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却用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下场拆台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0日 04:36 4 admin

9月22日,阿根廷官方突然发布公告,宣布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暂停征收大豆、豆粕、豆油出口关税。

这意味着原本高达26%的出口税临时取消,对全球大豆买家而言,无异于打开了一扇短暂的“成本窗口”。对中国企业来说,这一政策来得恰逢其时——国内大豆库存进入季节性低谷,而美国秋季收获期临近,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加剧。

政策落地后,中国买家迅速行动,短短一周内,国内粮商与阿根廷出口商敲定10艘货轮的大豆订单,市场传言后续可能追加至15艘,总成交量将突破200万吨。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却用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下场拆台

这批大豆的报价比巴西同期报价每吨低近200元人民币,不仅能有效补充国内库存,更成功避开了美国新粮上市前的价格博弈期。

然而,这扇“免税窗口”并未如预期持续至月底,当出口申报额触及700亿美元的上限后,阿根廷官方于10月初宣布政策提前终止,此时部分已签单的大豆仍未完成装船,国际市场的风向已悄然转变。

200亿互换捆绑政治条件

10月14日,阿根廷总统米莱现身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闭门会谈。会谈结束后,美国财政部随即释放消息,称将直接购入阿根廷比索,并与阿央行启动200亿美元货币互换的框架性谈判。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却用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下场拆台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的条件主要包括四项核心内容:一是要求阿根廷立即终止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二是重启并提高农产品出口关税,扭转此前的免税政策;三是加快审批美国企业在阿根廷锂矿、铀矿的开采许可;四是将资金发放与米莱的政治前途挂钩,明确提出“若米莱未能当选总统则终止协议”。这些条件精准指向中阿合作的核心领域,将经济援助与地缘政治诉求深度捆绑。

消息传出后,全球农产品与外汇市场立刻做出反应,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指数单日回落2%,阿根廷比索对美元汇率短暂冲高后快速回落。

市场的波动背后,是对中阿经贸关系生变的担忧——一边是中国刚完成的百万吨大豆订单,为阿根廷缓解了即时外汇压力;另一边是美国的200亿美元承诺,却附带了针对中国的排他性条款,米莱政府瞬间陷入两难境地。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却用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下场拆台

中阿合作

面对美国的压力,阿根廷政府的态度始终暧昧,而其国内官员阿根廷经济部长卡普托却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中阿货币互换协议对阿根廷经济稳定至关重要,“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这一合作”。

中阿货币互换的合作根基可追溯至2009年,此后历经多次展期与额度扩容。2025年双方续签协议时,额度已从最初的200亿元人民币提升至1300亿元人民币,同年4月,两国又将350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的使用期限延长至2026年6月。

对阿根廷而言,这些人民币流动性是“真金白银”的支撑:既可以直接用于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工业品与消费品,缓解外汇支出压力;2024至2025年间,阿根廷更借此归还了约27亿美元的外债,为债务重组争取了关键时间。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却用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下场拆台

贸易领域的绑定同样紧密,中国不仅是阿根廷大豆的第一大买家,更在高粱贸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5年前8个月,阿根廷共出口高粱123万吨,其中122万吨销往中国,中国市场的占比高达99.2%。

为稳固这一核心市场,阿根廷农业部罕见调整执行近30年的高粱出口标准,专门针对中国饲料企业的需求,重新设定籽粒破损率、杂质含量等关键指标,并建立分级认证制度,不达标的产品一律禁止出口。这是阿根廷首次为单一国家市场修改农产品出口规则,足见其对中阿贸易的重视程度。

基础设施与产业合作更成为中阿关系的“压舱石”,中国企业在阿根廷参与的项目覆盖电力、能源、交通等关键领域:在巴塔哥尼亚地区建设的光伏电站群,每年可为当地提供1200兆瓦清洁电力;贯穿南北的电力互联工程,解决了阿根廷长期存在的区域供电失衡问题;布宜诺斯艾利斯港的改造项目,使港口吞吐量提升40%,大幅降低了农产品出口的物流成本。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却用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下场拆台

这些项目普遍具有十年以上的运营周期,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与税收,更从根本上提升了阿根廷的基础设施水平与产业竞争力。

阿方拆台

就在美国财政部暗示“米莱已同意终止中阿互换”后,阿根廷政府迅速做出回应,多位高官公开“拆台”。内阁首席部长弗兰科斯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从未见过任何要求排除中国的签署协议”,强调阿根廷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会因为与美国加强合作就放弃与中国的伙伴关系”。

他直言,中阿货币互换协议“不存在任何安全风险,也没有终止的必要”,并以“阿根廷是自己的家,不是任何国家的附庸”的表态,间接回应了美国的施压。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却用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下场拆台

阿根廷能源部长也在同期透露,中阿联合开发的锂矿加工项目仍在按计划推进,该项目由中国企业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建成后将使阿根廷锂矿的本地加工率从目前的15%提升至60%,显著提高资源附加值。这一表态与美国“独占锂矿开采权”的诉求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阿根廷在战略资源合作上的自主选择。

美国的双重标准更让其诉求缺乏说服力,特朗普在与米莱会谈时称“不反对一般贸易,但需警惕军事合作”,并将中国参与建设的巴塔哥尼亚深空测控站歪曲为“军事基地”。

事实上,该测控站主要用于民用航天任务的跟踪与数据接收,自2023年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为多个国际卫星项目提供支持,其民用属性早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这种刻意的标签化解读,进一步暴露了美国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真实意图。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却用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下场拆台

小结

回溯这场由大豆订单引发的博弈,最初本是纯粹的市场行为——阿根廷需要通过农产品出口快速回笼外汇,中国需要稳定的大豆供应,双方的合作基于明确的利益互补。但随着美国的介入,事情彻底超出了市场范畴,演变为资金、货币主权与战略资源的综合较量。

目前,阿根廷的免税政策已正式终止,中国已订的10艘货轮的装船进度、是否能顺利通关,以及后续是否有追加订单,均未对外公开。但可以确定的是,全球市场将持续紧盯阿根廷的政策变化,船期安排、报关流程、汇兑结算、货运保险等各个环节都将随着地缘风向调整,价格与风险也将随之重新定价。

对中国而言,这场博弈虽带来短期不确定性,但抓住窗口期锁定的大豆资源已成为实实在在的收获。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场互动,进一步看清了阿根廷等资源国的核心需求——短期需要现金流与外汇缓冲,长期则渴求产业升级与基础设施改善。这波大豆贸易的背后,本质是全球贸易规则的张力体现,是市场定价权与地缘政治干预的较量,更是不同发展路径选择的碰撞。


本文信源:

参考消息《中阿同意延长货币互换有效期》

浙江省贸促会官方网站《阿根廷零关税刺激出口创纪录!中国买家火速订购10船,美对华贸易承压》

环球网《特朗普向200亿美元援助阿根廷提条件:“若米莱的政党未能取胜,我们不会浪费时间”》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却用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下场拆台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却用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下场拆台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却用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下场拆台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