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韦布望远镜发现极早期大星系,是否存在"光速衰减"的可能性?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7日 21:38 4 admin

否。

韦布望远镜发现极早期大星系,是否存在"光速衰减"的可能性?

过去数十年间,认为在过去一百多亿年里真空光速发生了缓慢衰减的假说被少数学者讨论过,他们都没有办法让他们的模型跟其他现存观测数据良好兼容:针对超新星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太初核合成、对精细结构常数的测量强烈地支持,真空光速在可观测宇宙的历史上要么是恒定的,要么变化得过于缓慢、没有可测量的现象。

近年来,一些文章将 JADES-GS-z14-0 等遥远星系的光度解释为星系规模大,发了一些新闻稿。这方面的问题可以看看:韦伯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在宇宙的早期有大量成熟的星系,这是否说明目前对于宇宙年龄的计算有问题?——根据 JWST 的观测数据,一些早期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占星系质量的 0.1% 到 1%,这样的超大质量黑洞参与的活动星系核足够解释小红点的各项特征而排除过多的恒星、过大的质量。

一些“科技媒体”对这方面的一篇水平不高的文章[1]进行糟糕报道,吹嘘“宇宙年龄被延长至 267 亿年”。

该文章的作者 Rajendra Gupta 是一位有争议的“科学家”。他在文中使用 Fritz Zwicky 在 1929 年提出的解释红移的“疲倦光”假说(光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微粒互动而损失能量)和其他学者提出的“协变耦合常数”假说(真空光速、普朗克常数、万有引力常数等随时间流逝以特定模式徐徐改变),尝试拟合了 JWST 的一些观测数据,认为在 ΛCDM 模型基础上引入“疲倦光”假说可将宇宙年龄从 138 亿年延长到 190 亿年,再引入“协变耦合常数”假说即可延长到 267 亿年。

那么,代价呢,古尔丹?

  • “疲倦光”假说若成立,遥远天文对象会变得明显模糊单位面积亮度较高,距离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模糊程度。HST 和 JWST 观测的遥远对象完全没有这种模式。
  • “疲倦光”假说不能简单地跟宇宙学红移兼容,更无法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光谱特性[2]兼容。
  • 2001 年,就有两篇文章以当时的观测数据证伪“疲倦光”假说[3] [4]。2023 到 2024 年,JWST 的观测数据也可以用来证伪“疲倦光”假说。
  • “协变耦合常数”假说若成立,放射性物质的行为会随时间流逝改变。地球上的岩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尤其是铀-238,在十几亿年的尺度上缺乏“协变耦合常数”假说预测的变化迹象。如果相关常数会变化,那么变化速度不能高于每年一百亿亿分之三——对 Gupta 的预测来说,如此缓慢的变化即使存在也毫无用处。

不限于这“267 亿年”,近年来,糟糕科技新闻在互联网上十分常见,它们哗众取宠的标题作为模因迎合了社交媒体上缺乏准备知识的看热闹用户,传播速度、变异速度都很快。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