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10日 02:50 2 admin

2025年9月底,荷兰政府干了件挺“出格”的事,直接把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决策权给夺了。

理由还挺老,用的是1952年的《物资供应法》,这法规自打出来就没怎么用过,现在突然翻出来当“尚方宝剑”,当时不少人都看懵了。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要聊这事,得先说说安世半导体到底是个啥来头。

它表面是荷兰注册的公司,可实际上早就是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典型的“全球分工混血儿”。

芯片大部分在欧洲工厂造,这也是荷兰敢伸手的底气,但封装和分销得靠亚洲,尤其是中国工厂,七成的产品都得在这儿封装完才能卖给分销商,剩下三成才到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工厂。

简单说,欧洲出“半成品”,中国出“精加工”,缺了谁都玩不转。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这产业链布局本来挺合理的,大家各干擅长的事,赚钱的同时还能稳定全球供应,结果荷兰非要插一脚,打破这平衡,真不是明智之举。

荷兰之所以敢这么干,背后其实是跟着美国的节奏走。

今年九月,美国蓦地抛出“50%穿透性规则”,简而言之,但凡中资持股过半的子公司,无论其注册地何在,均需受美国出口管制辖制。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安世是中资全资控股,自然就成了重点针对对象。

美国这规则一出来,明眼人都知道是冲着中资企业来的,想通过这招卡咱们半导体产业的脖子,可荷兰倒好,直接比美国还积极,立马就跟风了,好像生怕落了后。

荷兰这边刚把安世的决策权攥手里,还没等高兴,麻烦就找上门了。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从10月4号开始,中方就掐断了安世(中国)的出口,这下欧洲那边的工厂就慌了,没了中国的元器件和组件,不少生产线直接停摆,原本稳当当的供应链从根上就断了。

更有意思的是,安世(荷兰)不解决问题,反而先“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给客户发了封警告函,说没法保证10月13号后中国工厂产品的真实性和质量。

搞不清他们是怎么想的,全球七成的安世芯片都靠中国封装,这么一说,客户谁敢用?这不是把自己的路堵死了吗?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荷兰抢企业的底气,原来靠这“半条链”?

要说荷兰当初敢抢安世,可能觉得自己握着“制造”这一环就够了,可它忘了,半导体产业不是光造出来就行,封装是关键一步,没经过封装的芯片就是块“半成品”,没法用。

欧洲汽车业最先扛不住,要知道一辆车得用不少芯片,安世的产品又是汽车芯片里的关键品类,很多车企都把它当核心供应商。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平日里颇为“高冷”的德国零部件供应商,如采埃孚、欧摩威等,此次也不再矜持,它们纷纷放下身段,急切向中国申请出口豁免,只为能优先获货,维系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荷兰要是早想明白供应链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也不至于让欧洲车企这么着急上火,毕竟汽车业一停,牵连的可不是一两家企业。

荷兰这边还在为自己的操作“沾沾自喜”呢,美国那边突然来了个“釜底抽薪”。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10月30号,中美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磋商,谈完后居然达成了不少共识,其中一条直接打了荷兰的脸。

美方宣布暂停实施9月29号那项“50%穿透性规则”,一停就是一年,中方也跟着表态,暂停实施10月9号的相关出口管制措施,同样是一年。

这消息一出来,荷兰估计都懵了,本来跟着大哥走挺有底气,结果大哥自己先“撤了”,它这小弟瞬间没了靠山。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中美一握手,荷兰突然“没辙”了

美国这一暂停规则,荷兰之前夺权的理由瞬间就没了,它当初不就是跟着美国的管制政策走吗?

现在美国自己都把规则停了,荷兰之前的操作就成了“没事找事”。

当下,荷兰深陷困境,法律层面,以旧规夺权本就理据不足,如今政策依据亦失,政治上,跟风美国却遭算计,国际颜面尽失,产业方面,安世运营停摆波及欧企,引得不少议员追责。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无奈之下,荷兰只能赶紧“变脸”。

11月6号,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出来放话,说相信未来几天安世的芯片能顺利送到全球客户手中,这和之前强硬夺权的态度比,简直像换了个人,估计他自己说这话的时候都觉得尴尬。

荷兰知道自己理亏,但又不想就这么灰溜溜地把安世的话语权还回去,于是想出了个“强盗逻辑”的办法。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11月7号有美媒爆料,荷兰私下说可以考虑放弃安世的控制权,但有个前提,中国得先恢复芯片出口,还得解决安世(荷兰)和中国公司之间的财务问题。

这话听着就气人,合着它抢了咱们的企业,现在愿意放回去,还得让咱们先给“好处”,补它的“损失”?

网友吐槽它“强盗逻辑”真没说错,这哪是求和,分明是还想占点便宜,把别人当傻子了。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面对荷兰这不合理的要求,中方的态度很明确。

商务部发言人11月6号就指出,荷兰不当干预企业经营,是造成全球供应链动荡的直接原因,必须承担全部责任。

而且中方早就批准了相关出口许可,一直在积极恢复供货,反观荷兰,一边喊着要解决问题,一边还提不合理条件,根本没诚意。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本来想荷兰能认清现实,好好谈,结果它还在打小算盘,这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到了11月8号,商务部又进一步表态,说荷兰要想解决问题,不能只靠嘴说,得有实际行动,先停止干涉安世的内部事务,同时也同意荷兰经济部来华磋商。

话说到这份上,该给的台阶也给了,就看荷兰接不接了。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其实安世这事,说到底就是给大家提了个醒,全球供应链早就不是谁能单方面操控的了,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荷兰跟风美国抢企业,看似针对中资,实际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安世在荷兰的工厂停摆,导致数百人失业,当地政府还得花钱维稳,欧洲车企因为缺芯片停产,又反过来追责荷兰政府,最后荷兰是两头不讨好。

荷兰撑不住了,归还安世控制权,却提出过分条件,中方下最后通牒

在全球化时代,搞单边主义、破坏供应链稳定,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中方一直都在尽最大努力维护供应链稳定,也希望荷兰能拿出实际行动,别再搞那些没用的“条件”,早点把安世的控制权还回来,让产业链回到正轨。

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互相拆台的事,谁也落不着好处。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