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第1个说阅兵坏话的国家出现,果然是它,解放军被逼出动,不惯着

热点资讯 2025年09月12日 02:35 4 cc

全世界目光都在北京,屏幕里是整齐的方阵、轰鸣的战机、钢铁洪流。大国的仪式感摆在那儿,既是致敬历史,也是给未来一个承诺:守住和平,守住家门。就在这种庄重氛围里,菲律宾突然跳出来,冲着话筒一通猛喷。

开口的,是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他扣的帽子很重,说中国展示强大武力是在“恐吓”小国,又把“历史修正主义”“地缘扩张”“海上扩张”往中国身上使劲贴。还不止这些,他甚至抛出一句“中国的复兴是用菲律宾作代价”。话到这份儿上,不是正常分歧,而是挑衅味道拉满。

第1个说阅兵坏话的国家出现,果然是它,解放军被逼出动,不惯着

这套话术,耳熟。先把自己塑造成小国弱者,再把对方描成咄咄逼人的大国,舆论场就容易被带偏。可问题也摆得很清楚:阅兵是纪念抗战胜利,向为和平牺牲的先辈致敬,向世界展示维护和平的能力和决心。这不是冲着谁去的,更不是谁家的“坏消息”。真要说“恐吓”,得看是谁在海上一次次挑事,是谁让域外力量拎着武器进来,是谁把火种往南海投。

近几年,菲律宾的动作不断。与美国军事捆绑更紧,基地开放、演训升级,连中程导弹系统都往家里引。堤丰系统落地,指向不言自明。嘴上说维护所谓“规则”,手上动作却把周边推向更危险的边缘。你用硬件表态,那别人也会用硬件回应。这不是谁“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地区安全的互相牵动。

更耐人寻味的一幕,出现在那天晚上。9月3号,特奥多罗对外放话的同一天,菲律宾还拉着澳大利亚、加拿大,把军舰开进南海来一趟“联合巡航”。选日子,挑节点,意图很直白:在中国的高光时刻制造噪音,刷存在,拼热度。可这种“蹭镜头”的小算盘,在真正的海面上,撞上的会是硬邦邦的现实。

第1个说阅兵坏话的国家出现,果然是它,解放军被逼出动,不惯着

南海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秀场。疏忽不得,试探不得。对菲澳加三国军舰的异动,中方很快给出了回声。舰艇靠上去,战机在空中压着线巡逻,整个海天态势被纳入掌握。你来,我看;你走,我盯。节奏不乱,分寸拿捏得稳。对面本来以为能拿到点画面,结果没讨着便宜,转了一圈就退了出去。风平浪静,镜头空白,心气也跟着泄了。

事后,解放军南部战区点名批评菲律宾,勾连域外国家搅局,破坏南海稳定。话说得不绕弯,直指主谋。更扎心的是,菲律宾说自己有很多“朋友”,声援不断,可真正把船开到南海来配合的,也就澳大利亚、加拿大。带头大哥哪儿去了?表态可以发,军舰未必来。这就是现实。账算到这一步,谁在被利用,谁在被消耗,心里应该有数。

特奥多罗那些指控,说中国搞“历史修正主义”?这口锅扣得太生硬。哪一个在改写历史、偷换叙事,亚洲国家看得清楚。日本对二战历史的态度,争议从没消停,靖国神社问题一次次刺激受害国民众情感,教科书里删删改改的那些内容,也不止被中国批评,东南亚不少国家都心里不痛快。战争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历史已过”就能盖住的,更不是靠话术漂白。菲律宾被日本侵略过,伤疤还在史书上。转过身又与日本走得极近,在安全上不断绑定,这当然是主权选择,但把“修正主义”的帽子丢给中国,逻辑站不住。

第1个说阅兵坏话的国家出现,果然是它,解放军被逼出动,不惯着

他还拿印度说事,说印度总理莫迪没来北京,是因为“印度有核武器,中国拿他没办法”,借题发挥,挑拨中印关系。小动作的味道很浓。邻里之间有分歧,但都在管控,维持沟通。地区大国怎么互动,自有各自的考虑,用这种拙劣的“离间”,也就骗骗自家舆论,换不来安全红利。

阅兵现常来了不少外国领导人,有人临时更改行程,有人连夜转机。比如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国内出现骚乱,原本打算取消行程,最后还是在9月2号赶到现场。这意味着大多数国家愿意在重要时刻与中国站在一起。不是谁一句唱衰能抹掉的场景,也不是谁的指责能稀释的信号。

南海的秩序,需要沿岸国家自己护。对菲律宾来说,正确的安全路径很清楚:把对话谈判放回桌面,把域外军事存在的门槛抬起来,别把本国海域当成别人的武器展台。把风险外包给别人,最终会回流到自家的海岸线上。把赌注押在别人身上,轮到摊牌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承诺不等于筹码,口头不等于火力。

第1个说阅兵坏话的国家出现,果然是它,解放军被逼出动,不惯着

中国的主权主张有法律、历史的支撑,维护主权的手段有实力的保障。解放军在本土周边海空域开展巡航、战备警巡,是例行,是公开,是稳健。谁要是把试探当成闯关,把挑衅当成谈判筹码,那就会吃到硬钉子。该来的拦阻会来,该有的反制会有,这不是“强硬表演”,而是维护底线的基本操作。

大国阅兵,是给外界看的,也是给自己看的。给对手看底线,给朋友看信心,给人民看力量。有人非要在这个节点上扔石子,说明他们也清楚,这种时刻的象征意义更大,舆论影响更广。可惜,石子太小,湖水太深,激不起什么风浪。真正决定地区安全的,从来不是几条军舰的摆拍,而是规则、实力、意志,和谁更愿意为稳定付出成本。

这回,风头过了,海面又回到平静。可该记住的,不能忘。谁在点火,谁在灭火,谁在添柴,谁在带水,都有迹可循。下一次,有人还想在大场合“找存在”,恐怕也得掂量掂量。镜头不长眼,但历史有记忆。

发表评论

vv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vv号. All Rights Reserved.