国代表团参加博物馆的宴会,为了表示重视,美方特地请了一位法国厨师,为中方贵宾制作扬州炒饭和宫保鸡丁。
这些中餐虽不正宗,但已能看出美方的用心。
刘禄曾在大厅一角与几位文化官员交谈,突然听到身后有人用英语说道:“不好意思,小姐,你还记得我吗?”
她愣住了,缓缓转身,只见一位高大的白人男子站在她身后。
他头发花白、身材微胖、眼角皱纹如藤蔓,却满眼激动,竟有些微微发红。
他穿着整洁的西装,胸前别着一枚餐厅徽章,左手还拿着一条围裙。
“你还记得我吗?在朝鲜,我是你的俘虏。”他说的中文带着口音,但清晰无误。
“詹姆斯?”她几乎是脱口而出。
詹姆斯·伯特纳,28年前,在战俘营里,那个被她用言语感化、用关怀点燃尊严的美国士兵。
“是我。”他笑了,语气带着一种不加掩饰的热烈。
詹姆斯转身对众人用流利的英语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他说,他回国后开了一家餐厅,不做大买卖,只想让人吃饱。
他学会了几道中餐菜式,每年圣诞节会给餐厅员工发一份红布小袋,上面绣着“和平”两个字。
他笑着看向刘禄曾:“我一直想,如果有一天再见到她,我想请她吃饭,我欠她一顿饭。”
刘禄曾低头轻笑,片刻后抬头说:“那你现在有空吗?”
一句话,让原本肃穆的气氛霎时活跃起来,掌声响起,人们纷纷感慨这段“战争中结下的和平之缘”。
宴会结束时,詹姆斯郑重地将一张餐厅的请柬交给她:“如果你有时间,请一定来坐坐,我会亲自下厨。”
多年以后,刘禄曾在回忆这次相遇时常说:“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小小的善意,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流传多久,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份饭、一句话,能穿越三十年,再一次连接彼此。”
而她与詹姆斯的再会,不只是两个老友的重逢,更是两个国家、两种信仰、两段命运之间,一场跨越仇恨的和解。
相关文章
一部戏损失千万,只因她非要同一个苹果。凌晨两点,道具师跑遍横店,只为找一只削了皮的苹果。李梦坐在监视器旁,坚持不换。导演叹气,郝蕾当场开怼:你较劲的是...
2025-10-15 0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拿到精装房的第一反应不是“终于能住了”,而是“这储物空间够谁用啊”?地面瓷砖、墙面乳胶漆都挺整齐,可打开原有的柜子,连换季的被子都塞...
2025-10-15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十大茶叶品牌包包,以及茶叶包装品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送高档的礼品选什么比较好呢 茶具套装富...
2025-10-15 0
日本政坛这几天可真是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64岁的高市早苗好不容易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眼看着就要成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可这首相的位子还没坐热,...
2025-10-15 0
一块尾骨,把太极大师和实验室白大褂同时逼到同一张会议桌。2024年3月,北京体育大学动作分析中心把八位全国冠军请进钢架与红外镜头之间,只盯一个点——尾...
2025-10-15 0
35岁白冰体脂降到17%的照片刷屏,把同龄人按在沙发上摩擦的不是皱纹是马甲线。 北京朝阳那家年费六万的健身房,周三上午十点,白冰素脸拍完水乳就进器械区...
2025-10-15 0
今天给各位分享世界十大音响品牌排行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世界前十大音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世界十大舞台...
2025-10-15 0
今天给各位分享液压抓十大品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液压 品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液压机十大品牌 国内十大...
2025-10-1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